流过高低的气温(2022.11.14-15 虎跳峡徒步小作文)
(小作文特别献给2022年11月14-15号两天一夜一路上的旅友们,可能你们助过我一臂之力,可能我们只是点头之交,甚至都没有讲过话。)
终于完成了差不多迟到一年的虎跳峡徒步之旅。临行前回翻之前准备好的攻略线路图,为虽迟但到的行程摩拳擦掌,也在设想一路上会有哪些意外邂逅怎样的旅友。
提前一天到丽江客运站确认发车时间,得到的答复是只有九点半一班,和自己在购票系统查询到的一致,但和攻略上查到的有出入。出发时间比我理想中的还是晚了一些。事实也是应验了,如果发车时间能提早哪怕半小时,那就可以笃笃定定地在中途客栈享受日落时分。
虽然是周一,但从车上不少年轻人装备齐全就可以猜出此行的同道不少。果然几乎一车的人都是去徒步的。一路上跨洲关卡的核酸检验都很顺畅,司机还会协助游客补票,最后准确停车在徒步起点已经差不多中午十二点。从这里开始徒步行程正式开启。还能最后偷一点懒的是,可以在这里选择和其他人再拼车过渡掉一段上坡路。其实这一段路不长不短不难,对徒步爱好者来讲不费体能,可以当作一个热身。自己选择即刻徒步,约12:40到达纳西雅阁开启了正式的山路。
综合旅友们的评价,都认为虎跳峡徒步难度属入门等级,但这个门槛对我似乎也不低。一如自己预计的,消耗体能的上坡路我没问题,但一些碎石滑沙铺就的下坡路,以及哪怕只是向悬崖一侧略略倾斜的狭窄山路是让我最头痛的。好几处不得不狼狈地手脚并用,甚至用蹲趴的姿势才能过关。印象里接近中途客栈的那段路最是难走,几次人只能试探性抓住斜坡上的树干石头借力支撑,脚还在不断探寻下一步的着力点。这段路上有位旅游主播和一位戴眼镜福建口音的小弟几次把我拉出困局。那些路口真的是第一眼见到需要爆几句粗口来缓解压力平复心情才能走下去。一路上没有看到牧羊人,但山间还是会时不时窜出牛羊,很惊讶它们居然能在斜坡上稳稳站定,反观自己。。。这一路拍照赏景已是其次,只想着赶在六点半太阳下山之前,赶到客栈有机会一睹“日照金山”。
大约六点到达著名的虎跳峡中途客栈。阳台上的人比想象中的多。有部分是一路上的熟面孔。大家友好地点头示意,或是互相帮忙拍照。斜阳无限得一息间灿烂。也就是这半小时左右的时间,先前热到想一身短打的,现在已经希望最好来件羽绒服。看到客栈有四位服务人员大姐齐刷刷在荡秋千和我们一起拍日落,那场面温馨和谐,可惜忘了帮她们也拍一张。
这里重点介绍一下中途客栈,简直是虎跳峡徒步者们的圣地。虽然自己一向不喜欢在标志景点或者路牌下留影,但来到这里,尤其是靠自己的脚步一步步来到这里,在著名的阳台多拍几张照不失为对自己的认可犒赏。山间的住宿条件当然不可以和平地上的酒店比,还好我这一晚的六人间,室友们的性格素质出奇的好,无论是卫生习惯还是起居时间,好到像是其他五位都是配合我一人来的。而且几乎没有听到任何手机外放,睡觉打呼的声音。晚饭点了牛肉炒面和罗宋汤。口味偏酸,而且这里的肉(包括第二天早餐的鸡肉三明治)都是肉末肉碎,面条是那种方便面宽度,扁平的一段段,不知道是不是这里的特色。吃饭时听到另一桌一位长者在和其他人讲话,几经辨别,应该就是传说中那位英语比中文好的老板了,在向住客们诉说着经营这家客栈一路以来的不易,“山里人没有文化”,“离开了这家客栈我什么都不是”,”谢谢你们的爱护支持”。
阳台处有一个咖吧供应各种酒类饮品。可以想象若没有疫情影响,中外住客欢聚于此嬉笑唱闹的场面。关于客栈的故事和名声网上很容易找到,希望这不“听话”的疫情不会给客栈的经营带来太大的影响,一定还有很多来过的没来的徒步者们在默默祈祷着。
第二天差不多九点不到已经出发走下坡路。路上又遇到一些波折。比如离客栈不远处三岔路口,当地村民指点的“往上走”,其实是指走一条上面的小路。但自己缺耿直地沿着大路走到尽头误入人家晒满玉米棒子的庭院,老人家很害羞地用难懂的方言为我指路。折返途上遇到一对昨天同车的情侣,告知他们正确路向。三人结伴走回正轨,也要感激他们送的登山杖(其实就是一根竹棒),虽然之前爬黄山峨眉山华山都不习惯用登山杖,但这次这根棒还是帮到我不少。下坡路的景观比起上坡路更明朗可观,脚下的金沙江浪涛拍岸声此起彼伏。也正因此,自己一路上重心都在向山壁一向侧重。
到达发车回丽江的Tina’s客栈将近一点。非常尴尬的时间点,既不甘心余下的两小时在客栈安坐休息,又怕两个小时赶不及来回下虎跳。也是现在兴盛的“任何事,趁现在”的声音鼓催着自己一定要抓住眼下的机会,决心去一趟下虎跳。交了“买路费”奔跑着下了山。路遇网友们称险的“天梯”,但天梯的攀爬过程中反倒促成了我短暂的休息。因为只要蹬实阶面抓牢扶手,哪怕再高的天梯也能用常规的方法完成,可比这一路上四肢找不到借力点下坡安全多了。再脑补《坠落》里两位姑娘不上不下的险境,这里的天梯简直太友好,这一段也真正给我赢得不少喘息恢复体能的机会。
最后来到下虎跳观景台,之前的那对情侣已经比我早到许久。也许是目睹了我一路下山的笨拙,对我终于能到达此地还略带惊奇并送上祝贺。时间紧迫,自己只能匆匆打卡没有闲心享受金沙江水的拍打呼啸,真是可惜。
再回Tina’s客栈差不多三点,许多一路上的熟面孔,包括前一天临近中途客栈时走散的眼镜小弟,大家又重遇了。多数人坐另一辆车去香格里拉,过去的三十小时里,大家虽然不认识甚至不说话,但一路上这些人就是息息相关的一群。别人的想法不敢断定,但自己的记忆里一定会记下他们的面孔。
总结这次虎跳峡徒步,技术上自己的装备应该更专业一些。比如自己穿的球鞋就比较滑,且更应该去乐意接受使用登山杖。身体上自己核心力量平衡力差的弱点又一次暴露无遗,往往是上坡路能甩开其他人的我,下坡路会被追回然后再被甩开一大段。人家一路蜻蜓点水,我却举步维艰。这一路上可谓天时地利人和,晴好的天气,友好的旅友,善良的客栈服务人员,淳朴的山间村民,都是达成这趟行程的重要因素。不知道此生有没有机会再走进虎跳峡,徒步的话机会更微,但这样的经验有一次也是无比的满足。相信虎跳峡在梅里雪山和金沙江的护佑下,也一定继续敞开怀抱迎接全球游客的踏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