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源 75 阿霈原型与两本少帅(1)——阿霈原型
【遗珠129】说到,阿霈在扮演1901年生的某人。
到这里,答案其实很明显了。打开百科,搜1901年生名人,裕仁,张学良,陈毅,徐向前。再拍上民国大军阀这层buff,答案就像跳蚤头上的虱子一样明显。
明药这书书名就有少帅。说民国少帅,一般单指张学良。称他少帅,因为他是第二代北洋军阀,并且二十岁已经授将军衔了。
张学良生日是1901年6月3日,四月十七,辛丑年癸巳月壬子日。明药讳写成司慕辛金命的辛【溯源 45(1)】,和顾轻舟真生日戊申年壬戌月初一癸丑日的癸,都应从这里来。
答案这么早摆下来,这必然有个但是。
阿霈全名叫司行霈。行霈这个名字佶屈聱牙,典出无名,贵族一般不这么起名。如果硬查,能找到一个叫做袁行霈的老学者。这位老学者研究陶渊明出了很多书,主要研究诗歌。司炎武人发迹,一生争权,他到哪去崇拜陶渊明。而且这位袁老先生生于1936年,比张学良小着辈分。司家也不太可能用他的研究成果。
若是熟悉张学良,看到1936年就会打眼。1936年是双十二事变。
张学良自双十二事变被囚,这年他36岁。唐德刚的张学良口述历史封面,有这么大大的一句话,署着张学良的名字。【我的事情是到36岁,以后就没有了。真是36岁。从21岁到36岁,这就是我的生命。】
再要用点心还会发现,真顾大小姐的生日1907年丁未冬月初八,是12月12日。书中很多小的细节,绕着弯的往张学良身上靠。
有天写着写着阿霈的名字,我开始跑偏。司行霈的行霈,和张作霖的作霖,字型字义都很像。行和作,两个字字型长得像。行雨和作雨的意思相近,都是下雨的意思。霈和霖都指雨量多。霈是大雨。霖是连下三天以上的连雨。可以说甘霖,也可以说甘霈。行霈和作霖,稍微写糊一点都分不清。
当时我就想,没有这么巧吧。可是文面就有直接把张作霖的事,用在阿霈身上的例子。
试想列车杀人案,民国十几年,在火车上暴死的,地方头目。都不用更多的关键词,大家都知道这个人是张作霖。其他的信息,说到北伐时期,正确;强大的军阀,身份正确;有海陆空三军,军备正确;敌方主要是日方和保皇党,对象正确。
到这里为止,所有的信息都没问题。不管张作霖的设定给阿霈用了多少,皇姑屯事件肯定是列车杀人案的原型。根据对应原则,阿霈必然死于列车杀人案。
明药如此描述王治的死状。【在车厢的尾端,有个人迎面倒地,穿着天青色的长衫,胸前种了数枪,血流了满地。是顾轻舟的师父慕宗河。(325)】说这种死状脱胎自炸死,更为贴切。
张作霖被炸之后没有当场死了,而是回到了奉天。我在【2.6】中,对阿霈之死的拟合来源于此。
我写少帅一书分解的时候,一般是两种标准。一种是以某个人物为线索,把原文串联起来的文本拟合。一种是从背景重新拟合的背景拟合。长亭就是一个比较好的例子。长亭的文本拟合我做了,他的背景拟合我也做了,还写了溥仪系的溯源【溯源29-41】。【2.6】的列车杀人案,也是一半文本拟合,一半背景拟合。
那么问题来了,阿霈有几个原型?
~~~~~~~~~~~~~~~~~~~~~~~~~~~
遗珠129 阿霈生年
(1)从顾轻舟的生日说起 https://www.douban.com/note/841401981/
(2)从司慕生日证阿霈生日 https://www.douban.com/note/841407517/
(3)从阿霈生日看来 https://www.douban.com/note/841473911/
溯源 45 司慕的判词
(1)辛金命 https://www.douban.com/note/807097178/
(2)红鸾星 https://www.douban.com/note/807167383/
已发表部分索引目录 https://www.douban.com/note/758595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