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哪些书有助于提升眼界?
查看话题 >既然人生多虚无,不如读书
2022年的进度条只剩一个月,得空整理最近读的书,读得书不多,有些书啃了一点就放下,也懒得做复盘和梳理,和心境变化、目标管理有很大关系。当然,我也不希望我在阅读这件愉快的事情上有太多负罪感,所以就~轻松一些吧。
No.1
《美顺与长生》 毛建军

上班通勤路上的读物,很日常朴素的生活描述,但抓人得其它空余时间也想读它。用2个词描述这本书,就是“干净”和“善良“。
文笔描述很干净,没有华丽的词藻,平铺直述,像写日记一般写出第三视角一个家庭的故事。没有国家大事,没有阴谋诡计,有的就是一家人从组成到感情逐渐浓烈,共同克服困难的真心和勇气。
人物很善良,没有婆媳之间的吵闹,没有城里人和农村人的对立,没有男女不平等,只有日渐生情、相互理解和关照、用行动表达爱意胜于言语。
书里的爱有很多种。有夫妻之爱,妻子美顺为“傻”丈夫长生出头,勇敢挑战欺负长生的厂霸,却没料被一把抓住头发。一向忍让的长生,“弯下腰,瞪圆了双眼,两拳乱抡,竟如坦克般狂奔过来。冯永根本来不及反应,被长生一拳抡到背上,砸趴在地。然后长生整个人扑在冯永身上,又打,又掐,又咬,疯了一般。”
有婆媳之爱。在婆婆遛弯摔到无法行动、说话甚至大小便失禁时,美顺请假照护婆婆,端屎端尿,给婆婆讲故事聊天,比亲女儿还体贴。后来“婆婆把长生历年来交的工资、奖金,以及后来美顺交的饭钱,都用长生的名字存进银行,存了几个小折子……儿子、孙子都交给你,婆婆还改口不再叫美顺,总是‘闺女闺女‘地叫。“人心都是肉长的,再冷血无情的人,也会被爱被善意所感化。
除了以上,作者也挺传奇的,62岁的朝阳医院工人,写出了如此细腻生动的作品,推完氧气瓶回到东五环小家的他,会用纸笔写下自己的思考:“纠结一个人是不是北京人实在显出我们的鄙陋,尊重每一个鲜活个体的存在应当是为人的基本品德。”
No.2
《百万富翁快车道》 MJ·德马科

久违地做了导图的一本书。名字挺俗气的,但内容是配得上豆瓣8.0的分数(个人观点)。
这本书从思维模式、致富方法到系统习惯,大体是这三类,去区别和分析了3种不同的财富状态,分别是「人行道:贫穷」、「慢车道:平庸」和「快车道:财富」。单纯从思维模式我就明白为什么我平庸了:) 你也可以自检一下。

这不就是我们?好好学习、好好工作、勤俭持家、买社保养老保险……然后,我们在退休的时候,七老八十走不动的时候,理想的话我们可以成为有钱人,在摇椅上,又或拄着拐杖,然后苦涩地说:oh~我有钱了。
我很喜欢书里罗列的财富公式,在慢车道上的人,主要收入来源是工作,工作收入=每小时时薪×工作时长,时薪其实很关键;财富加速工具是投资,这方面,财富=[时间×时薪或年薪]+投资总额×(1+收益率)时间,时间是很重要的影响因子,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到中年或老年时才能富有,除非投资总额增加N倍。
而在快车道上的人,财富则是等于净利润+资产价值,净利润=销售数量×利润率,资产价值=净利润×行业乘数。人家想的都是创业,购买和出售可增值的资产,获得杠杆实现百倍、千万倍的资产增值。这一对比,立马差异出来了。
关于创业致富这个途径,作者走心地提供了不少靠谱的建议和原则,例如打造影响力,当你能影响的人越多,意味着规模越大,获取的财富越多。
又例如,控制戒律,掌控自己的生意,包括组织机构、产品、定价、收入模式,要创立公司而不是加入公司。看到这的时候,我想到了各种代理模式下的商业玩法,dddd(懂得都懂)。
除了商业投资方面的案例,书中也有一些不错的人生感悟,比如你现在的生活就是你过去一切选择的总和:“你用一瞬间做出的决定,要用一辈子去承担带来的后果”。
No.3
《我本芬芳》杨本芬

这本书,对女性读者来说很有代入感,这也是我第一次看到收尾恨不得破口大骂的书,不是骂写得烂,而是骂“为什么能有这样的老公“,也算明白为什么杨本芬奶奶会对她的女儿们说:不要结婚。(当然,遇到好男人还是值得的……)
书中的男人是作者的现实中的丈夫的原型,一个医生,却对生下孩子的妻子那么冷漠,不愿照顾妻子的理由太可笑,一个医生说自己见不得血腥味,真是让人无语。
但,却也因为这个靠不得的男人,杨本芬奶奶没法追求她的芬芳。“我本芬芳”这书名多好,我本应该接受教育,我本应该有更好的生活,我本可以在写作上绽放自我,却因为一个男人、进入婚姻,而被裹挟着随命运前行。
女孩子们,擦亮眼睛,不要闪婚,不要拿婚姻开玩笑。
No.4
《天生有罪》特雷弗·诺亚

“出生不由自己,但人生可以。”这句话回味起来确实就是特雷弗·诺亚的人生写照。
一出生就犯了罪:父亲是白人,母亲是黑人,在当时种族隔离的南非,这种结合属于犯罪。从小他几乎全部都在室内,因为如果被发现,他的外婆会被逮捕,妈妈要蹲监狱,自己则会被送到收留有色人种小孩的孤儿院。他在学校也时不时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同学都说:你是黑人中的白人,白人中的黑人。
但他有个好妈妈。诺亚的妈妈幽默、坚强、独立、敢于反抗。母亲是科萨人。按照传统,她应该待在老家做一辈子家庭主妇,女佣或是工厂工人。
但她没有被这些既有的规定束缚,她学习打字,提升工作技能,改善自己的生活环境,寻找钟意的人生伴侣,相爱生子。因为这些特质,她教诺亚英语,她送给特雷弗的第1本书是《圣经》,她用有限的钱报名了订阅会,她会经常开车带特雷弗去探索世界,去看白人的生活。
“当我回头想想,她养我的感觉,就好像我是一个白人孩子——不是让我学白人文化,而是让我相信,世界是我的,我可以为自己发声,我的想法和决定都是重要的。”
妈妈很幽默,这份幽默是看得开、放得下,没什么大不了的心态。就像书里有一段,当时看得我为之一震。
有一次,诺亚的继父酒后朝妈妈开了两枪。第一颗子弹穿过妈妈的臀部,第二颗子弹击中了她的后脑,贴着大脑下方穿过头部,打碎了她的颧骨,从左鼻孔穿出。那天,诺亚嘶声痛哭。
妈妈却对他说:我的孩子,你要看到好的一面。
诺亚说:妈妈你被子弹爆了头,这还有好的一面?
妈妈说:当然有了。从现在开始,你就是这个家里最好看的人了。
……
这本书,很适合当下阅读。苦难是这本书的底色,幽默是它的高光。当环境悲观、痛苦时,看看特雷弗和妈妈是如何用幽默化解的吧……
No.5
《商业洞察力》刘润

这是一本还不适合我的书,因为我发现前面的我还能理解,但到了后面开始看不懂。注定总有些书我们暂时无缘,如人和人之间的关系。
🌈 🌈
近期小结就到这里,最近生活复杂,过得有些艰难,很多事不可掌控,但仍希望不失去对未来的美好期盼。
祝周末快乐:)
往期文章:
👉闪念|写一些我近期生活的想法和小快乐 👉书影、文章、播客分享 | 一些近期挖掘到的宝藏 👉书影剧分享|妈妈、生育、故事、自由、青春、读书、尊重

-
Mark 赞了这篇日记 2022-12-22 08: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