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路朝天百里荒》(1)

宜昌石头:去年一个偶尔的机会,和几个大咖跑到冬日的百里荒转了转,后来又通过不同的道路、在不同的季节去过几次,就对那块千米以上的神秘之地有了关注,可一直找不到落笔点。后来在黄花场和朋友聊天,谈起普白路,才被提示“要致富,先修路”,这才顿悟。写得不太好,请批评指正。 陈军娥:石头老师越写越好了。 宜昌石头:想写一篇唯美的散文,不想还是写到商业软文了。 陈军娥:拿稿费去。 宜昌石头:人家邀请喝酒吃饭,游山玩水,也就很满.足了。期待着今年秋冬能和包括你(原本已定好,可恨这疫.情)在内的几个人能再去一趟! 陈军娥:好啊,期待。 宜昌石头:有些意思的。 超级玛丽:百里荒的老板以前确实是矿老板 宜昌石头:你说的应该是百里荒原来的老板。 萤石文化-隐士:10多年前还在电视台时,去百里荒拍旅游栏目,那会的原生态也蛮好。 宜昌石头:有些很漂.亮的图片,就是和您一样的报社电台的记者拍摄的,很喜欢,很感谢。 超级玛丽:何老师也说不是,我也是年初到那应聘去听他们讲的,可能记错了吧。 宜昌石头:百里荒的产权变动太大,连我都被弄糊涂了。开始想从几次易手写起,被好友拦下,想想还是不写为好。 何立:@宜昌石头?用左.派观点,反正是有钱人圈景运动结果 何立:@曹宗国?老师,关于百里荒,您可以问问我们老县委书.记胡书.记,他比任何人清楚那儿情况。 曹宗国:好的。 宜昌石头:何老师说得对,我开始听说的时候还以为是天方夜谭,很有些怪异和离奇。 赵君宝:最早开发百里荒的是他的三个儿子,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伤残),在《山楂树》拍摄后,他们才把它转卖了。老大为此还写了一本自传诗书。 张勇:开发百里荒的是胡老大和胡老三。 宜昌石头:您真是百事通。 张勇:我和他俩是发小。 陈华:如同电影《庐山恋》掀起了庐山的旅游热潮。百里荒的山楂树外景地,因电影《山楂树之恋》成为了象黄山迎客松一样的地理标志,旅行的必备打卡点。 宜昌石头:陈老师说得对,有故事,有情怀,才能吸引游人。 李明义:那棵山楂树在电影之后火了很久哦! 宜昌石头:除了我们那一次,我已经又去过两次,山楂树看习惯了,有机会我们群也组.织去-次,从黄花分乡普溪那边上山,从龙泉那边下山,一定要把@李志伟?拉着,也拍张合影! 李明义:当时陪同张艺谋摄制组的是市.委宣传部谭建国,即现任宜都市.委书.记 李开华:现在在百里荒金龙山度假小镇! 宜昌石头:不是说秋冬天宾馆才能完工吗? 张红钢:打开这“美篇”过门太多,又验证又看小广.告。。 宜昌石头:对不起,这个我真不知道,而且还是第.一次听说。 曹宗国:年轻时因路难行没去过,老来又沒兴趣去,王老师文带我一游了! 宜昌石头:曹老师有机会还是应该去一次,号称距离宜昌最近的避暑胜地,听说宜昌有不少老领.导、老朋友在那里买有房子,不过我总是来去匆匆,只碰见一个。我没在夏天去过,说是每一千米高.层会凉快6-8度,那里说有1000-1200米,想必还是很凉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