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画皮故事(续编)
之前看了雪莉杰克逊的《邪屋》,觉得不好看,吐槽说“小红书上给它卖点是当代聊斋,可是却一点也不让我觉得恐怖,但是一想到聊斋也不恐怖,就觉得这个比喻还挺形象的了” 但是群里有人回我“聊斋画皮恐怖” 我听完就去看了一下,然后发现画皮的原文我之前就看过了。 而且这个故事不仅不让我觉得恐怖,反倒是觉得恶心好笑。 我觉得蒲松龄写作实在还是太收敛了。 在女主为了救男主吃了痰之后,竟然只是夸了一下这样的女人才值得娶。 这哪够酸腐呢! 今天突然想起,觉得这个故事这样草草结束,实在是不够过瘾,让我忍不住想把这个故事改编一下。 女主在吃了流浪汉的痰之后,流浪汉嘴上仍然不干不净,还让女主邀请他去自己家中住上一夜,女主心里一边燃起了希望,一边又觉得又羞又愤,但是一想到自己没了命的死鬼丈夫,还是咬了咬牙忍耐了下来。 流浪汉吃了她家三只鸡,半缸粮,还让女主花钱买了十坛酒给自己助兴,喝了三坛,砸了六坛,第二天却不见了踪影,想是早已趁夜色离开了女主家中。 女主见状,顿感生活无望,此时想起自己还吃了流浪汉的痰,还欠了酒馆老板的债,家里还没存粮了。更加郁结于心,忍不住连连作呕,这一吐终于把男主的脏心烂肺吐了出来,男主悠悠醒转,满是疑惑,女主才把他如何如何被妖怪孩子,自己又是如何如何历经辛苦救了他的话说了一番,只是隐去了自己被流浪汉羞辱的片段,而是把他形容成了世外高人。 男主听完感动万分,并许誓以后只和女主天下第一好,再也不多看其他女子一眼。 可是纸哪能保得住火呢?很快女子让流浪汉住进自己家的传闻就传进了男主的耳朵里。 男主听一个人这么说,起初还只是觉得他们嫉妒自己有此贤妻,可是日后一传十十传百,心里终究还是起了疑。 男主回家责问妻子,妻子哭天抢地的要给男主跪下,还说不求男主原谅,只能以死明志,说完就拎起菜刀朝自己脖子抹了去。 男主见妻子立时就死在自己面前,血染红了刚刚拖干净的地面,还溅在了自己的长袍上,心中半是愧疚,又半是对妻子当真做出如此丑事的羞惭。 事了无奈转身将此事上报了官府。 官府也觉得是妻子对不起他在先,再加上验尸结果的的确确是自杀,也就没再多加过问。 后来书生又娶了一房,这次的妻子虽然家世不如上一位,但也算得上是如花似玉,狠狠地牵动了男主的心。 当天晚上就把请流浪汉到家时候剩下的那坛酒开了封,两人交杯而饮。 当晚风声不止,月光隐退,远天传来压抑低沉的滚滚雷鸣。 第二天,邻居及友人见书生家里迟迟没有动静,就小心翼翼的敲门问询,竟久久无声,惊疑之际还是打开门查看。 一看竟发现这对新婚夫妇竟双双栽倒在床旁,新娘尚且昏迷不醒,而书生早已七窍流血,死去多时,而他胸口心脏的部位,也隐隐渗出血迹,竟是化作脓血,生出数百只蛆虫出来。 想到这里我觉得实在是太爽了,其实我还想了个他在娶女主之前已经有一房妻子,但是那个妻子也因为男主负心变成鬼的版本,然后突然又觉得这不就是我小时候看的那个电视剧版本的画皮吗? 不禁感慨怪不得以前电视剧聊斋改编的那么狠,又那么受欢迎!不愧是国民神剧! (本来女主应该会有个被流浪汉救活的桥段,我太懒了,不想继续编了。其实前半段一直到男主成婚才是我改编/续写的本意,我觉得这才蒲松龄完全体。 后半段男主死了的剧情,完全是出于我现代人朴素理想道德感的美好愿景而增添的隐藏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