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画不是纯粹快乐的事
🎨
最近速写了半个月,分享一下心得。
开始很难。尤其是开一本新的本子,翻开第一页会有格外慎重的心情,也会给自己设很多隐形的条条框框:
- 这本子要统一画风吗?比如整本都是水彩,或者都是精致的素描,或者都是钢笔淡彩,或者都是铅笔速写?
- 这本子要统一主题吗?比如整本都画动物,或者都画人像,或者都画风景、静物?
- 每张纸是画单面还是双面呢?要不一页画画,一页写字,写写感慨、偶尔做做摘抄之类?
- ……

内心设了太多限制,要画完一本本子就成了一件需要坚持的事。
📔
青春期写日记,一本厚厚的日记本大半年就能写满,里面有丰富的想象,有啰嗦的感慨,有激烈的批判,有轻松的手绘,还有各种摘抄以及摘抄之外的反思,不拘泥于一个题材,不局限于一种形式,很活泼,也很凌乱。
现在却为了避免凌乱,为显得专注,导致画完一本特别难。我想我不该设限的,就像自己不刻意运营的自媒体账号一样,内容不局限于一个领域,只是做自己,手绘、随拍、吐槽、段子、反思,是不加包装的大杂烩。
那么为什么我一定要给日常练习加包装限制呢?又不是为了吸引谁,如果只是为想画而画,那只要考虑纸张本身就好了!
根据纸张的厚薄和吸水性,决定绘画的媒介,水彩纸则画水彩,普通纸张则用彩铅/钢笔;再根据纸张的大小和比例,来设计画面的构图。
🖋
回归到速写,速写是为了快速抓住眼前景/事/物/人的主要特征,追求的是精准与凝练,如有充足时间再补充细节。但我在速写时,开始往往太拘谨,而为了放松下来,又趋于松散,导致画面常常比例不协调,笔触凌乱不和谐。其实还是心里预设了太高的目标,以至于怎么也够不着,难以一蹴而就。
如果把速写当做观察的练习,突出每一次观察的重点,而非全部,应该会自在很多。
原本我把速写比作“碎片式阅读”,内容零碎,并不会促成太多进步,如同平涂,只是重复性劳动。原本我也更倾向于沉浸式长时间连续画画,能带来更连贯的思考和更完整的作品,以及更多情动。虽然目前仍更倾向于后者,只是长时间画画是一件奢侈的事,便只好寄更多期望于碎片式速写——再坚持久一些说不定能带来意料之外的收获?

👩🏻🎨
回顾上文,为了提高技术而坚持速写,显得急功近利,其实是不知如何把握零碎的时间,而盲目速写。如果不是图点什么,人们就要问,那你画画是为了什么?学习画画是为了什么?在画画上追求进步又是为了什么?
我无法说这是为了快乐。当身边的人跟我说别给自己太大压力,回归画画的初衷——快乐本身,于是我开始意识到,画画不是为了快乐,而是画画这件事正巧有点快乐。也开始意识到,如果是为了快乐而做一件事,反而不容易尽兴。人也不是活着开心就好,画画不是纯粹快乐的事,何况常常画得不如意。我真的只是因为想画,所以才去画而已。
此外,持续画画,也不是为了有朝一日能脱离职场、实现独立创作和变现,而是眼睛和手停不下来,对画画的探索虽然缓慢,但有种惯性让我停不下来。简直纯粹得不可思议!
当然,谁也不能只画画,无论这件事有多复杂、或有多奇妙,只做一件事,会趋于空虚。还需要美食、阅读、写作、散步、宠物、音乐、电影、工作、社交等等不同事情来提供能量、丰富情绪、活跃思想。
画画,不是执念,不是事业,不是快乐星球,于我而言,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身体力行的哲学。
蝴蝶飞噜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勇敢是第一品质 (1人喜欢)
- 五楼老太家又漏水了 (2人喜欢)
- 2025年春节在无锡 (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