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每天都有哪些突如其来的感悟?
查看话题 >马孔多下雨了
一个时代的终结。
现在回看,才意识到自己的成长年代已经算很好了,而当时只道是寻常,对大环境非常不满,觉得不够好,远远不够。早年的阅读经验和对世界的观察,亦形成而今看各类社会议题的视角,无法改变。但决定了,就这样一条路走到黑吧,人不需要为社会而改变,不能昧着良心,不能否认作为人的基本观念。变糟的是外界,不是我们。
我曾写过,「自少年时代产生的不认同和不接受,让我本以为我们这样的人是多数,结果是少数。观察现实越久,越悲怆。我甚至都没有高中时期的周记里敢写,但有什么办法,那会儿我们同样觉得这世界不好,但相信一切都还笼罩在一片清明的理性里。」
「高中时候全班有着一股看闲书杂书的风潮,大伙愤世嫉俗,群情激愤。我当时中着陈丹青和鲁迅的流毒,也特别容易头脑一热。班里后面的书架上永远不缺《三联生活周刊》《看天下》和《南方周末》,我和另外几个同学例行买着这几本杂志,看完后互相传阅。《第一财经周刊》每周也有人会买,经济内容我看不懂,但里面李海鹏的专栏我每期必看,李的腔调和姿态在模仿王小波,嬉笑怒骂,读起来颇为过瘾。那是罗咏浩的牛博网还活跃着的时期,南方系尚未衰落,韩寒还在写着他那些洪水猛兽的杂文。」
最近总想起《百年孤独》里的一段话:
「奥雷里亚诺,」他悲伤地敲下发报键,「马孔多在下雨。」 线路上一阵长久的沉默。忽然,机器上跳出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冷漠的电码。 「别犯傻了,赫里内勒多,」电码如是说道,「八月下雨很正常。」
马孔多什么都没发生,但马孔多下雨了。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