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回顾 | One Day Class #Zero Waste Living 打造零浪费生活方式
现代汽车文化中心通过运营顾客体验活动,给顾客带来互动体验,推出Hyundai Motorstudio Beijing Customer Experience Program(即顾客体验计划),包含One Day Class,Master Talks,Kids Workshop 三种形式活动。
11月5日,现代汽车文化中心举办了One Day Class #Zero Waste Living 零浪费生活体验活动,希望通过本次活动倡导零浪费的生活主张,引导更多人以积极向上的姿态参与感受可持续的生活体验。
活动现场,现代汽车文化中心特邀策展人邢丹以《物的旅行》为主题与大家分享展览的幕后故事。邢丹首先为大家介绍了展览的理念,她认为展览《勇敢者的阳台—营养、材料与未来生态》并不是一次环保行动,而是从阳台概念出发,从艺术科技的角度构建一个让人重新思考未来材料与生态的场景。

有温度的材料
在展览调研阶段,邢丹发现,居民常常利用废弃材料,在阳台上搭建出生动的生活景观。这些废弃物通过居民的改造逐渐变成有温度的、有生命的材料,与人们建立亲密关系。
基于鲜活的生活实践,邢丹在《勇敢者的阳台—营养、材料与未来生态》展览空间的设计和搭建中使用了这些生活化的材料。譬如展览入口的《社区共创项目》用生活中的废弃品呈现了微缩的阳台景观,以带给观众更具代入感的叙事理解。展品《附行》使用了啤酒箱等有温度的人造物,任植物肆意生长并与之形成一个互相融合拥抱的状态。在仰望星空的单元,策展人设计了一个用咖啡砖搭建成的倾斜的屋顶,观众坐在上面即可欣赏展品。除此之外,展览还使用水桶、筐等材料,制作了一系列展陈模组,如展品《接驳之地》的条凳,展品《“复活”晚宴》的长桌和花坛等。

《勇敢者的阳台—营养、材料与未来生态》虽已闭展,但展览中的物品不仅得到了妥善的处理,还被赋予了新的价值。《“复活”晚宴》的桌子被收起打包,发往下一个展览地点。展览中使用的货架和工具经过工人的焊接还能重复利用。《社区共创项目》的花盆被居民带回家中。搭建中使用的筐等被送给附近的居民和工作人员。展览中最大的惊喜源于一棵小树,作为展览现场最后离开的生命,这棵小树的根部已经蔓延到整个土壤,并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展览结束后,它被移植到一个小院里继续蓬勃生长。
最后,邢丹介绍了“未来耦合”的概念,它就像一次过去与未来的对话:策展人和艺术家在大理一个废旧的变压器厂,进行了一个月的驻地创作,借助艺术与科技的创造力让这些被拆除的、老旧的电线和变压器重获新生。


邢丹在策展实践中倡导可持续的理念,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又该如何响应可持续的号召呢?
活动现场,GoZeroWaste零活实验室的创始人汤蓓佳为大家带来关于零浪费的生活思考。汤蓓佳认为,零浪费并非完全不产生垃圾,而是将物品生命周期的线性状态变成一种循环的状态。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需要我们从需求出发,重新审视人与物的关系,进而减少整个社会面的资源浪费。

“落地生根”实践活动
现代汽车文化中心的工作人员发放了花盆和植物等材料,参与者们动手体验了洋葱根茎土培和薄荷扦插生根,近距离感受植物的生命力,体验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随后,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大家将已经不能穿但是又舍不得扔的旧T恤,改造成环保手提袋,以“零浪费”的方式将刚刚栽种的盆栽带回家。回家之后,这些手提袋还能继续利用起来,用于外出购物时盛放物品,减少塑料袋的使用,对环境更加友好。
天然的植物色素也能染出美丽的颜色,在最后的活动环节,大家用种植环节剩余的洋葱皮制作了扎染手绢。精致的手绢代替了一次性的纸张,在生活中更加绿色环保。


One Day Class #Zero Waste Living 零浪费生活活动,不仅是一次绿色生活实践的分享与体验,它还倡导了一种持续的零浪费的生活主张。对于每个人来说,可持续的生活其实并不遥远,它就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一举一动、一蔬一饭。现代汽车文化中心仍将不断行动,以科技与艺术的力量推动实现可持续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