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人,风吹半夏
这几天开始看热播中的《风吹半夏》。本剧是宁波网络作家阿耐16年前的原著《不得往生》改编而来。

阿耐也是《大江东去》的作者,该书成为中国第一部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的网络小说。可见实力相当雄厚。
此书改编成电视剧《大江大河》后,我也是追剧者。从2018年的第一部到2020年的之二,现在就等明年的第三部了。

利息
浙江人的天性中,有很强的生“息”概念。
任何事情都尽量从中长期利益去看,当然有短期的就更好。
于是形成了各类团体的资金链关系,亲友团、同村团、老乡团、同学团......

这种关系在经济上行段能很好地帮助快速做大做强,更有利于地区外的资源整合及并购;
比如桐庐快递帝国。
以“三通一达”(中通、圆通、申通,韵达)等为代表的多家全国乃至全球快递行业头部企业“创始人”均来自于这座城市。

但反过来,当遇见下行段就会链条断裂,发生各类跑路事件。
90年代大批浙江人涌入山西合作煤矿最后形成的坏账至今也未能清理干净。
其他的房地产业、租赁业、养殖业、乃至高大上的互联网业、P2P业,都沉浸着巨量的浙江资金。
5年前开始,在上海中粮海景壹号、汤臣一品,或者再稍远些的世茂滨江等处不断年轻租房群体。
他们数人~十多人不等的团队规模,白天都几乎在房间里不出门,浙江口音,高等学历。
这些就是量化交易团队,其中多数不是正规私募性质,只是同乡或亲友间集合资金,几亿至几十亿不等。
租住在上述高档楼盘,不仅因为安保物业优秀,更是因为这些地方离开上海证券交易所大楼的物理直线距离约1000米以内。
这就像华尔街一些量化团队要尽量靠近纽交所的大楼内架设专线一样,想的就是量化交易中的尽可能“先人一步”。

大家可以想想,有时候一个舆情或热点刚被推上网络,在很短的时间内马上对应公司的股价就会直线拉升。
打板一族,涨停敢死队也都出自浙江。
污染
已经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和一村之长谈几十万一年的生意,怎么也得吃吃喝喝玩玩乐乐吧。
片中描写的多次交谈都是在晾晒场,老渔民村长一边干活一边交流。
把90年代中描绘成了70年代末了。


关于机油污染滩涂的事情,更可能的实际情况是这样的。
村委会决议是50万/年的租赁价格。几个私人老板承租人就私下找到村长拉关系,承诺村长入干股,以后每年得红利。
同时只要租赁合同签下,就给村长一大笔礼金,权当酬谢。
但价格希望是20万/年。
于是村长和老板共谋,达成“污染”事件的策划。
最后事实形成,村长借势让村委会和大部分村民不得不同意“污染了不得不降价”的现实。

本剧还在播放中,以后的剧情肯定要随着主人公许总生意越来越大,而世道变化,再生资金链断裂,某些财税机关为难,黑社会搅局等等。
有感受了再与大家交流。
人生苦短,半夏化痰。
老羊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1993年的魔都》,你记得吗 (3人喜欢)
- 被拍照的战争,19世纪末清日战争 (1人喜欢)
- 开始看学校的1~4,山田洋次无疑是优秀的,我最后看了一地鸡毛 (1人喜欢)
- 【宋金贸易,禁运为首是图书】 (2人喜欢)
- 1933-1945,德国女摄影师镜头下的质朴山河 (2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