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饮畅销小说家的生命之水——读《写作这回事——创作生涯回忆录》
“写作不是为了赚钱、出名、找人约会、做爱或是交朋友。最终写作是为了让读你书的人生活更丰富,也让自己的生活更丰富。
写作,跟其他的艺术创作一样,是神奇的生命之水。这水免费,所以畅饮吧。
干杯,再满上。”
——原文摘选
斯蒂芬·金大名鼎鼎,就算没看过他的书籍,多少也会看过一两部他的小说改编的电影。读《写作这回事》时,我节选了文摘在“书友群”分享,甚至还朗读过一些片段。“这个家伙太有趣啦!”我在心里叫喊。怎么能这么幽默的描述自己所有糗(痛苦)事(成长),特别车祸那部分,我喜爱极了。可惜不能用恰当的语调来表达,一旦朗读起来,我奇怪的稳重。
“论写作”部分是全书最长但比较靠后的章节,金先生总结了很多实用的写作技巧,“叙事、描写、对话”是基本三要素。情节构思不重要。“不要构思,直接讲故事”,这部分描述的很细致,但是,我相信很多人做不到。不太支持快节奏和插叙,认为适中的好节奏令人愉快,插叙让人感到枯燥而陈腐。这恰好是我喜欢的,插叙太多让故事少了很多乐趣。最后金先生用带批注的文本段落举例,告诉我们第二稿如何修改、修改后差异效果。真是一个认真而可爱的老师(金先生早期做过教师工作)。但我看到,“故事永远是最重要的”,“阅读在一个作家的生活里就是创作核心”、“我读书是因为我就喜欢”是金先生不停、反复表达的。那么写作呢,是“喜欢什么就写什么”、“故事几乎都是自发的。作家的职责就是给他们提供发展的所在”!天呐,这是拥有天分的作家才可以直抒的感悟,金先生毫不自知!
“简历”这章讲述了金先生的成长过程,一个单亲而乐观的母亲,带着两个儿子数次因为各种情况搬家。一直赞同小儿子金先生写作。是的,金女士在斯蒂芬六岁时说:“我打赌你会写的更好,自己写一个吧。”哥哥戴维是一个创造型捣蛋鬼,为了做超强电磁铁实验爆了一整栋公寓的转换器和当时楼里开着的家电。而斯蒂芬丝毫不怀疑这次实验失败后,仍然可以乘戴维的滑翔机首航。在这样的环境下,金先生成长为:从头脑中冒出故事来,我只需要把它写出来的人!文字直爽利落,风趣幽默,甚至时不时爆出一点粗口,可是却让读者有恰到好处的愉悦。
“工具箱”章节,特别形象的搭建了写作的“骨架”。“词汇”、“语法”在工具箱的第一层,但语法并不十分重要。“形式和风格”放在第二层。对,它们很重要,但是不要被“段落”束缚,它仅仅是构成小说的节奏,而非实际旋律。最后,开始真正的小说创作。“我们谈的是工具和木匠活,是遣词造句和语言风格------但是我们继续往下讲,你一定能记住,我们谈的同样还有魔法。”(我能怎么说,就是天才啊。加上勤奋。)
全书的“最后”(实际上最后章节是金先生推荐的书目)一个章节“论生活:附记”,是我最爱的部分。我全程面带笑容看完斯蒂芬·金先生在1999年6月19日和那辆道奇车发生的故事。车祸发生时的细节,金先生的心理活动,如何开始复健,如何开始写作,非常有趣,值得全文朗读推荐。“故事是最重要的”,哈哈,斯蒂芬·金,你是对的。
不过呢,《写作这回事》我并不推荐给所有朋友,喜欢看人物传记或者喜欢写点什么故事的人,可以看看。接下来我会继续阅读一位作家的“传记”,《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也许会覆盖我读金先生回忆录的乐趣。谁知道呢。
我学习到的写作技巧:
“关上门来写作,敞开门来修改”
“写作当然是心灵感应”
“写作真正糟糕的做法之一就是粉饰词汇”
“我相信通往地狱的路是副词铺就的”
“好的作品还有实事求是的态度”
“问题不单单在于如何描述,还在于描述多少才合适”
“好小说的重要法则之一就是,如果你可以将某事表现出来让读者看到,就决不要明讲出来”
“实践是无价之宝,而坦诚必不可少”
“公式:第二稿=第一稿-10%”
2022.12.3 18:48
-
拖拖 赞了这篇日记 2022-12-03 22:0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