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我的外婆
今日早晨,窗外依然旭日灼灼,从卧室选好今天上班要穿的衣服拿到楼下。洗漱完之后,又将衣服拿到楼上卧室,重新选了一条去年还是前年买的黑色裙子,脱掉睡衣,穿上裙子,才发现,内衣还没有穿,遂又重新脱掉裙子,穿上内衣,再穿上裙子。日子过得越来越没头没脑。
昨天晚上跟媛媛聊完微信之后,已经是十一点多了,往日这个时候已经入睡,今日却实在是睡不着,脑子里突然就涌现了很多的思绪。在往日,我都会听广播来分散注意力,不让自己想太多。不敢让自己在夜间深入思考已经很久了,害怕见到那个不甘平凡的自己,唯恐见到往日的自己。脑子里总是涌现出外婆入殓时候的模样。
其实外婆去世的时候很安详,已经91岁高龄的老人,去世的时候就像平常睡觉时候一样,只是没有了呼吸,没有了呼噜。
2018年7月30日(农历六月十八)上午11:50,她没来得及等我买了水果给她榨果汁,没来得及等我买了医用酒精给她的伤口消毒,没来得及等我下午下班后去看她。
听舅妈说,外婆是突然就从椅子上坐不稳了,顺着椅子就滑到了地上,然后就没有了意识,当天晚上我们去看她的时候,她已经听不到亲人喊她,也许她听见了但是没法对此作出反应。再也吃不下东西,连喝水都很困难,右边身体已经无法动弹。在病榻上辗转的几天,她都只能用左手盖被子、掀被子,左脚蜷起来、伸开。
1927年,农历正月十八,是她出生的日子(按照父母辈人的说法)。那一年国共争斗如火如荼,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此后,她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大跃进、上山下乡、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中国梦。这些悠悠岁月,她小心翼翼地走过。妈妈今年50岁,算来,外婆40岁才生了妈妈,就算在今天,也是高龄产妇了。妈妈说,其实外婆生了7个孩子,头三个孩子不幸夭折了,外公又被抓了壮丁参军了(外公是参加过抗美援朝的战士,妈妈说外公是被国民党抓走的,爸爸说外公是被国民党抓了壮丁,后来又投靠了共产党,参加了抗美援朝。其实对此我有些疑惑,外公到底是被谁抓了去参军的),等外公因伤退伍回到家乡之后,才有了后来的四个孩子。印象中,外公一家人的生活并不是太好,虽然是退伍战士,每个月有些补贴,但是对于在农村生活的人,没有了劳动力,是很辛苦的,全靠外婆忙里忙外,小舅舅可以干一些重活。外公在我上小学的时候就去世了,他去世之前我也是去看过他的,但是那个时候,对于死亡,能有什么感受和体悟呢?再说了在我的印象中,外公一直都是一个很严厉的人,从来不敢在他面前造次。他快去世的时候,妈妈接到消息,哭得很伤心,却也没有带我去他家,留我一个人在家(我还要喂猪),我也不知道为什么。
外公去世后,每次去外婆家,都不太敢在他躺过的屋子里睡觉(小时候胆子特别小),外婆的日子也更清苦了,大舅在镇上修了房子,生活过得还不错,但是还在山里面生活的外婆日子依旧,还是要在地里找吃的。小舅舅出去打工了,留下两个孩子。
外婆瘫痪在床上的那几日,脑子里始终浮现出,小时候去到外婆家,才走到院坝里就喊:“嘎(gā,外婆的意思),嘎~~~”,有的时候她是从屋里出来,头上依旧是包着一个深色的帕子(或者是戴的深色帽子),穿着青布杉,背有些微驼,手里拿着一个小簸箕,里面装了些茄子、黄瓜、番茄之类的蔬菜,亲切地说到:“外孙,你来了啊。”;有时候是需要到屋里旁边的菜园子里才能找到她,手里依然拿的是那些东西;跟外婆睡觉的时候,她总是会问一些妈妈在爸爸家里过得好不好,爸爸有没有对妈妈不好之类的问题,问着、答着,我就就睡着了,也不知道那时外婆听我说的那些话,心里都是些什么感触。吃饭的时候,一定会炒腊肉,我不记得那些饭菜的味道怎么样,可能就是现在妈妈做的饭菜的味道吧;从她家回家的时候,她都会给我送10块,20块的钱,那个时候,对我来说,这可是一笔巨款,我想对她来说,也是可以等价买很多东西的钱款吧。
后来表哥出去打工了,表弟在县城里上高中,她原来那个家已经不再适合她一个人住在那里了(那里原来就只有不到十户人家,后来都陆续搬走了),姨妈把她接在家里一起住。在姨妈家,她也总是望向自己家的方向(姨妈家离外婆家就是几座山的距离,可以隔空相望)。早上就说,“盖上(就是她的家那里)还没晒到太阳”,下午就说,“盖上现在晒得很嗷!”
再后来,小舅舅在姨妈家的山脚下修了楼房,外婆也自然跟着舅舅住了,渐渐的,她眼睛看不清楚了,耳朵也听不清楚了。每次去看她都要特别大声地告诉她我是谁,再后来,她就不认识我们了。
那天下班回家,妈妈给我说外婆病了,吃完饭之后要去看她。那顿晚饭,好像和平常的没有什么区别,好像又是不一样的。
很早之前,就已经意识到外婆可能会突然离开我们,我以为自己一定会很难过。得知她病了之后,我已经预想到,她可能就要离开我们了,没有哭出来,只有几滴摇摇欲坠的眼泪。2018年7月29日(周日),从外婆家回自己家,第二天要上班。那天傍晚的风景真是美呀,天那样蓝,云那样五彩斑斓,水那样绿,回头一看,竟然看到了彩虹。河里那些游泳的人们啊,那样欢乐。我在心里许愿,希望外婆能够好起来。我想好了,第二天上班之后,在超市买哪些东西带过去。7月30日,周一,在超市门口,接到妈妈的电话,妹妹在电话那头说,外婆走了,11点50分走的。没有来得及。我为什么没有早些时候买那些她可以吃的东西送过去呢?
请假,回家,收拾,骑车去外婆家,她已经换了衣服,头上放了一沓纸,躺在了冰棺里,像睡着了一般,露在衣服外面可见的皮肤,还是那样,很多褶子,黄黄的,很瘦。舅舅们舅妈们在商量外婆的丧礼该怎么办,商量的过程很曲折。我找到了妈妈,以为她会伤心过度(她已经守着外婆六七日了,也没有好好睡过觉),她没有哭,而是在帮着准备晚上该做的饭菜,招待那些一个村子里来帮忙的人。那天,是观音菩萨的生日还是涅槃日,离舅舅家外面不远的地方有个寺庙,很多人一大早不辞辛苦都来烧香许愿,妈妈说,她向菩萨许愿,希望外婆能走得不要那么痛苦。《请回答1988》里德善的奶奶去世了,她看到爸爸姑姑们在招待亲朋好友的时候,有说有笑的,她埋怨爸爸对于奶奶的去世一点都不伤心。没想到等到远在美国的大伯赶到家中的时候,爸爸抱住大伯,哭得像个小孩子,姑姑们也哭得像个小孩子。大人的眼泪,不一定从眼睛里流出来。
8月2日,农历六月二十一,凌晨三点多,表舅告诉所有孝子孝女,要入殓盖棺了,想要看最后一眼的,可以去看看了。他把父母辈买的阴被一件一件盖在她的身上,还要告诉她都是谁买来送给她的。妈妈们就在我们身上剪下一小戳衣服,放在外婆的耳边,说是这样能让她知道,都有谁来送她了,让她不要挂念这些后人。
盖棺,封馆,打绕棺,出殡,下葬。看到那个已经打好的坑,看到他们从山下抬上来的外婆的棺木,眼泪止不住想要往外流。可惜按照风俗,我们不能看着棺木下葬。
至此之后,我便是再也没有了外婆,妈妈再也没有了妈妈。
吃过早饭,亲朋好友,各自回家。
近十日没有好好休息的妈妈回家之后,洗了澡,就睡下了。
后来我跟妈妈说:“妈妈没有妈妈了”。妈妈说:“我的翅膀硬了撒,自己立家了撒。”
后来的几日,妈妈说她的食道好像变窄了,吃饭都不太能吞下去。需要一边吃饭,一边喝水才能下咽。她也没有兴致去跳广场舞了(她以前是狂热的爱好者)。难过,不一定有眼泪。
外婆已经死去。这个世界上关于她存在过的痕迹就只是她留下的遗照,曾经穿过的遗物,使用过的老式家具,以及残存在我们心中的记忆。也不知道,舅舅舅妈会不会把那些遗物都烧掉,化为灰烬。
我告诉外婆的曾孙:“你以后都没有太(太奶奶)了呢。”她说:“我太死了,他们要把她埋到土里头。” 她没有悲戚之色,从外婆病倒到下葬,她都没有觉得这个事情跟她有什么关系,像她这样年纪(五六岁)的小孩,还会觉得法事办得很有意思,哐哐当当的,甚是有趣,她的弟弟(一岁多)还会跟着先生敲打乐器的节奏,抖动自己的双手,像在跳舞。父母也不会有太多精力太管教他们这样不许玩,那样不许吃。小孩子只知疼痛,不知生死;年轻人即知生死,也知疼痛;老年人不知疼痛,只知生死。
《寻梦环游记》中,埃克托害怕自己的孩子可可忘记他,这样,他就真的永生永世的死去了。随着外婆的去世,那些留存在她记忆里的那些老人,也就真正的离开了,他们都不是能够名留青史的英雄,也不是招人万年唾骂的坏蛋,他们都只是平平凡凡的人,生活在“蛮夷之地”的“蛮人”。外婆还能在她的第四代重孙里留下一星半点的记忆,那么再以后呢?当初看这个电影的时候,并不能理解影迷们那些煽情的评论,如今,该能感同身受了。
生活啊,真是让人猝不及防。可能会在你洋洋得意的时候泼你一头凉水,可能会在你平淡无奇的岁月中制造波澜,也可能在你人生低谷之时再来一记重锤。
如今,正如余光中老先生的那首诗。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外婆在里头。
人生短短数十载,哪里有千年万年的约定,哪里有生生世世的轮回。生活如今这么辛苦,我们还不是要过下去。缘深缘浅,你我相遇一遭,相亲相爱一生足矣。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