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50项全球发布需求的解读(二)智能碳汇篇
背景概述
基于雄安新区人文、低碳、科技之城多主题的基建、设备、系统、智能化解决方案的50余项需求的专题分析系列。
本文针对「生态建设」公司需求发布进行进一步解读学习。

草籽机播设备和技术
需求比较模糊,里面所谓的智能作业也没讲清楚是哪种方式的智能,如果只是纯粹的自动化播种机应该是很常见的农业机械装置了。这种设备在山东农业大省的科技企业研发制造比较多。

智能种苗栽植机
这种农业项目通过机械化,装置自动化都很好理解,如果要蹭到智能作业,像新闻稿写的人工智能的技术手段,只能推测一下是所有播种,栽植装置上的类plc控制器上都安装了通讯模块,把数量,里程,油耗电耗,人员操作习惯都进行了记录和孪生上云。再加上气象站相关信息可以实现精细化农业管理和长势监管。

通过数字化大屏可查看土壤墒情、土壤肥力、作物长势…… 同时农场还部署了气象站、虫情仪等。通过整合环境基础数据、土壤墒情、作物长势等数据,结合气象、历史灾害信息,可以精准地指导开展各项农事活动。
石材、缘石铺装设备
外行小白就不点评和分析了。
园林智能浇灌系统
“千年大计从“千年秀林”开始。五年多来,新区累计造林46.9万亩,森林覆盖率由11%提高到34%,一批高品质休闲设施投用,营造“城在林中、人在景中”的意趣。
林地面积超过1000公顷的雄安郊野公园,每年新增碳汇1万吨。其地形地貌、生态环境等在内的虚拟映像都以数字化的形式展现——一个大屏、一部手机就能了解水质、土壤数据,并与智能灌溉系统联动。”

园林区域智能水质净化设备
主要还是靠湿地水质净化的方式来实现,其中净化设备是湿地净化工程组成部分。

“千年秀林”智慧监测系统
这一波可以算是把“低碳之城”的buff叠满了,看了一下主要的智能平台的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每课苗木都挂一个二维码铝制小标牌:记录苗木资产确实能一定程度防盗防贪腐,可能大家接触的农业少,但我很清楚里面高档苗木的价格的。我看了也其主要目的也是防止“弄虚作假”
““千年秀林”是新区首个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为了将其打造成“透明雄安”样板,新区专门研发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造林项目资金管理平台,对植树造林参建单位、利益相关单位的项目专项资金流向进行实时动态监控,确保专款专用。“通过平台系统,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植树造林每一分钱的具体流向。” 某领导说
直饮水保障饮水设备
属于雄安智慧水厂的最后“1公里”环节了,家里好说,有供暖,但是室外场所,例如公园,在冬天是气温要低于零下10度的,传统的家用水龙头就会因为结冰冻胀等因素无法正常使用了。
市面上相关装置介绍很少,都是直供水防冻小知识类文章。倒是在在冬奥会的供应商通告里面发现了这种装置,主要就是通过加热的方式来来保障冬天室外直饮水的供应保障。
水厂采用先进的水处理工艺,包含预处理、常规处理、深度处理、膜处理四个重要环节。经过混凝反应处理、沉淀、过滤处理的水,浊度能够降到0.1NTU以下,远低于国家标准,还能有效把细菌、病毒、藻类及水生生物去除,保留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元素

新型雨水口
这个也属于新见闻了,查到了雄安新区要使用的新型雨水口气其实就是“流溢式雨水口”,是当下比较流行的环保雨水口,主要特点就是来雨了可以先进行一定程度的蓄水,提供植被的渗透灌溉和过滤二次使用,最后达到一定的排水水位才会触发进行排放。保障雨水资源的重复分利用。

总结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