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光片羽大姚村(《诗话江南·吴中好风景》第四十八辑)
第四十八周。公众号“吴地记”诗歌日历,本周七首诗如下:宋·米友仁《自题大姚村图》、元·成廷珪《笠泽同倪云林、王伯纯饭散过大姚江,舟中赋此》、明·张适《春日与王卿放舟出陈湖东登大觉寺》、明·吴宽《过大姚陈玉汝宅饮,散宿大觉寺,追和赵与哲韵》、明·文徵明《陈以可近岁筑室陈湖,专理农业,时以诗寄,夸其所得,比来秋成,当益乐,辄赋秋晚田家乐事十首寄之》(其一)、明·姜玄《暮秋集白阳山人五湖田舍》、明·金露《春晓登大姚山》。本周诗歌地理焦点澄湖大姚村。
大姚村在澄湖西岸。抄录一段我读到的文字:陈仁锡《大姚世居考》载:“自葑娄泛朝天河,过渎墅、镬潭、历高店,又十里径入大姚。其坡为荡,夏日荷花烂漫。一棹径穿,岿然峙者,为大姚山梁朝大觉寺。”美啊,独墅湖、镬底潭、高店塘都还在,荷花烂漫是看不到了,大觉寺已消逝,但寺前的大觉桥还在,宋代留下的古桥。我要去看看大姚村。
我选了《 春日与王卿放舟出陈湖东登大觉寺 》和《春晓登大姚山》这两首诗。
春日与王卿放舟出陈湖东登大觉寺
明·张适
晓日沧江踏钓舟,为来林下访汤休。
松间老鹤同僧立,柳外闲蜂趁客游。
半屋云阴分夜榻,一池月色荡春流。
高深堂上多清供,琴罢香生梦亦幽。
标题有疑惑,大觉寺在澄湖西岸,为什么说“出陈湖东”?要不理解为,他们从城里出发,向东(东南方向)往澄湖大觉寺?
“晓日”二句交代事由。他们一早出发,驾着小船来到像世外般幽静的大觉寺。 沧江踏钓舟 ,唐李涉有诗:“荷蓑不是人间事,归去沧江有钓舟。” (《硖石遇赦》),沧江、钓舟、林下,都含有逍遥隐逸之意。汤休,南朝宋诗僧慧休,俗姓汤,与鲍照交好,后人以此指代诗僧。这么说来,大觉寺的僧人是作者的诗友。
“松间”二句写他们到大觉寺的第一印象。苍松下站着寺僧,一老鹤伴立身旁;柳丝翻飞,嗡嗡的蜜蜂追着客人。一静一动。上一周读沈周的诗,他去碛积寺,见到“云外犬”。虽称作“云外”,也终归是“犬”,相比之下,这大觉寺不寻常,伴随僧人的可是仙鹤呀。这个“客”应该是诗人自指吧,寺里清净,他们到访让蜜蜂兴奋了。
“半屋”二句写月色。月光斜斜地照进屋来,一阵云过,月光照亮了我的半张床榻,那另一半叫云儿给分去了;月光落在池水中,微风掠过,满池银光,那是春在涌动呀。
“高深”二句写夜宿寺内。佛堂上供奉着鲜花和鲜果,安谧祥和;一曲琴罢,清香四溢,入梦亦幽。
春晓登大姚山
明·金露
沙洲平接藕芋田,春色迷离有客怜。
柳影远移孤寺火,鸡声寒山一湖烟。
碛砂钟里方残月,寝浦帆前欲绣天。
眼见风尘绝好处,桃红深锁老渔船。
“沙洲”二句点出主题“春色迷离”。因为是“春晓”登上大姚山,晨雾朦胧中早春的气息让人充满欣悦。“沙洲平接藕芋田”,是最具地域特色的概括,这里是苏州著名的“水八仙”产区,莲藕、红菱、茭白、慈姑,“藕芋田”就是指种植这些水生蔬菜的农田吧?村子在“沙洲”上,村子四周平展展铺开的都是藕芋田。
“柳影”二句,视线望向湖岸的大觉寺。湖面上笼着水雾,透着寒气,报晓的鸡啼声从晨雾中遥遥传来;黑魆魆的柳影里,一点灯火明明暗暗地穿行,是大觉寺的僧人提着灯笼行走?
“碛砂”二句,将视线投向湖对岸。澄湖边的三个古寺正好构成一个三角,大觉寺在湖西岸,碛积寺在湖的东北,寝浦寺在东南。站在大觉寺的位置望过去,碛积寺在西,寝浦寺在东。所以,诗人看到的是,碛积寺的上空,还挂着一轮残月,伴着钟声悠扬;而寝浦寺前,朝霞如锦绣,映红了湖面上的船帆。
“眼见”二句,以一个特写镜头收尾。三月桃花绯红,透过层层叠叠的繁花,望见那湖岸边历经岁月的艘艘渔船。大姚,真是风景绝佳处啊。
在萧瑟的冬季,读这两首春意盎然的诗,心向往之。尤其第二首,可谓纪实,四百年前的大姚乡村风光,如今还剩几许?大觉寺已湮灭,碛积、寝浦还在,但也非当年的盛况。“沙洲平接藕芋田”,我相信还能见到,因为近年来“水八仙”成为绿色健康的高端蔬菜品类;但是“桃红深锁老渔船”恐怕仅存留在诗句中了,渔民不打鱼而去开民宿了。
大姚山是一座怎样的山呢,这片水泽国里有山吗?我查找资料,终于读到如下文字:张振雄撰《苏州山水志》中曰:“大姚山相传是古摇城的一部分。东西长160米,南北宽150米,高出附近地面5米。山上大觉寺,始建于梁天监年间(502—520),清咸丰十年(1860)遭战火损毁,存后殿数楹,现无存。寺前大觉寺桥及香花桥均为梁式石梁,建于北宋庆历七年(1047),是苏州现存最古老的桥梁,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大姚山上现有2棵银杏树,雌银杏树龄420年,雄银杏树龄360年,树干周长都有5米。”(王家伦等著《苏州的桥》,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P118)
周三下午去了车坊大姚村,车程半个小时。
从中环下去后,走水八仙路,转金澄湖路,沿途视野舒服,是改造后的乡村风光。粉墙黛瓦,小桥流水,大片的花田,景观带设置了休闲步道,村口铺设停车场。确实感受到新农村建设的成效。
到大姚村,在村口停车后,我沿着一条小道进村。遇到一位晒太阳的阿姨,我问路,去大觉寺桥,阿姨说我走错方向了,她起身带我走一段。阿姨穿着清洁工的黄绿色马甲,手里拎着扫帚簸箕。我很奇怪,这样的清洁工在城区是常见的,怎么跑到乡下村里来了?阿姨说,她就是本村的,现在村里的人家都要来做清洁工。她这一说,我注意到村子里确实非常干净,角角落落,完全不是原先的农村印象。阿姨说,“呒办法,上头三弗隔两就要来查仔格。”哈哈,难为“上头”了,不过,阿姨这么说时,我觉得她没有埋怨的意思,我夸赞环境干净,她很开心的。环境好了,最受惠的还是居民嘛。
走了蛮长一段路才找到大觉寺桥,但一路走来很愉快。初冬的乡村,干净爽朗,太阳暖暖的,田间能遇见一两个老人在忙碌。我问路,老人会说得很详细,怕我走错,乡下岔路多,但是她们的乡音我只能听懂个大概。
大觉寺桥在一片竹林里,立有文物碑,它确实只是文物不再是桥了,因为桥下全是杂草,河道干涸了,桥的对岸是荒芜的竹林。我也找到了香花桥,离大觉寺桥不远,但香花桥依然是村民过河的必经之道,桥下水流清澈,桥面上还晒着稻草。你会觉得,香花桥是活的,武康石桥面上,每天都有脚步叩响它。
看了桥,就该看山了。按文献的说法,大觉寺在姚山上,寺前有大觉寺桥,那么,我站在大觉寺桥前,桥对岸的竹林就是姚山了。竹林茂密无路,但香花桥堍有一条小径,穿过幽静的竹林,有台阶上坡。来之前得知姚山海拔5米,就是一土丘,在竹林小径先望见一枯枝耸立在云天,待登上几步台阶,豁然开朗。这枯枝是一株古银杏树,叶几乎已落尽,粗壮的枝干,围着一圈铁栏杆。离它不远,另一株古银杏,落叶过半,半枯的枝干和树下满地的黄叶静默无声,它高大的身躯微微倾斜,像是护持着身下那座小佛殿。我听到了轻悠的梵音。
非常惊讶。来之前,我知道姚山就五米高,知道上面有两棵银杏树,但不知道还有一座小庙,我只知道气象恢弘的大觉寺早已湮灭。原来,这块佛地上的香火并没有完全中断。眼前这座小庙是一座乡庙,打扫得很干净,从门口放置整齐的条凳、毛巾、扫帚、簸箕,就能想到管理这座小庙的是又一个“丁小妹”,如我在第四十六辑中所记的寝浦寺见闻。小庙主殿供奉观世音菩萨,左侧有一座偏殿,前面有蜡烛架和焚香炉。小庙旁有几株大树,叶落尽,苍劲的枝条映在蓝天上,庙前有一小片梅林。这小小的姚山,有一份恰到好处的疏朗。
从姚山下来,与一位在青菜地里忙碌的阿姨聊了聊,听懂一个大概。这座小庙叫大姚寺,是周边乡民们筹资建的。殿里的观世音菩萨原来被蒙了一块布弃置在学堂的仓库里,得让菩萨现身,村民们在姚山上建了一个小庙。但是,最初搭建的房子太简陋了,他们买的废砖,遇到大风雨的日子,菩萨身上淋得湿嗒嗒。于是,又几次凑钱,终于有了现在这座小庙,菩萨再也不会淋湿了,大家心里安坦了。每逢初一十五,还有菩萨生日,村人都会来烧香的。
跟阿姨道别,我在田头拍了几张照片,喜欢这乡村风光。回家后才发现,我的照片里没有湖景,这次大姚村之行,我居然没有见到澄湖。再查看地图,香花桥对岸的村舍就是临湖的,我已经走到了桥头,可惜止步在此,如果进村里转转,就能见到澄湖了,真是可惜啊。
要知道,大姚村的湖光水色可是有底蕴的。本周的第一首诗是宋朝米友仁的《自题大姚村图》,米友仁何人?大书法家米芾的长子,世人称这对父子为“大米小米”。米友仁怎么会专为大姚村作画呢?原来米芾将女儿嫁到大姚村,米友仁来妹妹家闲住,除了《大姚村图》,还有一幅《姚山秋霁图》,可见他对大姚村的喜爱,或者说大姚村水雾缥缈的乡野风光特别适合米家云山的水墨画法。在小米泼墨大姚村后,过了四百年,明中叶的大姚村又迎来了一波客人,沈周、吴宽、文徵明等等,这是吴门书画艺术的鼎盛期。大姚村的陈氏世家酷爱收藏,且与这些吴地书画界的顶流人物往来密切,于是,大姚这个濒湖小村又一次进入了文学史、绘画史。沈周也画大姚村,他有一幅《摹米敷文大姚村图》,米敷文就是米友仁。这又是一个故事,小米的《大姚村图》成为了苏州名医沈汝融的家传珍藏,却被官府鹰犬攫掠,于是沈汝融向沈周求告,希望他背临一幅以作慰藉。沈周应下了,画了这幅图,并且在题跋中记述了原委,文徵明、吴宽也有诗记录了这桩公案。公众号上的诗歌日历,杨老师选诗,周一选米友仁,后面几天多为明中叶的吴地文化人,我想,老师想要提示我们吧,大姚村在文化史上留下了璀璨的一笔,今天的我们,只会鼓噪水八仙美食,而这笔珍贵的文化遗产就像“陈湖”的水下遗物,静默无言。
因为读诗而去寻访大姚村,寺庙古桥、米氏云山、吴门书画,我只是窥见了这份文化遗产的吉光片羽。














(写于2022年12月8日)
-
丘比特长不大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2-12-22 13:12:19
一树叶子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四明山古村落之李家坑 (1人喜欢)
- 四明山古村落之中村 (3人喜欢)
- 四明山里一日行 (2人喜欢)
- 四明山古村落之冠佩村 (3人喜欢)
- 清潭坑村的山樱 (5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