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园主朋友
今天去朋友那里聊书,就是我书里那篇《采花记》所写的园子,园主从北京来威海创业,历经磨难梦想不灭,是我敬重的人。回来后看到她发的朋友圈,很感动。我的自然理念,哪怕有一个人赞同并实践,我都感受到有价值。 她说:“说实在的,在朋友圈卖货,卖得有些扭捏和羞怯,但是要让我卖书,那就毫无压力了,自觉光明正大、正气凛然,觉得自己就是文化思想的传播者,感到无尚的光荣,甚至某种使命感加身一般。更何况,今天要说的书作者是一年见不上几次面,但又比天天见面有着更深厚的情义的朋友。 解姐,威海人。哪年相识?怎么相识?记忆有些模糊了,也不愿意花时间再去确认,有些人的相识、有些事的发生,不在于时间的长短,更不在于地点。至于解姐什么工作,也是偶尔的闲聊中略知一二, 反正是公家人。她要是不说,也很难猜到有着这样兴趣爱好的她会是公家人。 我喜欢植物,与解姐比起来,就显得肤浅了很多。最初,我喜欢的仅仅是植物的艳丽花朵,强烈的视觉冲击感,还有小情小调的浪漫情怀。而解姐的热爱却是发自心底的,是一种对大自然、对生命的尊重、敬畏,还有由衷的喜欢。 我从小是在山里长大的,爬过无数次的山,除了童年时期和小伙伴爬山的记忆终生难忘以外,就属那年解姐带我一起爬正棋山了。尤为深刻的,解姐说:我看见每朵花都非常好看,但是从来不想去采她们。因为只有长在那里的她才是最美的。 当时的我只是认同这个观点的,但觉得有选择的采一两枝也无所谓。直到后来,慢慢的,再去爬山时,偶尔采回野花野草,也觉得好没意思。插瓶子也不是不美,但总感觉那短暂的据为己有的时间有什么意义呢?如果她在原有的地方一直生长,应该会很自由,结果、成熟、播种、繁衍,再生长……为大自然的生态平衡、为物种的丰富发挥着她的作用吧。 渐渐的,我理解了解姐的话,并且感同身受。这两年,无论是附近山野的常见野花,还是在伊犁看见的稀有物种,甚至是雪莲,我都没有要采的欲望。不是不爱,是因为真爱。 而这种释然也让自己更加轻松——不为采回的花不能永生而遗憾;不为某种不能占为己有的植物而挂怀。我的爱里也不再是哪一种花,而是所有的绽放;我的拥有也不再局限于某一种,而是大自然的万物皆为欢喜之源泉。 因此,我懂得了解姐对万物的纯粹的爱意,对烟火生活的朴素、真诚又热烈的歌颂。 当解姐将《半岛:食与自然》这本书赠予我时,她说这里边的玫瑰花就是写她和张老师每年来农场采玫瑰花和薰衣草的故事,我的农场曾经是她所有想象中的美好的存在……为此不禁潸然泪目。 解姐跟我讲述了很多关于书籍出版前后的故事——看着“商务印书馆”的大名,再抚摸着设计舒适的封皮,羡慕至极。能让商务印书馆主动约稿出书的也一定是实力派的。 书拿到手上,第一时间打开的自然是关于玫瑰花、薰衣草的那章——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多么深刻的感悟,却把那片美丽的花田描述的生机勃勃,活泼生动,趣味盎然,不知不觉便会忘我的沉浸那个世界里,继而眼前便是香气萦绕,虫虫们忙忙碌碌热闹非凡的场景。在万物肃静的冬季,读上一两页这样的文字,顿时有种如春天到来般的愉悦。 一边聊一边打开“当当网”,发现《半岛:食与自然》今天位于畅销榜榜首,不禁惊呼: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啊! 解姐说到:在京东畅销榜霸榜一周,我都没觉得激动。 我们大笑:凡尔赛了不是。 但我是真的激动啊!不仅仅因为与作者的朋友关系,而是觉得,书里所写、书里所传达的也是我想让更多人看到的、感受到的、和更多人分享的。无奈学艺不精,无法精准阐述,借解姐的书传递这份对生活的热爱、传递朴素又富足的生活态度、表达对生命的尊重之心、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何尝不是一件一举两得之事呢。 极力推荐威海本土的作家解玉军的《半岛:食与自然》,当当网、京东均有售。 如果想要作者签名,必须提前说两件事,一:作者计划新年或者春节在某书店举行签名售书活动,你可以拿着买的书去签名,也可以当场买书要求签名。(活动具体时间和地点另行通知) 第二:作者说她的字很丑。但是那又怎样,我有书可以签。 长时间以来朋友圈里扭扭捏捏的卖货维持生计,有一搭无一搭的记录着忽明忽暗的心情,事后想想也大多索然无味。 今天应该是最高兴的日子,心底又升起希望,因为我相信还有很多像解姐一样美好、又纯粹的存在啊!有他们,我们的世界就不会是冰冷的啊! 让我们用力好好爱这个世界吧!让我们用爱彼此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