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建筑为什么不能普及?原因是什么?
3D打印是快速成型的技术,主要是利用数字模型文件作为基础,运用粉末状的金属或者塑料和纤维等相关原料进行逐层打印,最终实现物体的技术。
3d打印建筑不能普及的原因主要有三个,分别是:1、3D打印建筑机器大,打印出来的细节差距就越大;2、现场组装的工作涉及劳动密集型,提高了建筑成本;3、技术尚未成熟、出来的产品达不到量产,且产品一摔就碎。
1、3D打印建筑机器大,打印出来的细节差距就越大
3D打印建筑机器都属比较大的,机器机型越大,制造的难度和制作成本就会上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机器越大,打印的细节差距就越大,很难达到需求标准。

2、现场组装的工作涉及劳动密集型,提高了建筑成本
3D打印基本都属模板化,提前把需要用到的配件打印好,然后在进行组装。好处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房子的尺寸限制。坏处是现场组装工作量大,劳动力密集程度高,从一定程度上提高的劳动力成本。

3、技术尚未成熟、出来的产品达不到量产,且产品一摔就碎
3D打印技术还没有成熟,还需要不断的完善。3D打印更主要善于打印单体小体积建筑,如果要使用到摩天大楼化发展的发展当中,从目前的技术来看,暂时是做不到的。郭台铭曾以3D打印的智能手机为例,称其打印出来的手机中看不中用,没有实质性的价值。因为这些3D打印的产品不能加上电子原件,没有办法实现电子产品量产,即使生产出来的产品也很难达到量产,且质量没有保障,一摔就碎。

目前3D打印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是在建筑方面的试行需要进一步完善。由于建筑行业产品需要量产、质量高、成本低,目前3D打印暂时无法实现,相信在未来的发展当中,随着3D打印技术通过不断的完善、试行,将有可能实现打印房屋及在市场当中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