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心动的offer4》:综N代再遇口碑滑铁卢,素人节目成网红跳板


导语
《令人心动的offer》能成功出圈,关键在于机遇和创新。
据《2019应届生就业市场景气报告》数据显示,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比2018年增加了13万,2019应届毕业生就业压力加大。此后三年,除了逐年增加的毕业生人数外,还要面临疫情下的经济萎靡,就业市场不景气的压力。《令人心动的offer》恰好抓住了就业焦虑的情绪和社会现象,乘势而起,让职场综艺成为综艺市场新风口。
再者,在职场综艺的垂直赛道上,它有别于《非你莫属》《职来职往》等求职类综艺的海量行业,流水嘉宾。聚焦单一行业,固定竞争者群体,增加真人秀成分,展示更加真实的职场生存和求职法则。从观众视角来看,更有代入感,产生共鸣。

然而,和所有现象级综艺一样,再好的概念和内容,观众看第一遍是惊喜新奇,看第N遍更多只有审视。要想求存,唯有创新改变。
《令人心动的offer》从第三季便开始寻求改变、突破和升级,首次将行业从律师转到医生。第四季不仅首次聚焦建筑设计师,更首次采用“双职场”模式,实习生可以在面试后,从风格迥异的两家公司中自由选择实习单位。但这大刀阔斧的改变,并没有让《令人心动的offer4》重回巅峰,反倒吐槽和争议不断。

- 选错行业是原罪-
作为一档职场综艺,选对行业很重要。《令人心动的offer》的选择标准一直是:既要有一定神秘感,能够让年轻人向往,同时也能够高浓度地展现年轻人在职场中的成长过程。
可神秘感浓度过多,就不是向往而是距离感了。
对普通观众来说,设计师和律师、医生一样,熟悉又陌生。但律师、医生的职业属性和普通人息息相关,更容易发生联动和故事,设计师则更加自我、独立。从实习生的考核案例来看,律师季通过法律援助、模拟法庭等形式,展现了网络暴力侵权、乔碧萝直播打赏、共享单车事故致死、子女赡养等贴近生活,反映时事的案例,既做到了基本普法,也与观众情感产生联结。
医生季更是赚足了观众的眼泪,一方面展现了实习医生们在关心患者的同时,将患者当做最好的老师,在实践中学习成长。比如,56岁阿姨面对病魔始终乐观,直言已经很幸福,手术若有危险无需抢救。另一方面展现了医者代际间的相处过程与背后的传承。高标准严要求的急诊科医生卢骁,以身作则,教导实习生要强大但不能冷血。在展现现代化医疗的同时,也有温情满满的故事。

反观建筑设计师,虽然说人可以一辈子不和律师、医生打交道,却一定会住在钢筋水凝土构建的房屋里,离不开商场、公园等公共设施。但这并不代表会和设计师产生联结。在第一个如何搭建适老性建筑、独处型社区的考核中,除了马琪芮是在听取了父亲的需求后架构设计外,其他实习生均根据自我理解设计。而实习设计师们的工作内容,除了不断画图,就是不断做模型,以及各种思想交流。观众只能被动接收,感受枯燥。
- 被职场整顿的00后 -
2022年被称为史上最难毕业季,《令人心动的offer4》主打初入职场的00后,试图讲述一个00后整顿职场的故事。从表达来看,00后的确生猛,“加班会有加班费吗?”“不赞成工作是生活的全部 ”“需要在工作和生活之间找寻平衡”,直言诉求,捍卫权益。但剖开本质,他们和80、90后没什么不同,依然被职场和上位者裹挟。

最明显的便是被包装后的自由选择权。11位实习生看似可以在国企北京建院和“明星工作室”直向建筑间二选一,拥有主动权。实则仍然要经过双轮面试,先竞争,只有被两家公司同时看中,才拥有反选权。而这样的凤毛麟角,更多是“我被那边淘汰了,所以来了这里”。所谓的自主选择,也不过是建立在竞争之上的美好幻想。
作为网络时代的原住民,十位实习生性格迥异,有的自信满满,充满热情,有的成稳内敛,标准学霸,有的社交牛杂,气氛扛把子......观众期待从他们身上看到“反内卷、反职场PUA”。但从节目的剪辑语言和观察室嘉宾们的评价来看,坦言自己对工作有迷茫、需要加班费、准点下班等言行被贴上“低情商”标签;愿意为工作牺牲个人时间、能够和领导自如交谈则是“高情商”。集体加班到凌晨,回家继续工作,则被定义为行业常态。这种上代人以自身价值导向的观察视角,对00后指点江山的行为,无法展现令00后产生共鸣的职场生态,反而营造出更多的职场焦虑。

- 炒CP不是万能 -
都说人类的本质是嗑CP,《令人心动的offer》一直深谙如何打造剧本CP。
第一季里何运晨和李浩源组成的“好运来”CP,双A人设,从针锋相对到强强联手,人气高涨。第二季时,颜值天花板李晋晔和詹秋怡组成的“一叶知秋”CP更是频繁上热搜,话题不断。第三季也许是因为医生季,氛围更严肃,CP捆绑弱化,但冯琛和刘畅的“姐弟”CP依然深受观众喜爱。不过万事讲究过犹不及,合理的CP线能给缓解紧张的职场氛围,丰富嘉宾人设,增加故事性。不合理的感情线,就好比职场剧里喧宾夺主的爱情戏一样,不合时宜。

《令人心动的offer4》太心急了,第一期就开始强拉CP。从镜头语言来看,长相酷似吴磊的温柔学霸林鹏翔和搞笑技能满点的重庆甜妹陈铚研捆绑痕迹明显。从面试时夸奖容貌帅气,到选择面对面的工位,再到第一次考核任务时的配合,两人被镜头牢牢锁定。除了互动戏份比别人多,两个人同框时的BGM、花字都更加轻快,甜蜜,引导性十足。明眼人很快就明白,这是节目组的“天选CP”。
然而,喂到嘴里的饭有时不一定香。观众想看到的是水到渠成的感情,哪怕是一起成长的革命友谊,也能嗑生嗑死,好比“好运来”CP。而不是这种节目刚开头,对设计师行业还很陌生,就被按头嗑CP。这已经不是工业糖精甜不甜的问题,而是试图用炒CP带动节目热度的吃相过于难看。

除了内容层面的槽点外,观众对于《令人心动的offer》这个职场综艺IP最大的失望,在于其核心诉求的变质。其本质是通过观察实习生在职场中的挫折、挑战与成长,最终拿到心动的offer。但从结果来看,比起最终的offer,某些实习生更看重节目带来的名气加成,完成自我的流量变现。
从往季来看,李浩源拒绝了实习机会,化身法律博主,在《神奇的汉字》《登场了!敦煌》等文化类节目中颇为活跃。何运晨和李晋晔相似一边在律所实习,一边成为综艺咖。前者在《名侦探学院》《三个少年》《开始推理吧》等真人秀担当常驻,后者是《少年圆鱼洲》《密室大逃脱大神版》的嘉宾。梅桢、邓冰莹、郭旭、刘畅、冯琛等都在社交平台上发vlog展现自己的日常生活,以及接广告。

据某位参加了第四季线下面试的设计行业从业者透露,节目组曾提问,“我们知道很多人想来offer是为了其他事业做铺垫,你也是吗?”显然,《令人心动的offer》已经从职场观察类节目,变成素人积攒流量成为网红的跳板。
不过,《令人心动的offer》并非唯一,许多素人节目皆是如此,尤其以恋综为甚。参加过恋综的嘉宾不仅社交平台粉丝数暴涨,有些还会有自己的CP后援会,周年庆、饭拍、线下活动等,人气不输三线艺人。但节目中甜蜜的爱情宣言,浪漫的牵手,节目外很少有能持续的。分手、互骂、出轨,塌房速度比走红速度还快。这样的现象越多,素人节目受到的质疑越大:他们究竟是为了追梦、追爱,还是想博人眼球获取流量红利呢?

综艺节目需要流量和话题无可厚非,但不应该本末倒置,成为一块搏出位的跳板。对内,坚持在内容、制作和立意上不断创新;对外,深耕细分赛道,抓住受众痛点,引发强共鸣。与其“困”在流量中,昙花一现,不如用口碑反哺流量。《令人心动的offer》第一季便是赢在了口碑,但愿最后不要反而扑在口碑上。

洋葱
时常emo
偶尔快乐
主编:栗子
排版:央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