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电影《婚姻故事》
仔细想想第一次看《婚姻故事》应该是在电影刚刚上映的时候,寡姐的演技大受好评,电影本身也提名奥斯卡,好评如潮。自诩算是同龄人中爱看电影,有点自视甚高的我心想,我倒要看看什么爱情电影能提名奥斯卡,然而打开看了不到十分钟就退了出去,开头长长的一段对爱人的评价,在我看来太过陌生,我不曾有过爱人,更不曾涉猎过同居生活,有点平淡的开头并没有吸引我,直到假期某个晚上,实在无聊的我想看电影的时候,左思右想还是打开了《婚姻故事》并且反复提醒自己,电影,要一点点看,别急。在之后的两个小时里我居然看到了似曾相识的夫妻关系。 相似的夫妻关系,影片中那一场爆发性的长达十分钟的争吵,让我突然梦回小时候爸爸妈妈吵架,我们家前十年实在是算不上太平,父母之间每周都会爆发的争吵似乎达到了约定俗成的地步,只是在家擦肩而过的瞬间,都有可能引发争吵,但是如今仔细想想我却又无法完整的回忆起爸妈吵架时是否也曾狠狠的彼此咒骂,如今印象最深刻的或许是更远一点的十二三年前,还上小学的我在父母之间爆发的最激烈的一场家庭争吵中,尾声是我左边被妈妈死死拽着,右边被奶奶拉着,两边互不相让,如今已经回忆不起来的模糊面孔或许在当时我根本就看不清,身高堪堪到妈妈的胸口如何看得清他们彼此狰狞着面孔相互咒骂,只记得最后迷迷糊糊被妈妈拽走的我挤在混乱昏暗的楼道里,身边是面容模糊的舅舅和外公外婆,妈妈看向门里的爸爸,狠狠的喊出一句,谁不离婚谁是孙子。记忆就彻底中断,之后便是更加模糊的一个个清晨,我似乎比往常早了十来分钟起床,因为当时的我和妈妈住到了外婆家,在微凉的早晨我看到了我绿色碎花的白色连衣裙,再努力回想也只能勉强记起那似乎是个初夏,然后,然后爸爸妈妈和好,我又住回了自己家。 那是什么突然让我对这一段影片中的吵架如临其境呢,或许是Nicole的那句:我感觉自己好渺小。 是的Nicole在纽约拥挤的空间中,在主见权利天平倾斜的婚姻中感受不到自己了,我突然想到了我上大学后爸爸妈妈一次偶然的争吵。 那天晚上争吵发生的很突然,后来妈妈和我说,这只是一次平常夫妻的争吵,他们只是在说狠话彼此发泄,而那时的我坐在主卧的床上失声痛哭,如今其实我已经没办法很完整的回忆起爸爸妈妈为什么吵架了,只是在他们熟练的再次说出诸如:“那就离婚啊”、“走,明天就去离婚”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或许这么多年我的爸爸妈妈没有离婚是因为他们都不约而同的选择给我一个完整的家,会不会有一种可能,这么多年我的爸爸妈妈都没有那么幸福,只有我沉浸在幸福的假象中,我控制不住的想也许妈妈这么多年为了我在一段婚姻中隐忍,因为爸爸的脾气实在算不上好,而妈妈的脾气却一年比一年好,我痛苦的意识到如果真的是这样,那我就再也没有立场要求爸爸妈妈不要离婚,因为我早已成年,而我没有立场资格去绑架我的妈妈为了我在一段并不幸福的婚姻中隐忍,我不能自私,因为她不仅是我的妈妈,她更是她自己。所以在那一瞬间我意识到,从小到大见惯了爸爸妈妈吵架,但其实小时候的我并没有大学那个瞬间的我那么害怕,小时候的我不懂,只知道妈妈总和我说为了给我一个完整的家,她不会离婚,而当我意识到她不仅是我妈妈时,我陷入了莫大的恐慌中。 值得庆幸的是我确确实实在一个健康相爱的家庭中长大,即便年轻的爸爸妈妈无数次恶语相向,可是同样的他们也深深的爱着彼此,小心的平衡着家庭中的权利关系。那次争吵的结尾以我的痛哭结束,爸爸妈妈或许也第一次意识到我不再是那个在他们的吵架中只会坐着看的小孩了。 正是这些经历,那些真真正正发生在我的家庭中的故事,让我在看到Nicole和Charlie的争吵时,突然梦回,熟悉的恶语相向,口不择言的彼此重伤,不同的是他们之间再也难以平衡的天平,逐渐走向崩溃的婚姻。 回看那段争吵,编剧是实实在在从生活中走来,才能写出这么贴合生活的场景。 影片中有很长的一段,Charlie一直在评判Nicole,从自己的角度上评判如果Nicole离开了他,也不会幸福,因为她并不想有自己的声音,只是抱怨没有自己的声音,评判她邋遢,评判她演技退步,评判她装作受害人身份等等。这里甚至都不是评价,而是评判。评判意味着他潜意识里认为自己有权利以法官的身份或者高人一等的地位给对方定性。Nicole并没有用同样的方式攻击回去,她的语言集中在表述自己在婚姻中的感受。无论是“觉得婚姻是地狱”,“自己完全变了一个人”,“和你上床都觉得恶心”,都是从自我角度出发的感受,而不是攻击对方是个什么样的人。直到最后,才集中爆发为“大家说你是个自私的人”,这里Nicole仍然不是从自己的角度来定性对方,而是一种恍然大悟,原来别人对你的评价是有道理的,原来我现在才认识到这一点。 Charlie在给自己的出轨行为洗白的一段真是名场面中的名场面。第一是把再次把责任推到女方身上,“你应该难过的不是我fuck her,你应该难过的是我跟她在一起很快乐”。因为你让我不快乐了,我就天然正义地拥有出轨的权利,同时需要反省的人是你,是你让我不快乐,导致我的出轨。其实我还不太想出轨呢,都是你逼的。第二是,我年少成名,为了和你结婚,已经放弃了睡更多妹子的机会。这已然是对你最好的恩赐,你居然会为了我只睡了一个人而生气,真是太不明事理了。Charlie的这种自我牺牲感,和“ 你失去的只是一条腿,她失去的可是爱情”是一个重量级的世纪自恋。 最后的捶墙爆发,Nicole说的是:我不敢相信我竟然要认识你一辈子。仍然是从自己的角度来表述,包含对自我的厌恶和自责。而Charlie的回应是“You are fucking insane”。仍然是贯穿始终的“YOU”,定性,评判。 在后续一长串的诅咒之后,仍然是Nicole展示出了不忍和柔情,去安抚情绪崩溃的Charlie。而Charlie的一句对不起,却是这十分钟里唯一的不真实。因为“对不起”意味着如果不是出于礼节性的道歉,他开始有了基本的反思。但在实际生活中,如同Nicole所说:你的自私已经完全内化了,你甚至都感受不到自己的自私。也许这个地方,Charlie说一句:“你不要再逼我了!”才更符合人物的自恋与自私。哪怕他意识到自己一长串诅咒的丑陋一面,但需要承担责任的仍然是女方,因为如果不是女方步步相逼,他本来可以继续是那个温文尔雅玉树临风的才子。 贯穿这十分钟乃至全片的核心,归根结底是在现有权利结构下女性的觉醒和男性的不自知与对女性觉醒的不适应,以及这两者带来的不可调和的冲突。Charlie一再强调过去的生活在纽约的生活才是对的生活,是值得延续的生活,其实不仅是涉及亨利在哪里生活的问题,而是在缅怀那个他曾经拥有绝对优势的权利关系。来到洛杉矶,意味着一切权利关系的扭转和强势地位的丧失。很多人同情Charlie,是因为看到他一步步地失去,陷入困境,却没有看到正是因为他原来是拥有最多的那个,才会有后面的失去。而Nicole,本来就一无所有,甚至没有自己的名字(人人都记得导演是谁,却不记得那个女演员叫什么)而一无所有的Nicole,到最后还在给予,为Charlie点菜,在他诅咒自己去死的时候安抚Charlie,给Charlie系鞋带。 再回望律师Nora的那段话,Nora告诉Nicole,女人自古以来就负责完美,不能有任何瑕疵,而人们却可以接受男人不负责任。耶稣死的时候陪在他身边的是他的母亲,创造耶稣的上帝不仅没出来帮一下忙,连他的母亲在受孕的时候,他的父亲朱塞佩都没有出来贡献一颗精子。 Charlie只是在同事面前唱了一首歌,一首动听的歌。
(天仪,2022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