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爱情,心动却不深爱
爱情,始于心动,却不能只靠心动存活。
——青玖情感
若只如初见

如果你问我,作为心理咨询师,有没有负能量爆棚的时候?我会坦白的告诉你,有。
很多客户会片面的将心理咨询师,当做情绪垃圾桶。于是乎,当我听多了别人的抱怨,帮助别人纾解的情绪时,我自然也就会积累过多的负面情绪。
最近我的负面情绪来源,倒不是我的客户,而是我的同事。
工作室里的一个小男孩,最近跟他的女朋友吵架了。心情不佳的他选了逃避。下班后也不回家,就一个人坐在办公室里发呆。我出于关心,问了一下他的情况,然后就被倒了满满的负面情绪。
说起来,他的问题很简单。那就是,他对自己的伴侣,或者说对自己的爱情产生怀疑。他总是感觉,女朋友不如初见时可爱懂事,爱情也不如他想象的那么甜蜜美好。在实际的交往过程中,他总是与女朋友发生这样或那样的摩擦。
于是他开始怀疑自己,是选错了对象,还是自己根本不善于经营感情。
他的问题,实际上也代表了很多人的问题。那就是,人生若只如初见。
我们总会深刻的记得,与伴侣初相见时的画面。那些场景大多都是美好的。但在随后的交往过程中,我们也往往会发现,那样的美好,似乎只匹配给了初识。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心动的时刻

我们都知道,爱情起于心动。而心动这件事,很显然,不是一个长期的,延续性的事。换句话说,心动是一瞬间的感觉。就比如,某一个瞬间,我们觉得某个人很好看,很帅。
一刻的心动,足以让我们对某个人产生好感。然后我们会基于这个好感,而想要走进对方,加深了解。爱,也就在这个走进和加深的过程中,慢慢产生。
所以,心动给爱触发的机会,却不足以直接的产生爱情。
我们都知道,心理学上有一个吊桥效应。
当一个人提心吊胆地过吊桥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心跳加快。如果这个时候,碰巧遇见另一个人,那么他会错把由这种情境引起的心跳加快理解为对方使自己心动,才产生的生理反应,故而对对方滋生出爱情的情愫。
所以,我们常常会劝那些,轻易陷入爱情的人,一定要考虑清楚,在决定是否跟一个人在一起。这是因为,想要获得心动的感觉太容易。
在特定的环境、场景、氛围下,我们都可能产生心动的感觉,有时,甚至只是深夜听了一首歌, 我们都会想起某个人。
但这一切都不过是,受到环境刺激,而产生的的短暂心动。真正的爱情,一定是经过冷静的思考,在内心风平浪静的情况下,我们仍旧迫切并且坚决的,想要跟某个人在一起。
爱一个人的态度

爱情与心动,显然爱情更为难得。我们期待一个人能够真心地爱我们,也是因为爱情的难得。
所以,既然爱情难得,那就拿出一个正确的态度对待它。
首先,不要轻易相信自己一瞬间的感觉。我们常常说,最了解我们的就是我们自己。但是,同时也有另一句话,叫做当局者迷。所以,一定不要盲目的、轻易的,决定是否跟一个人在一起。爱需要尝试,也需要磨合。你可以以心动为出发点,尝试着走近一个人去了解Ta,但不能就此自我催眠,说已经爱上了Ta。唯有我们自己对爱情的态度是严肃而理性的时,对方才能认真的对待这份感情。
其次,不要试图通过吊桥效应获得爱情。我们可以利用吊桥效应,来让心怡的对象,愿意走进我们,为我们的相爱创造机会。但不要期待着,仅仅通过吊桥效应,创造出来的心动感觉,就能收获真正的爱情。要知道,以短暂心动为依托的爱情,天生根基不稳。即使在一起了,也会在后续的交往中出现各种问题。爱情可以利用技巧,看不能投机取巧。对自己的爱情负责,也对别人的爱情负责。

爱情需要时机,可心动却也需要理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