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鼎天鬲地 受命北疆











太保鼎(复制):
西周时期,清咸丰年间山东寿张县梁山出土。同时出土的还有太保簋等七件青铜器,被誉为“梁山七器”。太保鼎腹内壁铸有铭文“太保铸”,太保即召公,为周文王庶子、西周开国功臣,与太公、周公并列周初“三公”。




克罍(复制):
西周时期,北京房山琉璃河遗址出土。盛酒器。克,推测是第一代“燕候”的名字。克罍盖内及口沿内各铸有相同铭文43字,内容记述了周王册封“克”为燕候,授予土地和六族部落的史实。






兽面蝉纹簋(复制):
西周时期,北京房山琉璃河遗址出土。盛放煮熟饭食的器皿,相当于现代的“碗”,也用作礼器。

陶鬲:
西周时期,北京房山琉璃河遗址出土。炊煮食物的器皿。《说文解字》中“粥”字写作鬻,说明用鬲煮出来的粮食就是粥。


















西周时期,北京房山琉璃河遗址出土。琉璃河遗址53号墓主人“攸”是燕国大臣。攸簋盖内和器底各铸有相同铭文,意为:燕候赏赐攸30枚贝币,攸用这些贝币做了此器。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