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普通女孩的自述(八)
(八)新房子建成了
院子里的梧桐,落了又开,开了又落,反反复复,终于在子木七岁的时候,新房子建成了。
新房子是父母东一家西一家借出来的。当时父亲口袋里只有不到500块钱。
算在现在,那就是很高的杠杆了。
当然,跟现在的六个钱包买房,应该差不多。
没有家里帮衬,没有钱盖房。
父亲就把原来老房子推倒的砖,椽子,一块块,一件件搬到新房子里。没有盖房的土,就用自己的排子车去地里拉。实在付不起钱的时候,就赊欠卖砖人的钱。雇不起大工小工,很多力气活就全家上,不论男女。
当然,在1997年的夏天,子木和全家住进了南北街马路南边的一所新房子。
四间大房子外加一个门台。
这在当时,已经是娶媳妇级别的新房。
搬家没有特别的仪式,只知道全家都很开心。父母使尽全身力气,争口气,终于全家住进了不用担心下雨的房子。
房子坐北朝南,门朝东开,前后都有邻居,西边是一个巨大无比的坑。
因为离田地边近,所以住着的邻居稀稀落落。
房子盖好以后,就开始打家具。
前面说过了,家里穷,盖的房子都是赊账欠出来的。
家具也没舍得去买一件囫囵个。父亲跑到地里,斧子加上锯,放倒了几棵树,也就成了后来的家具。
从树到家具,是父亲的战友、同村人帮忙打的。
槐树木结实,直到现在,家里的沙发、板凳都依然没换过。
还是因为穷,小时候人多床少,子木大概高中以前,几乎是从沙发上渡过的。
住进新房子,子木也有了新朋友。在这里,她认识了小雪、小燕两姐妹,认识了兵兵,认识了二凯,认识了美娇。
六个人都是同龄人,也在同一所村集体上小学。
子木是没有上过幼儿园的,小学开学第一天自己跟同伴搬了一个板凳,背了一个单肩书包就去上学了。
没上过幼儿园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姐姐们都没上过,觉得上幼儿园没啥用;二个是没有多余一分钱给子木去幼儿园里玩。在家里就能玩,何必再花那冤枉钱。
这并不影响子木小学一年级的成绩。
当时一年级的语文或者说各科唯一一名老师是村里的一个年级颇大的文化人,应该有初中学历。
子木的成绩不错,特别是语文成绩,总能顺利的读下课文甚至背诵出来。
那时候的考试也奇怪,每逢考试的时候,班级的人都要搬着凳子到场院里去,两米间隔,一人做一张卷子。考完了就能回教室。
一年级学习成绩不错,还能代表学校去更大的地方考试。对,你没听错,那时候有几村联考,只有考试成绩优异的同学才能代表村子去参加考试。最后出成绩,各个村要排名的。
同村的另外几个人,小雪和子木的成绩相当,其他人差不多都是打酱油的水平。
所以,小学一年级大家基本都是玩着过来的。
这一年子木八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