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小恶论

水浒小恶论: 偶尔我会看到一些网文,如谴责水泊梁山如果凶狠,,网文会列举一些杀人放火的人物,谴责他们滥杀无辜,李逵便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人。如果看书不懂思考,那不如不看,如果看书只看一方面,那就容易片面,断章取义,远离小说的主题意义,始作俑者可不是梁山一百单八将,而是庙堂之上。有人估计会辩论,说徽宗又没有让别人造反,杀人放火,又或者说跟徽宗没有关系,是蔡京、高俅、童贯那些乱臣贼子造成的。如果徽宗没有察觉那些人是奸臣,那就是他昏庸糊涂,如果知道了那些人心术不正,祸害百姓,反而息事宁人,既往不咎,那就是纵容和包庇。徽宗如果真是枵腹从公,兢兢业业,忧国忧民之君,何至于被奸臣蒙蔽,是非不分,以假乱真,用人不当是君之过,忠言逆耳是君之过,对社稷漠不关心是君之过,对天下不闻不问是君之过,对大臣忠奸不分是君之过。君不能勤政就不能为君,不能纳谏也不能为君,不能征贤亦不能为君,内忧外患,日后发生靖康之耻都是徽宗自己一手造成。 非要说水浒的恶,那他们也是小恶,不能说他们是大恶,因为他们的恶很多都是被逼的,所谓逼上梁山,真正的恶不是他们,他们也不是首恶,不是罪魁祸首。梁中书他搜刮民脂民膏,每年都要搞一份生辰纲,梁山泊没有做搜刮民脂民膏的买卖,像梁中书这样的官吏很多,所以官吏之恶大于梁山草寇。晁盖他们抢生辰纲,抢的也是民脂民膏,但是他们不是从百姓手里搜刮,所以恶就轻了一些,直接抢老百姓的东西晁盖不会做,抢官府的东西他们敢做,抢老百姓的东西那是贼,抢官府的东西那是好汉。曾头市、祝家庄属于地方武装,他们是出于自私自利便组建了武装力量,梁山很多人都是逼上梁山,不是一开始就喜欢打家劫舍,所以水浒的恶是小恶。牛二是个地痞无赖,西门庆、蒋门神、镇关西是地方恶霸,他们都习惯了狗仗人势,作威作福,另外高衙内是官二代,欺男霸女,为非作歹,陆谦是个小人,见利忘义,为了富贵不惜出卖朋友,这些都是恶相,果然恶大于水浒。鲁智深为了弱女子打死了镇关西,又为了林冲一路护送到了野猪林,九纹龙史进为了报恩不惜跋山涉水寻找师傅,武松血溅鸳鸯楼也是义气,水浒诸多义气历历在目,可歌可泣。 水浒有恶,但不是大恶,只能勉强说是小恶,招安是他们的救赎之路,南征北战,被奸臣当成炮灰,最后有一走了之的兄弟,有在朝为官的兄弟,到最后又遭奸臣毒手,死于非命,凄凄惨惨。如果说梁山聚义的时期是恶,但是招安之后也是将功补过,甚至是功大于过,结局惨烈,或马革裹尸战死,或不得善终,孰是孰非谁才是大恶,当然是投机倒把,结党营私的奸臣。徽宗最后也不怪罪,算是一种默契,足以证明他和奸臣狼狈为奸,所以恶在庙堂,大恶在上,上面不干净了,下面当然也是浑浊肮脏的。蔡京他们觉得水泊梁山是贼寇,他们自己是人,真是贼喊捉贼,水浒是贼那他们也是忠义之贼,盗亦有道,蔡京他们真是窃国大盗,谁更恶一目了然。如果徽宗不恶,怎么会用人不当,蔡京他们不恶,怎么会弄得天下乌烟瘴气,怨声载道,水浒没有坚持占山为王,就证明他们的恶不大,是小恶,招安以后为朝廷出生入死,鞍马劳顿,以天下牺牲,当然可以抵消旧恶。他们晚节又十分惨烈、悲愤,水浒不仅没有恶,反正有善。水浒一伙如果是大奸大恶之辈,就不会选择招安,而是干起杀人越货的买卖,混不下去了就会南下投奔方腊,或是北上投奔辽国,少不了一份富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