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久没有看过满天的繁星?——2022.12.19
最近发生了好多事。由于这两天作息慢慢向狗的作息靠齐,早上不到7点半就起床,白天的时间多出了几个小时,中午再小憩一会儿,一天也就过得像两天似的。每天都能看到太阳从屋后的山顶慢慢升起,再悬在河对岸的西山山头,将余晖洒在河面上,波光粼粼、金光闪闪。
昨天早上,养的鸡死了一只。这只鸡前几天就病恹恹的,虽然给它喂了药,但也不抱希望,对它的死一点儿也不意外。我拎起它的脚,整只鸡已经僵硬,但相对清晨泠冽的空气,从室内拿出来的尸体竟也让人感到一阵温暖,鸡脚上柔软的鸡皮也仿佛这只鸡还活着,可耷拉着的脑袋、不再动弹的身体,又证实它确实死了。我拎着它沿着河边的马路一直走,走到村子外,再走到河边,把鸡抛进了河里。水也许会分解它的尸体,也许又不会;也许它会飘到岸边,被大群蚂蚁吞噬掉。我不知道,只知道对这些偶尔不幸死去的家禽,村里人总是远远抛入河里,或是在菜地上挖个深坑,将其作为菜地的肥料。
狗兴奋地跑在我边上,它见过我处理过鸡,以为这次跟上次一样,我会把鸡拔掉毛,最后剁下鸡身上的一两块肉扔给它。当看我把鸡远远抛入河里时,狗一个箭步冲过去,没刹住脚,跳入了水里。从水里爬出来的它冻得瑟瑟发抖,好在太阳已从屋后的山顶冒出头了,空气中的寒冷也慢慢消散。
回到家里,准备好热水,给狗又洗了个澡。突然想起以前的习俗,亲属去世后,总要烧一锅又一锅的柚子或香橼叶热水,供来往的人洗手洗脸。葬礼结束,还要用柚子叶热水洗澡……在给狗洗澡的时候,总有一种错觉——狗也许是鸡的亲属吧。
洗完澡的狗异常亢奋,大约是对身上的变化感到不适,在院子里跑来跑去,仿佛想逃离自己身上的气味。既想跳进我的怀里,又害怕会被我再次带去洗澡,呜呜咽咽围着我转了好久。这种不安的情绪,在它中午吃完一大碗饭后消失殆尽。
趁着阳光充足,把家里的东西又抱出去晒上。收拾东西时,无意看到我妹写的作文《回忆我的童年》,第一句话是:“怎么又是女儿?”伴随着这句话,我呱呱落地了。还没往下看,妹妹孤独又颠沛流离的童年往事突然都涌现出来,我强忍着泪水往后看去,十几页的作文我看了好久好久,这大概是最近几年我看得最认真的一篇文章了吧。作文后面的内容大多是她小学期间碾转几个学校的求学经历,她只写下了在每个学校开心的事,对于不开心的时间段就一笔带过或寥寥数语。
然而正是这些寥寥数语让我更加心酸,她写到因奶奶年纪大,她被送去姨父工作的地方读书,姨父沉默寡言,她平时要跟另一位伙伴早上6点多就起床吃早饭,然后划竹排,再走长长的一段路去学校。但我知道,那个小伙伴、那个小男生,简直就是天生的暴力狂,常常在上下学的路上欺负她,用石头砸她,甚至好几次把她推进了水里。但因为姨父不善言辞,她跟姨父本就交流不多,那时候也没有手机能与父母联系,她受了委屈,只能晚上把自己蒙在被子里偷偷地哭。这些还是当时正在读高中的我去看她,问起她额头上的伤口,她才支支吾吾告诉我是被那个小男生用石头砸的。那个小男生说,如果把他用石头砸人的事情说出去,就把她杀了。彼时的我,看着她瘦瘦小小的身体,穿着肥大的校服,上衣T恤松松垮垮盖到膝盖,本来是7分裤的校服裤,遮住了破旧的凉鞋。晒得黢黑的脸上,眼睛亮晶晶的,戴着一个粉色发箍,右边一小撮自己剪的刘海遮住额头,刘海下,是那个被石头砸出来的疤。
我转过身去偷偷抹泪,她发觉后还反过来安慰我,说他们平时在学校都是买1毛钱一杯的冰水,她今天喝了5毛钱一瓶的饮料,她有姐姐来看她,其他小朋友还没有姐姐,她已经比其他小朋友好很多了。那一瞬间,只想好好保护她,带她离开那里。我记得那天,我牵着她的手,走了两个多小时,才坐上去县城的公交,之后碾转到学校。我们俩挤在宿舍一米二的小床上,但是我妹却说,晚上终于不害怕了……
我妹的作文勾起了我对她小时候太多太多的回忆,当初父母忙着赚钱,我也有自己的生活,她犹如一件物品般,被从这个亲戚家送往那个亲戚家,从这所学校转往那所学校,每到一个地方刚熟悉环境、刚认识新的朋友,就被迫转学。大人们只考虑自己觉得正确的事,却从未问过她的想法,从来只问她考得怎么样、有没有钱花,但是从没问过她心情怎么样,自己住在亲戚家空置的房子里是否会害怕。
我以前总是觉得妹妹的出现,扰乱了我的正常生活,让我变得悲惨,因为我是姐姐,所以无论什么事都得让着她,不管是谁的对错,都是我的错。后来才慢慢明白,在不在乎孩子教育的家庭里,不管是姐姐还是妹妹,都是可怜人罢了。我爸当初一心想要儿子,即使后来因为妹妹的可爱,终于唤起了他作为父亲的一点责任心。但也因为是女儿,作为父亲对孩子的爱,也是打着折扣的——只要长大听话成绩好就行,至于孩子是否要独自面对根本处理不了的问题、是否会遇到意外、是否心理会出现问题,这些,全然不用考虑。
我高三那年的春节,不管是熟悉的、还是不熟悉的亲戚,见到我的第一句话就是问准备考哪儿的学校,春节之后回到学校不久,我的情绪就彻底崩溃了。整夜整夜地睡不着、流泪,宿舍里的其他伙伴都拼了命的学习,我也想学,但打开书本后,脑子只会源源不断冒出负面想法:“我太差了,我考不上大学的话,父母就会被所有亲戚耻笑,他们也不会再对我好了。”“我活在这个世界上一点用也没有,只会给家里增添负担罢了”。加上其他种种,我想到了去死,想着死在学校挺麻烦的,还是要等清明节,父母放假从外地回老家扫墓的时候死掉比较好,那样至少他们可以顺便把我的尸体带走。
17岁的生日一过,几乎每个周六休息的时候,我都要打电话给我妈,确认他们清明节是否会回家、以及回家的具体时间,终于有次,我妈被我问烦了,直接冲我吼道:“天天问天天问,跟扯冤鬼一样,又不是要死……”我也忍不住崩溃大哭,说出了自己不想活的想法。那年清明节,他们提前一周回了老家,托人给我在学校里租了半地下室,让我搬出宿舍,有更多自己的时间调节情绪。父母回来后我才知道,那段时间母亲的手指受伤,父亲的脚也不小心被机器轧伤,他们的情绪也不大好。
关于那段时间,我妹的作文里写道:十岁那年,爸爸妈妈回来给我补过了十岁的生日,爸爸还问我想吃什么口味的蛋糕,父母虽然远在外地,但他们的心思一直牵挂着孩子。(我的生日在3月初,我妹的生日在3月中旬,清明前一周,正好是我妹生日之后不久)
现在细细想来,大约是父母看到了大女儿的崩溃,也想弥补一下小女儿吧。
看完我妹的作文后,种种情绪都堆积在心里,对妹妹的愧疚、过去隐藏的悲痛、对过去父母的愤懑……本以为这些情绪还能像以前一样,先放在心里,做着其他事情,慢慢就把这些情绪忽略掉。但当看到满天繁星时,又想起爷爷去世那年的某天,妈妈带着我们俩躺在晒谷坪铺着的凉席上看星星,两岁多的妹妹问:“爷爷去哪里了?”妈妈说:“到天上变成星星了。”我问:“那怎么知道哪颗是爷爷变的星星呢?”
“第1000颗就是。”
因为妈妈那句话,我跟妹妹数了好久的星星。那时候的我就在想,如果以后我死了,就要做父母旁边的星星,还要把妹妹变成的那颗星星也带上。
今夜看着浩瀚星空,儿时无忧无虑、无牵无挂看星星的场景又浮现在眼前,好像关于漫天繁星的记忆都是与老家相关。好的记忆不会消失,坏的记忆也不会。过去我一直努力删除脑海中自己觉得不好的记忆,觉得只要删除了相关的记忆,那些令人悲痛的情绪也会随记忆消散,而自己的内心却骗不了自己。
自从工作后,稍有些积蓄我就辞职回老家,前两次是回到县城,第三次选择到父母身边,这次选择了回到村里。每次回来都像是在安慰过去的自己,把过去那些负面情绪、像发了霉又不能扔掉的家具一般的悲痛记忆,翻出来,晒一晒,慢慢与自己和解,与过去的自己告别。人,也在一次次告别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