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崑阳老师诗学专题课笔记——第五节(下)
第五节下半段老师开始讲专题一《诗的本质与功能——言志与缘情》的“缘情”,上半段刚刚将“言志”结束。下半段主要讲了“诗缘情”何时被提出,它的语境、它的义涵。引入诗缘情之前老师还是介绍了一点创作理论和创作实践的关系,他认为很有必要将这种整体的观念教给学生。这一节下半段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按个人理解划分),
一、谈创作理论与创作实践之间的关系
二、诗缘情的观念在什么时候正式被提出来?
1.诗吟咏性情的创作实践其来已久
2.谈政教经验之情(情的两个层次,一个是抒发个人之情,一个是关乎整个时代政治)
3.不是只要抒情都可以叫缘情,要分辨情感的实质内涵
4.古诗十九首是重要的抒情典范
三、诗缘情的语境
1.不要把文学从总体情境中切割出来
2.文化社会、作者生平不可从作品中切断,这些实际都会进入到诗人的内在去,变成经验的题材
3.谈文心
4.文学和整个社会文化的变迁是同步发展的,文学必然连接到产生这些文学作品的外在文化社会情境
5.从诗言志到诗缘情,经历几百年社会变迁,所有因素一起在变(老师举了人的存在意识、对象物、语言)
6.区分诗言志中的情与诗缘情的情
四、诗缘情的观念传统下,诗之“体”如何?(内容特征与形式特征)
五、詩之“用”如何?(自体功能和衍外效用)
六、体用相即不离,即个体生命存在意义而为诗,诗的本质与功能无法切分为二。
听课的参考资料:朱自清《詩言志辨》、蔡英俊《比興物色與情景交融》 第一章第二、三節与第二章第一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