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加纳的债务危机?日本国债收益率暴涨又是怎么回事?
首先先讲一个本号认为比较重要的信息:继斯里兰卡后,又一个新兴市场国家-加纳突然陷入主权债务违约风波。近日,加纳政府发布声明称将暂停支付欧元债券、商业定期贷款和大多数双边义务的债务。加纳政府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加纳政府背负约550亿美元债务,相当于本国GDP的约80%。一直以来,盛产可可、石油、黄金、钻石的加纳被视为新兴经济体的“后起之秀”。

加纳的外债(百万美元)
据IMF(和世界银行穿一条裤子)最新报告估计,目前新兴市场国家约2370亿美元的外债面临违约风险。世界银行则发出警告称,25%的新兴市场国家正处于或接近债务困境,60%以上的低收入国家面临债务困境。
另外,惠誉评级公司给予加纳的主权信用评级为CC,仅比违约级高两个等级;标普全球评级公司将加纳主权信用评级设定在CCC+,跌入垃圾级债券评级。各位,这则相关的信息又涉及到我们之前推演逻辑的闭环哦,详见之前内容《美联储最快可能于何时降息?缩表又是什么情况?》,上面还提到欧元债券,简单来说,发什么币种的债券,还钱的时候就要还什么币种,虽然说的是欧元,但是我们试想:美联储加息,欧央行要不要加?它不光加,还跟的特别紧,12月份欧央行就跟随美联储加息50个基点。所以搞来搞去加纳(很多国家一样)的外债本质还不是以美元计价?看上面的信息写的单位都是美元,它目前还是全球定价的锚!为什么?其他国家认啊!如果某一天美联储加息或者降息,其他国家根本不鸟它,那就意味美元霸权已经成为过去!当然我个人希望这一天能早点来。
接下来,我们说下日本市场,日本央行宣布部分调整当前超宽松货币政策,将长期利率波动幅度由正负0.25%扩展至正负0.5%,虽然后面日本央行行长说:“这项措施不是加息,此次调整并不意味着 YCC(收益率曲线控制政策) 的结束或退出。”
我们来看下当天时市场表现:日本央行公布后,引发了日本政府债券的强劲抛售,基准 10 年期国债收益率飙升近 20 年来的最高水平。10 年期国债收益率升至 0.42%,为 2015 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日元对美元汇率大幅走强,盘中一度升至1美元兑换131日元关口,为近五个月来新高。

什么意思?那就是市场对此次日本央行的举动视为加息,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得先了解什么叫YCC,别看那些经济学家把名字整的很专业,其实它的本质非常简单。由于日本的人口老龄化等众多问题,老人不像年轻人有消费的欲望,且日本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还行,相比一些国家民众不怎么需要花钱,久而久之日本整体的消费相对疲弱,长期有通缩的风险,大家知道哦,2%的温和通胀是比较利于经济增长的,这也是为什么欧美经常把将通胀控制在2%设为政策目标的原因。
日本央行为了对抗通货紧缩,刺激经济增长,日本央行自2016年9月(见上图)起实施YCC政策:央行直接印钱下场买国债,买的越多就向市场投放的日元越多,同时,央行拥有无限印钞的能力,这种玩法买国债,国债的价格就会上涨,而国债的收益率与国债价格成反比(这个是有公式算的,也就是国债收益率关联国债价格,它是交易出来的)就会下跌。
就这样日本央行将短期国债收益率压死在-0.1%附近;将10年期国债收益率(可以视为社会利率水平的锚)维持在0%,且对每日浮动上限有所限制。那等同于日元是白捡,理论上日本民众就可以0成本和银行借钱去消费,以此刺激社会总需求!
由于日本长期实行零利率,市场中的众多玩家会把廉价的日元换为其他货币(比如美元)在海外投资赚取收益,等哪天换回日元,利息也基本没有,这就是外汇中常说的套息交易,只要不兑换为日元,就没有汇率损失,所以日本海外投资规模巨大,它是美债(非日元资产)的第一持有国。
接下来,本号从一个名词推导,让大家理解为何日本央行要调整YCC政策,外汇市场中一个词叫套息交易,上面也提到了,它有汇率(兑)风险。假设之前是100日元兑换1美元,你拿1美元去美国(或其他支持美元存款的地方)存起来,假设年利率就按照美国联邦基金利率4%存一年,一年后这1美元就变为1.04美元,但是此时的汇率变为了80日元兑换1美元(日元升值了),那么1.04X80=83.2日元,亏了是吧!这是一种情况,那假设与第一种情况相反,日元贬值,那就赚上加赚了是吧,既赚了美元存款的利息差,又赚了汇兑回日元的汇率利润,那就再继续将日元换成美元,没完没了地套利下去,这就再造成日元进一步贬值,再继续!
各位啊!这怎么能行,一个国家得保持币值相对稳定啊!你看(下图)美元对日元汇率2016后几年一直保持在一定的区间内波动,但是今年以来日元一直贬值,贬值原因我在之前的内容《日元为何会跌跌不休》讲过一些,汇率其实更加复杂,光理论就有好几种,有购买力平价、国家收支、利率平价等等,先不展开。说回来,货币单向的贬值极易造成金融环境的动荡,日元可是能自由流动的国际性货币,那日元计价的国债等资产就会被抛售,换成其他币种(美元)资产撤离,日本国债被抛售价格就下跌,那收益率就会上升,这样就形成两股力量在那里互怼,在日外资抛售日本国债,把收益率顶上去,而日本央行就执行YCC政策把收益率压下去,维持低利率!

美元兑日元
但是现在情况变了,通缩的日本也开始通货膨胀了,日本10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上涨3.7%,创下1982年2月以来最高水平,东京11月核心CPI同比上涨3.6%创40年新高。既然YCC是由通缩而产生,那也应该由通胀结束。当然货币政策需要谨慎过渡,日本当下放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下浮动幅度,就是试探性的一步,为了安抚市场的不安,日本央行20日还表示,将大幅增加每月债券购买规模,从目前计划的7.3万亿日元增加到9万亿日元(约675亿美元),简单来说整个事情就是这样。
但是,这个事情市场也是有所预期的,毕竟日本通胀摆在那里,只是没有想到的是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明年就卸任了来这么一出。影响可能没有想象的那么大,很快就过去,这次的通胀是全球性的,日本的通胀主要是输入性的,即使日本央行加息也不会改变太多,后面该怎么走还得怎么走,通缩背后的人口结构特点是更加长期的因素,日本的症结所在是老龄化等基本面上的诸多问题,当然很多国家都有类似问题。不过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日本投资全球的特点,它拥有大量的海外资产,人家家底并没有很多人想象的弱,还是不要太轻视。
最后我们说几个数据,美国11月营建许可总数录得134.2万户,低于预期148.5万户和前值152.6万户,数据录得2020年6月以来新低。

美国12月NAHB房产市场指数 31,低于预期34和前值33。数据录得2020年4月以来新低。

根据房地美的数据,30年期固定抵押贷款利率从7.08%的峰值降至6.31%。以上这些数据都展示美国房产市场的降温。
全球知名投资银行美国高盛集团近日计划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裁员,主要是认为明年全球经济增长前景不明,裁员规模大约为4000个工作岗位,占员工总数的约8%。预计这一裁员行动将于下月初开始实施。高盛本身特点就是人少钱多,它每年都会裁掉1%至5%表现不佳的员工,而今年的裁员规模是空前的。以上这些都符合本号之前内容的推导逻辑,不再赘述。
另外有个“中间链路”的问题讲下,在此前美联储连续4次激进加息75个基点的时间里,比预期更糟糕的经济数据,往往是推动股市上行的利好消息,因为经济数据槽糕,市场就会预期美联储放缓加息。而现在美联储12月放缓加息至50个基点后,坏消息就终归是坏消息了,反而加剧投资者经济衰退的忧虑,令股市承压,这种细微区别大家可以注意下。当然你说我只管AB之间的相对方向,中间的起伏我不想去管,也可以,这样大脑相对而言得到的思考训练就少一些。
今天我们也公布1-11月的财政收支情况,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51174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4.4%。另外个人所得税1360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国内消费税1557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关于这点如何解读,我们留言区探讨,这当中可能涉及“预期打满”的逻辑。
好的,今天的分享到此结束,觉得有用的话,点个在看,转发一下,这里是经济数据解读系列-WXGZH杨梅看趋势,感谢大家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