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无限,志愿同行——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总结
爱心无限,志愿同行。为传递志愿服务精神、提升我院学子的志愿服务意识,并影响更多的人加入到志愿服务的队伍中来,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依托三个部门紧密围绕四条主线,将品牌活动日常化,将日常活动专业化,共举办活动27期。

一、迎接挑战促创新,活动举办有特色
本学期开展特色活动9次,累计参与人数5000余人次。受益人数45000余人,累计服务时长1800余小时。
1、爱心环绕志愿行,感恩锻造志愿心
通信青协在本学期满怀一份爱心做志愿,用感恩锻造每一位志愿者的内心,分别开展了以“爱与感恩”为主题的系列活动:
【“感恩重阳,老幼同乐”主题活动】
为了缓解同学们思乡的情绪,表达对家人的祝福之意,让同学们在大学生活里感受到不一样的温暖,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联合千家福养老院开展一系列“感恩重阳,老幼同乐”主题活动。10月3日,“幸福来敲门”支队去看望千家福养老院的爷爷奶奶并为他们送上节日的祝福,让同学们将敬老、爱老落到了实处;10月4日,“重阳赏月”活动让同学们在宣纸上写下了有关秋天的诗词和对秋天的感想;10月5日,“重登天梯”活动让同学们登高望远寄托对家人朋友的思念之情。
本次活动累计志愿时长60小时,共有22名同学参与了本次活动,累计受益人数136人。通过本次的开展大力弘扬了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在全校营造出了一种尊敬老年人、关爱老年人的氛围。

【“倾听者——我的志愿之声”第六届志愿故事分享会】
为带动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志愿者服务行列,散发志愿者的服务热情,传播志愿服务精神,渲染志愿服务氛围,推动志愿服务全校化,2022年10月19日,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举办“倾听者——我的志愿之声”第六届志愿故事分享会,意在通过分享“山火下的志愿者”“疫情下的大白们”“迎新中的志愿者”中的志愿故事深化移通学子对志愿服务的了解,从而号召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志愿者服务行列,壮大志愿者行列,向广大社会传播志愿者的优秀品质,共同打造和谐、文明、友爱、温暖的社会。
本次活动累计志愿时长18小时,通过分享“山火下的志愿者”“疫情下的大白们”“迎新中的志愿者”中的志愿故事,受益人数达120余人。

【“超级演说家——感恩故事汇”演讲大赛】
心灵的花朵需要用爱来浇灌,感激的世界需要用真情来装点。为了让同学们将“感恩”之情镌刻心骨,呼吁感怀恩情从我做起,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联动晋中信息学院食品与环境学院“益心益意”青年志愿者协会举办“超级演说家——感恩故事汇”演讲大赛,期冀以此呼吁同学们可以从生活的点滴中领悟感恩,铭记感恩是中国传统美德。
本次活动累计参与时长达72小时,呼吁同学们常怀感恩之心,将爱大胆说出来,从而改善校园内同学关系、师生关系,促进校园内和谐温馨良好风气的形成,由小及大。

2、线上抗疫勇当先,“宣讲”“卡通”齐上阵
通信青协在本学期疫情来临之际积极开展“云志愿”的志愿模式,不让疫情阻碍志愿、环保、求学的脚步,开展了解决疫情中同学们需求的系列活动:
【疫情防控志愿活动】
为落实学校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要求,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凝聚学生志愿者力量,为师生提供安全、稳定、有序的校园环境;同时,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调动大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大学生疫情防控意识。重庆移通学院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组织开展了疫情防控志愿活动。志愿者们利用课余时间,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前提下,开展文明引导、防疫宣传、巡查监督、便民服务等志愿服务工作。
本次活动累计两期,共计八天,累计参与人数125人,累计受益人数3000余人,累计志愿服务时长125小时。疫情之战,是一场持久战。在抗疫前线,无数白衣战士不惧艰难,努力抗争着,身处后方的我们更应该响应国家的号召,从自身做起。

【卡通记“疫”,志愿先行——抗疫志愿者卡通形象设计线上征集活动】
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平凡人。疫情之下,志愿者们挺身而出、冲锋在前,栉风沐雨、共克时艰,他们的积极向上的信心与力量驱散了移通学子心中的黑暗迷雾。为此,重庆移通学院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组织开展了卡通记“疫”,志愿先行活动,为抗疫志愿者们设计卡通人物形象,意在感恩志愿者们的竭力付出,回顾抗疫的感动瞬间。
为期五天的活动,累计参与人数达1551人,共收集作品1500余份。有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有身穿防护服的“大白”,不变的是眼中均带着抗击病毒的坚定,寄托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移通学子用笔、用画、用心,毫无保留的表达自己的激动和感动。

【“綦心抗疫”主题活动】
为了让大家回忆在疫情之下的生活,和了解每个痊愈患者的亲身经历。2022年11月15日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举办“綦心抗疫”主题活动意通过线上纪录片的形式,来让大家了解到在疫情之中为什么我们岁月静好,是因为有一群无名英雄为我们负重前行。从而号召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志愿者行列之中,从而壮大志愿者的队伍,向广大社会传播志愿者的优秀品质,共同打造和谐、文明、友爱、温暖的社会。
本次活动累计志愿时长10小时,綦江校区有8位同学进行分享纪录片,来让大家了解疫情之中的故事,受益人数可达600余人。

【“屏幕后的迷局”反诈专项系列活动】
为提高学校师生的拒赌反诈骗意识,让同学们了解新型诈骗方式,从中知晓如何应对新型诈骗,引导活动参与者宣传拒赌反诈应对之法传授给身边的亲朋好友。让全校师生以后可以积极参与到拒赌反诈骗的活动中,减少新型诈骗发生的概率,营造出无诈骗、无赌博的良好氛围。2022年10月27日,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举办屏幕后的迷局”拒赌反诈专项系列活动。
此次活动概行发钞·阅看、“屏幕后的迷局之征集视频”等活动,累计受益人数2000人,志愿服务时长290余小时。

【垃圾分类我践行,文明新风綦创造】
为了全面提升在校大学生的垃圾分类意识,从而形成一种“环保为人人,人人为环保”的良好校园氛围,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在校园内开展一系列垃圾分类、节约资源相关活动,如:垃圾分类知识宣讲会、寝室长论坛、“纸”来“植”往、“巧手生花,环保大家”评选活动等活动。为改善校园垃圾分类现象,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在本学期开展了垃圾分类宣讲活动,以提高同学们对垃圾分类的意识,让同学们了解到垃圾分类相关知识。本次垃圾分类知识宣讲会活动累计参与人数200人,累计志愿时长40余小时,提高同学们对垃圾分类的意识。

【西部有我,展望青春之“西部计划”宣讲会主题活动】
为提高同学们对西部计划的了解,促进西部地区发展,号召移通学子积极参与西部计划,2022年12月7日,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在腾讯会议特此开展2023年重庆移通学院西部计划线上宣讲会。
此次活动累计受益人数200余人,累计志愿服务时长11余小时。活动通过讲解西部计划的内容、报名方法、前辈经验分享和疑问解答的方式让同学们对西部计划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

二、八个支队护青协,志愿常态传递爱
本学期,常规活动共计开展17期,参与人数达550余人,受益人数达53800余人,累计服务时长700余小时,在封控期间积极探索支队未来发展方向、录制微课视频,积极打造我院品牌化志愿支队。
1.移通学子在行动
移通学子在行动本学期共计开展10期,其中“伐木累”3期,“绿色指尖”4期,“除尘拾墨”2期,“飞鹰”2期,累计参与人数308人,受益人数3400余人次,校内外平台累计发布稿件16篇。

2.市民学校
市民学校本学期共计开展4期,其中“太阳花课堂”2期、“白鹿课堂”1期、“爱心花园”1期,累计参与人数52人,受益人数116人,累计服务时长93小时,校内外平台累计发布稿件6篇。

图12
3.暖心工程
开展“幸福来敲门”3期,参与人数达38人,受益人数达114人,累计服务时长69小时,校内外平台累计发布稿件12篇。

志愿服务无终点,通信青协在路上。通信青协数十年如一日的为爱坚守、为志愿坚守,在一次次经验中不断学习和成长,未来青协也将继续构建完满志愿梦。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团总支供稿
指导老师:周靖鱼 邓艳
编辑:龚链灵
摄影:陈思齐 李佳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