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寅年冬至侍郎坦游记
郴州东北方向五十余公里,永兴便江之滨,有一坦洞,是谓侍郎坦也。
驱车数时,至侍郎湾。对岸坦洞浑然天成,丹霞奇景一片,幽幽浮云映于水,澄江如练,清冽可鉴。岸边村落静谧,有渔船数只,唯不见舟子,寻而不得,见一妇人,或话桑麻,邀余前往橙园,橙子虽甜,意不在此。出园,复寻舟子,久盼未见,意欲返回,忽听行船声响,终得一舟前往。
侍郎坦因韩昌黎曾游历至此而得名,石刻藏于坦洞内,前行十余步,“昌黎经此”四字醒目,有阴阳双刻。壁上还有石刻数方,多为唐刻。唐代路恕、李吉甫在返京途中也在此题刻:“清河路恕体仁,朝议大夫、前守郴州刺史李吉甫贞元十九年岁次……蒙恩除替,归赴京阙……”。余以为“昌黎经此”最为精妙,苍劲有力,可见气魄。石刻袒露,只有一方脆竹掩映,午后日光穿林而至,斑驳无序映于石刻。立于洞内,波光灵动,南风拂面,好不惬意。归途,舟子曰:“昌黎经此,现无人观矣”。答曰:“路程崎岖,且无游船,意与昌黎、张署神交,难也”。
唐有韩昌黎、张署为观坦洞奇景游于此,余今只为见昌黎笔法,与古人交,人生快事也。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