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树生花》之:陈汤析乌孙
陈汤析乌孙
《汉纪二十二》
汉成帝刘骜建始四年(公元前29年)
会西域都护①段会宗②为乌孙兵所围,驿骑上书,愿发城郭、敦煌兵以自救;丞相商③、大将军凤④及百僚议数日不决。凤言:“陈汤⑤多筹策,习外国事,可问。”上召汤见宣室⑥。汤击郅支⑦时中寒,病两臂不屈申;汤入见,有诏毋拜,示以会宗奏。汤对曰:“臣以为此必无可忧也。”上曰:“何以言之?”汤曰:“夫胡兵五而当汉兵一,何者?兵刃朴钝,弓弩不利。今闻颇得汉巧,然犹三而当一。又《兵法》曰:‘客倍而主人半,然后敌。’今围会宗者人众不足以胜会宗,唯陛下勿忧!且兵轻行五十里,重行三十里,今会宗欲发城郭、敦煌,历时乃至,所谓报雠之兵,非救急之用也。”上曰:“奈何?其解可必乎?度何时解?”汤知乌孙瓦合,不能久攻,故事不过数日,因对曰:“已解矣!”屈指计其日,曰:“不出五日,当有吉语闻。”居四日,军书到,言已解。大将军凤奏以为从事中郎⑧,莫府⑨事壹决于汤。
【注释】①官名。汉代西域最高军政长官。西汉时,都护为加于其他官号上的职称,多以骑都尉领其职,秩比二千石。②段会宗(前84―前10年),字子松,天水上邽(今甘肃天水)人,西汉将领、外交家。元帝时出任西域都护、骑都尉、光禄大夫。任满为沛郡、雁门等地太守;后再任西域都护。曾四度出使乌孙且正值内乱之际,代表朝廷平定叛乱,册立新君。在西域享有很高威望。③王商(?-前25年),字子威,涿郡蠡吾((今河北博野)人。宣帝母王翁须兄子,成帝母王政君之弟,王莽叔父,嗣位乐昌侯。元帝时,为右将军、光禄大夫,护太子刘骜有功。④王凤,字孝卿,商之兄,权臣。《三国志》:(曹操语)王凤擅权,谷永比之申伯;王商忠议,张匡谓之左道:此皆以白为黑,欺天罔君者也。⑤陈汤(?—约前6年),字子公,山阳瑕丘(今山东兖州北)人,西汉大将。曾矫制发城郭诸国兵及车师戊己校尉屯田吏士进击康居,诛郅支单于。封关内侯。其胆略堪与班超比肩。名言“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就出自陈汤之口。⑥未央宫宣室殿。即东方朔谏止武帝置酒宴饮董偃之处。“夫宣室者,先帝之正处也,非法度之政不得入焉。”⑦元帝时,陈汤任西域副校尉,曾假托圣旨,胁迫西域都护甘延寿出兵,攻杀匈奴郅支单于。⑧胡三省注:大将军府有从事中郎二人,秩六百石,职参谋议。⑨即幕府。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