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碗面的感恩就是如此
每天单程50公里去一个地方工作,而且要每天往返的话,你就必须早上5:10分起床,预留出来10分钟赖床和10分钟洗漱穿衣,赶在五点半之前出门,如此才有可能花10分钟吃到头汤河南拉面,并且在5点50分坐上第一部地铁。对时间的驾驭和消费得堪称读秒。
吃水电路上那家河南拉面的意义在于吃的是头汤拉面。那家拉面馆没有名字,就叫“河南拉面”,为了有别于“兰州拉面”而生,我对河南烩面的熟悉程度其实超过河南拉面,实际上山东拉面也很出名,但是上海看不到什么山东拉面,河南、兰州最多。那么河南到底有没有拉面,这不是我关心的问题,我只关心价格和味道。开了15年肯定有自己的独门绝技,否则没法在小吃店林立和房租高昂的水电路活到现在。这家店的头汤拉面就是我的哥伦布大发现。要是我并没有在早上5:35分进到店里吃面,那我肯定就吃不到头汤了,老实说那种汤是完全金黄但不透明,味道就是两个字:浓郁。有一只或者好几只鲜活的大牛在汤里面打底,你能感觉到它们的力量在里面,而且是打舌头的。二两不过是8块,三两是9块,童叟无欺,价格多年没变。你5:35分进去肯定也没有几个人,有也是老吃客,知道来喝头汤的,或者起来要赶工的人,比如像我。可以加卤蛋也可以加荷包蛋和素鸡。荷包蛋这么早应该还没有煎好,但有时是赶上正在煎蛋,要一个新鲜出锅的,大烟火气,非常撩人,虽然就仅仅是个荷包蛋,甚至都不放盐。冬天早晨吃完这一碗,没有比这个更大的大满足。然后从挂着水汽的玻璃门推出去,走到水电路上,拐个弯到汶水东路,直到大柏树地铁站,然后在两个半小时到路程中靠着那碗面的力量撑着,一路上身体都很热乎。我活着,没有怨言,虽然每天面对狗屎一样的事情,狗屎一样的人。总之,对一碗面的感恩就是如此。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