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学
西北大学
一、院校介绍
西北大学肇始于1902年的陕西大学堂和京师大学堂速成科仕学馆。1912年始称西北大学。1923年改为国立西北大学。1937年西迁来陕的国立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和北平研究院等组成国立西安临时大学,1938年改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1939年复称国立西北大学。新中国成立后为教育部直属综合大学。1950年复名西北大学。1958年改隶陕西省主管。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现为首批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建设院校、教育部与陕西省共建高校。
二、西北大学新传概况
西北大学是西部地区新闻传播教育的开拓者之一,1972年,即开设汉语言文学专业新闻学方向。1984年10月,西北大学开设中文系新闻学专业;1993年,开设编辑出版学专业和广告学专业;1994年3月成立新闻传播系;2001年10月成立新闻传播学院,并开设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2010年11月,开设新闻学专业网络与新媒体方向,2012年开设网络与新媒体专业。 学院现设有新闻学、广告学、播音与主持艺术、网络与新媒体等四个本科专业,分属于新闻学系、广告学系、传播学系、网络与新媒体系。
学院是西部地区最早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之一、陕西省第一家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学院具有完整的本、硕、博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拥有“文艺与文化传播”二级学科博士点、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学位点。
2018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学院新闻传播学位列前25%,陕西排名第一。学院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4项,其中,重大项目1项。学院有“延安时期新闻传播文化研究”、“西部城乡传播与社会发展研究”、“新媒体与‘一带一路’策略传播研究”等三个学科方向。
三、招生情况与报录比
新闻传播学
全日制学硕((01)新闻学(02)传播学)
招收20人
621新闻传播史论;814新闻传播业务
8000元/生/学年(共3年)
分数线
2021年—公共课:53;专业课:80;总分:355
2020年—
新闻学公共课:52;专业课:78;总分:360
传播学公共课:52;专业课:78;总分:358
2019年—公共课:51;专业课:77;总分:357
新闻与传播
全日制专硕
招收全日制60人
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12000元/生/学年(共3年)
分数线
2021年—公共课:53;专业课:80;总分:377
2020年—公共课:52;专业课:78;总分:360
2019年—公共课:51;专业课:77;总分:355
报录比:
四、费用
1、学费:
学硕:8000元/生•学年
专硕:1.2万元/生•学年
2、奖助学金:
1)新生学业奖学金:硕士研究生中的推免生、高水平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以及入学综合成绩位列前5%的学生,第一学年可直接获得硕士一等学业奖学金,奖励标准为10000元;其余硕士研究生均可获得硕士二等学业奖学金,奖励标准为6000元。
2)二、三年级学业奖学金:一等学业奖学金覆盖比例10%,奖励金额12000元;二等学业奖学金覆盖比例40%,奖励金额8000元;三等学业奖学金覆盖比例50%,奖励金额6000元。
3)研究生助学金:每生每年6000元。在正常学制内每年按照10个月发放。
4)研究生社会奖助学金:研究生社会奖助学金由社会组织或个人在我校设立。评选办法和奖励标准按照学校相关文件执行。
5)研究生"三助"岗位津贴:具体按照学校研究生助研工作管理研究生"助教""助管"岗位管理办法相关规定执行。
6)特殊困难助补金:对于研究生一般困难补助给予500-1500元,个人发生重大疾病、家庭重大变故等情况,给予困难补助标准为2000-5000元,特殊情况下给予困难补助10000元。
六、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专兼职教师73人。有“陕西省教学名师”1人,“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青年英才支持计划”1人。历年来聘任兼职教授近50人。设有国际化课程,邀请英美一流学者专家讲学授课;设有“部校共建专家”、“特聘教授工作室”,邀请国内名家担任教学、科研工作;设有“业师进课堂”课程,邀请国内外一流传媒人担任教学、学生指导工作。
七.参考书目
参考书
专硕
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1.《新媒体导论》,彭兰,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
2.《新闻编辑学》,蔡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1.《新闻学概论》(第六版),李良荣,复旦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2.《传播学教程》,郭庆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3.《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刘海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版。
学硕
621新闻传播史论
1.《新闻学概论》(第六版),李良荣,复旦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2.《传播学教程》,郭庆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3.《中国新闻事业史》,丁淦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4.《广告学概论》,陈培爱,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
814新闻传播业务
1、《新媒体导论》,彭兰,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
2、《新闻编辑学》,蔡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八、院校优势
1. 学院是西部地区重要的新闻传播学研究、培训基地。设有西北大学媒体与传播研究中心(校级无行政级别实体研究机构)、西北大学新媒体研究院(校级无行政级别实体研究机构)、与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共建的中国西部传媒与社会发展研究院等研究机构。设有陕西省新闻发言人培训基地、陕西省西北大学普通话水平培训测试工作站等培训、测试机构。
2. 学院与美国、英国、日本、韩国及我国香港、台湾地区高校开展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合作,选派教师、学生赴境外大学讲学、访问、进修、交流、学习,邀请境外师资来学院讲学。
3. 学院是中国新闻奖试点报送单位,是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陕西赛区承办单位。2019年,新闻学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院现有1个省级实践教学基地、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一流专业(新闻学)”,是省级创新创业改革试点院系。
真题
2022年西北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一、名词解释(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
1.反面激
2.区序
3.群体性孤独
4.数字劳工
二、简答题(共4小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信息图标在新闻报道中的作用,遵循的原则
2.简述灾害报道和批评性报道的异同
3.政府使用社交化媒体应遵循的原则和对政府管理的意义
三、论述题(共2小题, 每题20分,共40分)
1.简述新媒体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关系,以及结合粉丝文化的典型案例,阐释新媒体文
化传播的弊端的应对策略。
2.结合媒体深度融合的背景,阐释媒体新闻传播的创新趋势,并以2022年北京冬奥
会为主题为中央电视总台策划一个融媒体报道。
四、消息写作(20分)
微信推文500字。
材料是苏炳滞在暨南大学115周年庆典的发言。
五、新闻评论新闻时评800字.30分
材料一,经济日报发布的评论文章《新东方不应照搬李佳琦》
材料二,俞敏洪在微博上给出回应
2022年西北大学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一、名词解释(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
1.元宇宙
2.信息茧房
3.新闻伦理
4.新闻敏感
二、简答题(共3小题,每题10分,共30分)
1.什么是组织传播,组织传播的功能是什么
2.什么是宣传,新闻宣传的特点
3.政府管理者使用社会化媒体的基本原则,社会化媒体对于政府管理者的意义。
三、论述题(每题 20分)
局部真实和整体真实的定义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四、材料分析题(共3小题,每题20分,共60分)
1.用传播学理论分析徽州宴老板娘事件的奥情过程
2.某医生发手术室照片在朋友圈,后被同学传至微博,经媒体转发后引发舆论,西安卫生管理局给予处分。后经过其他媒体报道称照片是经过病人同意,且病人本人对医生表示感谢。但澄清之后处罚也没有取消。
(1)分析此次反转新闻形成的原因
(2)为什么网友说,这次事件没有赢家?
3.长津湖叫好又叫座,但现实生活中叫好又叫座的事情很难发生,叫好难以叫座。分析叫好难以叫座的原因。并论述是否应该将叫好又叫座作为创作的原则
2021专硕
334真题
一.分析题
1.现代大众传播中的新闻编辑承担隐匿意见领袖。
2.算法不一定带来更多的真相。
3.竖屏视频的发展会取代横屏视频在大银幕的地位。
二、简答题
1.微博与微信下的假新闻传播现象有何异同。
2.舆论监督中使用哪些采访手段,应该注意得问题有哪些?
3.请简述舆论以及在新媒体时代呈现的特点。
三、论述题
1.新闻照片的特点是什么,选择标准是什么,记者面对优秀新闻照片应该注意哪些?
2.试比较电视新闻新闻直播与网络视频新闻直播的特点,在新媒体时代两者各有什么新特点或新进步?
四、实务题
1.材料:学校要求家长改作业
根据以下材料(家长群事件)写一则评论,字数要求:600字。
2.假如你是地方综合性报纸的一名记者,请用倒金字塔结构写一则700字左右的消息。
440真题
一.名词解释
1.非语言符号
2.休眠效果
3.内容分析法
4.媒介依存症
二、简答题
1.简述社会传播总过程论。
2.简述媒介环境学派代表人及其观点。
3.简述新时代下新闻舆论的新职责新使命。
4.简述人工智能对新闻传播业带来的影响。
5、请从权利主体角度简述受众的观念变化。
三、论述题
1.谈谈新闻框架的理论内容,以及在新媒体时代下理论的变化。
2.全媒体时代发展趋势,谈谈对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理解。
四、分析题
1.从流言的相关理论解释“信息疫情”产生的原因。
2.结合疫情期间新闻舆论引导的综合表现,谈谈全媒体时代应如何认识舆论的引导力。
学硕
2021年学硕
621真题
一.名词解释
1.社会信息
2.等距抽样
3.新闻本源
4.延安新华广播电台
5.市场分析
二、简答题
1.简述恐怖诉求的实验结果
2.新闻生产从专业化到社会化,导致新闻生产从理念到模式发生了哪些变化?
3.简述古代新闻活动的特点。
4.简述广告在社会文化建设方面的作用。
三、论述题
1.分析说明中国春节期间民间社火表演的社会功能。
2、说说你对“新闻是新近事实变动的信息”这一提法的理解和看法。
3、从当前我国媒体竞争态势分析报业如何扬长避短,发挥优势。
814真题
一.名词解释
1.新闻专题
2.物联网
3.群体性迷失
4.媒介可供性
二、简答题
1.什么是数字鸿沟?它的表现形式和形成原因是什么?
2.怎么理解移动传播中的“场景”,它的应用是如何?
3.设计一个融合媒体新闻作品,需要注意什么内容?
4.信息图表的传播优势和构成要素?
三,论述题
1.请你谈谈新媒体环境中的新闻媒体工作人员的“变”和“不变”?
2.试论述在电视新闻、数据新闻、VR新闻、短视频新闻的媒介形态背后的视觉逻辑。
四.实务题
材料:《人民日报》8月31日发表的一篇新闻专题:有关贵阳大数据发展及智慧城市建设
1、根据材料为消息拟一则标题。(适合报纸一个,适合网页【即新媒体】一个)(5分)
2、根据材料写一则消息600字。(15分)
3、根据材料写一篇评论800字。(20分)
2020年专硕
334真题
一、分析题
1、“用事实说话”要把握客观性避免主观性
2、“沉默的螺旋”在网络传播中存在
3、新闻编辑是新闻话题的引导者和公众话题的主持人
4、社交化媒体营销是个性化营销
二、简答题
1、多媒体融合报道中各种形式的信息作用
2、微信平台的主要价值
3、媒介素养、互联网时代下公众媒介素养表现
4、新闻报道策划的原则
三、论述题
1、主流媒体要如何引导舆论
2、材料分析:一个人被车撞,警方已经给出事故调查结果:撞人者全责,公众还是说这个人“碰瓷”。
试用新闻传播理论分析
四、实务题
1、写一篇微博,有关西安地铁的政务微博。
2、材料:南京警方破“货到付款”案
写一篇评论
440真题
一、名词解释
1.话语
2.舆论监督
3.后真相
4.芝加哥学派
5.分层抽样
二、分析题
1.还联网技术的普及必然会缩小人们之间的“知识沟”
2.新闻自由是一种有限自由和相对自由
3.“网络议程设置”是网络媒体上的议程设置
三、简答题
1.新闻定义“事实说”、“报道说”、“信息说”区别
2.批判学派相比经验学派的特征
3.麦克卢汉“媒介四定律”
四、论述题
1.英尼斯媒介偏向论,请写出该理论的具体内容及互联网媒介是哪一种偏向
2.讲好中国故事,请你回答为什么要讲故事及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2020年学硕
621真题
一、名词解释
1.宋代小报
2.徐宝璜
3.认知基模
4.休眠效果
5.新闻内参
二、简答题
1.全党办报的提出和含义
2.属性议程设置
3.正面宣传和新闻规律的关系
4.为什么说大众传媒具备公共性和公益性
三、论述题
1.近代文人商人党人办报
2.舆论是民主还是控制机制
3.新媒体在不同群体中起桥梁还是墙壁作用学硕
2020年814真题
一、名词解释
1.超链接
2.我的日报
3.数据可视化
4.h5新闻
二、简答题
1.媒介融合进程中,新闻报道创新从哪些方面体现
2.如何根据新闻稿件选择媒介弁宜性
3.可以从什么角度来看社会化媒体中的个体关系
4.如果你是新闻编辑,如何处理新闻稿件中的观点立场错误
三、论述题
如何理解社会化媒体对媒介融合的催化作用
四、实务题
1.消息拟标题
2.消息400字
3.评论人工智能生态化
五、材料分析题
第三人效果
2019年专硕
334真题
一、名词解释
1.魔弹论
2.论坛评论
3.竖三民
4.机器人新闻写作
二、简答题
1.报刊的四种理论
2.主我客我
3.内容分析法
三、论述题
弹幕的定义、传播功能、特点
四、材料分析题
1.微博评论特点
2.修改信息
440真题
一、名词解释
1.注意力经济
2.自媒体
3.热媒介
4.电子乌托邦
二、简答题
1.马莱兹克模式
2.问卷调查局限性
3.培养理论背景及内容
4.弥尔顿出版自由
三、论述题
1.谈谈你对新闻事业原则看法
2.新闻业改革四十年
四、分析题
根据材料回答以下问题,材料是国外的材料
1、新媒体时代受众如何获得真相
2、把关人淡化,新闻业未来走向
2019年学硕
621真题
一、名词解释
1.后真相
2.数字鸿沟
3.框架理论
4.数据新闻
5.非虚构写作
二、简答题
1.新闻价值的变与不变是什么?
2.近代外报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如何?
3.如何看待新闻自由和个人隐私之间的关系?
4.当代媒介技术的隐忧和挑战有哪些?
三、论述题
1.简述西方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历史发展轨迹和特征
2.简述当代媒介生态下新闻生产方式的变革与影响
四、分析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材料: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事件,许多自媒体及主流媒体在事件原因未清楚时对女司机的报道
请评析材料中所涉及的新闻传播现象。
814真题
一、名词解释
1.冒头
2.VR新闻
3.垂直网站
4.新闻素描
二、简答题
1.什么是深度报道?基本特征有哪些?
2.什么是版面语言?基本形式有哪些?
3.什么是UGC模式?主要特征有哪些?
4.什么是引语?报道中使用引语有哪些基本原则?
三、论述题
1.何谓“记者中心制”和“编辑中心制”?两种不同的编辑模式下,编辑的功能与作用有何不同?你认为我国传媒结构“以编辑为中心”的采编模式,主要难点在哪里?
2.结合实际,谈谈新闻媒体在使用匿名消息来源时出现的问题,你认为应该如何加以规范
四、实务题
1.给下边两条新闻各拟一个标题。(每题5分,共10分)
(1)今年对富士康是艰难并有挑战性的一年,去年富士康的一份内部文件显示,富士康iPhone组装业务明年需要减少60亿元人民币的开支,该公司计划削减约10%的非技术人员。这些举措可能会让苹果其供应商更加悲观。就在上周,由于新款iPhone需求疲软,苹果的四家供应商削减了收入预期。这引发了科技股的暴跌,并在近几天蔓延至更广泛的市场。
由于中国和其他新兴市场的iPhone需求疲软,高盛本月第三次下调苹果的价格目标。如果目前的趋势继续下去,分析师罗德霍尔表示将“重大风险”。苹果本周进入熊市,周三收盘价比10月的最高点低了24%.大多数供应商业绩增长依靠苹果出货量的增长,但随着行业增长放缓,再加上其没有盈利的备用计划。这导致了Lumentum和JapanDisplay等公司发出财务警告。“供应商比苹果公司更依赖于销量,”彭博社分析师WooJinHo表示。
2.给下面的材料写一则消息和一篇评论。
交通运输部今天表示,港珠澳大桥开通运行约一个月了,总体上实现了“安全、便利、有序、通畅”的预期目标。
据交通运输部初步统计,截至11月20日24时,港珠澳大桥客运量共约179万人,平均每日约6.4万人次,最高约10.3万人次。大桥通行车辆以客车为主,客车占比97.58%,货车占比2.42%.其中,穿梭巴士和小客车占比较大,分别达44.97%和30.54%.电子不停车收费占收费车辆的80.22%.周末高峰特征明显,单日最高峰为11月18白(周日)。每日通行高峰主要集中在上午10-12时和下午17-19时。
经验贴
记忆唯一的法宝就是重复。真正把专业课的内容背下来,要靠大量重复、多遍的背诵记忆。其次,正确做笔记方法是,经过对书本的理解后,在做笔记时,能够结合真题进行延伸拓展,不只是抄书。作完笔记后,我们不仅形成了对这本书的整体框架性的理解,同时掌握了这本书的重难点
可以首先将我们的一本参考书目翻开,看每个章节的内容,看完之后做这一章的框架,主要是里面大致讲了什么知识点,等把整本书目看完之后,找参考书目章节的共同之处,是不是有几个章节可以归为一类,这样就把知识整合起来了
第一遍背书,建议先从传播学背起。首先可以将自己手中的笔记清晰条理化,进行勾画,然后把背诵任务具体到每天,同时将知识框架和笔记结合记忆背诵。在背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勾画关键词、编谐音等方式来帮助背诵,对于自己背诵不熟的知识点可以重点勾画,这也是我们后期复盘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