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有感
2022年的年末,疫情开放,全城小阳人,习惯孤独的我已经一个星期没出去了。这几天让我彻夜难眠,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什么是好的婚姻.” 我发现我答不上来,首先我还得问下,我是不是能做好一个好的丈夫,好的父亲,我是不是配得到好的且幸福的婚姻生活。
这个问题,近来离的越来越近,不知道是不是过了三十以后的缘故,又好像是离家的游子越来越靠近家乡。大概在读幼儿园的时候,父母可能觉得你有机会靠清华北大;到了小学,觉得能考个不错的中学就行,到了初中,能考到全县最好的高中,就是最大的期盼,当然我也做到了;到了高中,目标忽然就会变得越来越清晰,能考个不错的本科就行,要是发挥好,可能能考个一本,但是根据往期的摸底考试,能考个二本就不错了,所以父母也不会对你抱有考清华北大的期望了。 而现在,我在这么一个大的社会染缸中,也没有摸底考试,我也不知道我排在怎么样的名次,该报考一个怎么样的大学。年轻气盛时,会觉得清华北大真不多,就像又漂亮又温柔的女孩,像小说一样刺进我的现实。而现在,又觉得能找到一个老婆就不错了,没有感情,相亲认识的,是不是也能结婚呢。
我迷茫了,究竟是该以 “什么样的婚姻是好婚姻”为参照物,还是应该以“我目前的单身生活”为参照物。 假如,我找了一个对象,我的婚后生活可以比单身的我更加的快乐,是不是就是一个合适的对象了。我们假设结婚是一道解答分析题,我们能获得五个等级的分数: A:非常和谐,非常快乐且舒服,存在爱情,互相欣赏,且生活压力不大
B: 是自己喜欢的类型,有精神沟通,但是其他方面有缺点
C:没有共同话题,也没有精神沟通,生活压力也不大,平淡且无激情
D:无精神沟通,为结婚而结婚,且生活压力大
E:婚后完全不是同个人,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且精神与肉体分离,不顾家
所以结婚必须要找到A这一类才能结婚吗?就像大学必须读清华北大才能上学吗?是我的奢望呢还是我的不满足呢?假如几年以后,大家都会变得平淡,只是以孩子为纽带在经营这个家庭,难道C(本科)就不能接受了吗?假设有延迟幸福的这种说法,那是不是也有快乐提前磨灭的说法。所以,选项C无疑也是一种合理且理智的选择。
再从我自身的条件考虑,从颜值,身高,学历,收入,家庭,年龄,身体健康,性格脾气,这综合分数来匹配,我应该也是到不了一本线的,如果发挥好,凑合可以考个本科,例如选项B。但是这个本科有可能得去外地的大学读了,而不是在浙江省内读,我又得问下自己愿不愿意了。所以人总是很纠结,双鱼座更纠结,婚姻又不比买一件衣服。假设我没钱,我会考虑很久不去买一件衣服;假设我有钱了,这衣服那衣服,我都可以闭眼买,丝毫不用考虑。可是,婚姻这东西没法闭眼选,我们一直都知道抓大放小的概念,没办法做到十全十美。那么,婚姻里,什么是大什么是小?这又是我该问自己的一个问题。
前段时间,我一直在读《围城》,我想在书中去找到答案,但是反复看了,我并没有能从中找到一个标准答案,例如那种答对了,可以是满分的答案,而答错了,是0分。所以,婚姻不是一道算术题,这个是我能肯定的,不存在绝对的好和绝对的不好,更像是一道语文阅读理解题,假如考生写的更靠近老师期待的答复,所得到的的分数也就越高。在《围城》里的鲍小姐,苏小姐,张小姐,唐小姐,孙小姐,都是一个不同的性格面貌的呈现,我想我在我的生活中,也碰到过类似的人。主人公方鸿渐被鲍小姐 “你好像我的未婚夫” 一句话吸引,可以说是激情的性冲动,所以也是开始的迅猛,结束的像个陌路人;又在与张小姐的相亲认识中,赢了貂皮大衣,错失了美人投抱,没人能说到底是赚是亏;拒绝了家世显赫,饱读诗书,高傲且强势的女博士,苏文纨,“艳如桃李,冷诺冰霜”;真心喜欢上了那个漂亮年轻,追求极致忠诚的唐晓芙,“我爱的人,我要能够占领他整个生命,他再碰见我以前,没有过去,留着空白等我”;却和那个“千方百计” 温柔且固执的孙柔嘉结婚了,他并没有那么喜欢她,只是觉得合适,但是婚后的生活却也是一团槽。这正是生活的写实。所以书里不存在答案,答案只会存在生活里。
没有一个完美的结婚对象,除非你本身是一个完美的人。如果你不是,你也别希望自己能莫名靠上清华大学,就算是体育系也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