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你的同时就是给了你伤害我的能力 | 香蕉很大


2022年这最后几天就都用来阅读了。
一直认为阅读需要一个整块的时间,以前总是飞来飞去,所以从来不缺整块的阅读时间。疫情后,飞少了,不仅会员等级保不住了,连阅读时间也堪忧了。很神奇,明明在家赋闲的时间多了,阅读量却下去了,哎,时间都去哪儿了。
今天读的这本书叫《情绪寄生:与自我和解的34则情感教育》,280页,薄薄一本,一个下午就可以翻完。

有个头疼脑热,我们知道要看医生吃药,我们也知道平时要作息规律、健康饮食和合理运动,这些都是关于身体健康的,那关于心理健康的呢?
比如失恋了,我们跑去跟朋友吐苦水,朋友往往也只能告诉你,分手就分手下一个更乖,或者陪你喝顿大酒;又或者你跟另一半诉说最近父母给了你很大压力,伴侣往往很难安慰我们。
确实,大部分聆听者都很难给出适时的合理建议,因为我们对于心理保健所知甚少。
在《情绪寄生》这本书里提到了很多生活中常出现的情绪困境,是你我也许曾经或者当下或者将来遇到类似的情况。
我们的情绪困境,往往是我们对别人的某些行为举动产生了强烈的情绪反应,而这是因为那个人身上有我们讨厌、渴望或者遗弃的自我。
这话不太好体会,那咱们来看几个虚假案例:
案例1——你就是心里有鬼
一切超出掌控的事情都会让贾宝玉感到不安,于是他把周围一切都纳入了他的监控范围,包括他的太太。
贾宝玉每天晚上都会检查林黛玉的手机,看她今天都和谁打了电话,都给谁发了微信,都和谁在朋友圈互动了。
为此,林黛玉不止一次和贾宝玉吵架。
林黛玉认为贾宝玉太不尊重自己的隐私了,而贾宝玉每次都说,如果你爱我就会该让我放心,看了我就放心了,如果你不让我看,那一定是你心里有鬼。

首先爱不爱跟该不该没啥关系,也和让不让看没关系,更扯不上心里有没有鬼,这只是贾宝玉用情绪来绑架林黛玉的说辞,但为了维持这段关系林黛玉选择了忍气吞声。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离婚。终于有一天,林黛玉忍无可忍,无须再忍,向贾宝玉提出了离婚。这时贾宝玉才意识到状况的严重性,发誓痛改前非,以后再也不会这么做了。
贾宝玉是缺乏安全感,但他却把这个困境甩给了林黛玉,而林黛玉一直在承受这份压力。
最终在离婚面前大彻大悟的贾宝玉还是说话算数的,不再用监视来维持自己的安全感,转而用信任取代了监视,再也没有翻看过林黛玉的手机。

嗯,是个happy ending,俗是俗了点,但大过节的我当然不会给大家找不痛快了。
案例2——我是你妈
故事还在继续,贾宝玉趁着过圣诞回了趟荣国府,正撞见其母王夫人在他屋里翻箱倒柜。
贾宝玉的火蹭一下就上来了,还有王法吗,还有法律吗?您未经我许可就擅自翻看我的私人物品,这是侵犯隐私啊!
诶,等一下,这个场景是不是有点眼熟,此刻贾宝玉的处境像极了之前的林黛玉,而王夫人就是之前故事里的贾宝玉。好的,根子找到了。
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让自己无法忍受的事情,比如有的人非常接受不了别人吃饭吧唧嘴,也有人非常介意别人看自己的手机,等等。
我们之所以如此介意,也许是因为我们在别人的举止中看到了过去的自己,那些讨厌的事情,也许我们曾经干过,只是我们现在也许改掉了,或者极力避免自己去做。
王夫人同样打着爱的名义去践踏小贾的隐私,并认为自己这是在乎对方的表现,事实上,不过是给自己的行为找了个看似合理的借口。
再深挖一下,看看这种以爱之名的情绪绑架根源在哪里?
小时候的贾宝玉调皮捣蛋,王夫人因此经常被请去校长办公室问话。王夫人不得不一次次为贾宝玉闯的祸道歉,有时为了表明会对宝玉严加管教,甚至会在众目睽睽之下对这个小捣蛋家法伺候。
小时候的宝玉总是想不通,为什么妈妈一边说自己是她的心头肉,一边又把自己往死里打,难道真的打是亲骂是爱吗?
事情总是以贾母出来救驾宣告结束。咳咳,通常贾母会把贾政打一顿,嗯,就是贾宝玉他爹也挨他自己的母亲的揍。咳咳,看来这个是他家传统。
这和我们很多人的成长经历类似,家长以爱之名对我们进行责打。别怀疑这份爱,他们是真的爱我们,只是他们没有能力理解孩子们渴望怎样的爱,因为他们自己就是这么被养育的,这是他们唯一懂得对待孩子的方式——棍棒底下出孝子。
这种外在行为和内在心理表现完全相反的事情很常见,你想想小时候男生是不是经常作弄喜欢的女生,而女生对喜欢的男人也经常没什么好脸子,这其实透露了我们内心的一个小秘密,我们不想被自己在意的人看穿,于是我们故意外在表现出和内心相反的模样。
父母也是一样的,许多父母都会用过于严厉的管教来包装他们的爱,用冷漠来隐藏自己对于孩子们的在乎。
案例3——为你而活
虽然前面这些都不是爱的正确表达方式,但这些行为确实是以爱为出发点的,那么当爱变得扭曲时,还能算是爱吗?你会愿意接受这种爱吗?
对所爱之人的喜怒哀乐过于感同身受会产生焦虑感,为了缓解这份焦虑就想连对方那份一起努力了,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爱的太过用力了。
王熙凤和贾琏在一起很多年了,最近琏哥被公司炒了,郁郁不得志,除了偶尔出去面试,天天就是躲在家里喝闷酒。
凤姐担心琏哥再这样下去人就废了,于是发动自己所有关系帮琏哥找工作。琏哥知道后,非但不感激,反而大发脾气,觉得凤姐将自己失业的丑事搞得人尽皆知,让自己颜面无光。
几次大吵后,凤姐还是认为是自己做得不到位,于是向老板请了长假,决定天天陪在琏哥身边,支持他鼓励他帮助他,结果他们吵更凶了。
类似的事情多发于家人和伴侣之间,因为太在乎对方,以至于我们太在意他们的喜怒哀乐,尤其在对方难过时,我们总想方设法让他们开心起来,但经常会用力过猛,把对方逼得太紧,结果双重压力让对方更难过了。
这时我们忽略了一个关键的事实,一个人的情绪只有他自己能负责。
尽管对方在我们用力过猛的时候,已经给出了明确的提示/警告,只是我们当时处于一种自我感动状态,一门心思的认为只要自己再多做些努力对方就会好起来,忽略了这份提示。其实这时对方最需要的恰恰是自己静静,但一头热的我们油门轰到底,直接给关系推进了冰河世纪。
当关系中一方处于低潮期时,关系本身也很脆弱,如果大家相互谅解,兴许能走出来,一不小心就是此生别过来生不见。世间有多少亲密关系就是因为爱的太猛烈,结果把对方烧跑了,把自己烧死了,哎。咳咳,中医上管着叫虚不受补,尤其是大补。
案例4——没有如果
半年过去,凤姐已经适应了琏哥离开的生活。
佛洛依德说过,我们既渴望爱,有时候却又近乎自毁地浪掷手中的爱。
当初分手时,凤姐表现得云淡风轻,但她其实有好多好多话想要跟琏哥说,只是她不想自己表现的恋恋不舍好像是这段感情里的输家,咳咳,不知道谁发明的那句狗屁话,认真你就输了,于是强忍着难过硬是没有一句挽回。哎,曾经说过要白头偕老的两个人就这么在置气间彼此交错。曾经以为过不起的,现在都回不去了。
过往的事情里有着我们心里未能满足的需求,它就会时刻阻碍我们的身心,这就是遗憾,比如没能见到亲人的最后一面。
有些人经历情感创伤后,悔不及当初自己为什么没有勇敢点,或者直白些,希望有次机会可以重新来过,但有多少爱可以重来呢。当发现再也回不去了,他们只能选择改变现在的自己,我自己身边就有朋友在短时间里性情大变,比如从此剪短了头发,剪断了挣扎;也可能紧闭心门拒绝别人的关心,男人都是大猪蹄子。
弗洛伊德说,人的心中好像一直有一片荒芜的夜地,留给那个幽暗又寂寞的自我。当我们深陷遗憾中,只有正视遗憾,找出我们真正的需求,才有可能未来不让自己重蹈覆辙。我想这也许才是遗憾进入我们生命时想要带给我们的价值,并不是让我们一味执着于过去。
有时我们将情绪放在自己心上,有时我们将情绪附着在别人身上,而每个情绪每个行为背后,都有独特的意义,都连着我们生命的过往,唯有透过自我观察和外界互相了解才有可能在情绪影响下做出真心的选择。
祝大家都没有遗憾。
我是小谭,一个做梦想红的编辑,我的理想是世界和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