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马士革钢的制造方法,现实版点石成金术?
把普通钢材锻造成大马士革钢,价值立马能翻几十倍甚至上百倍,这绝不是天方夜谭。在古代,一把合格的大马士革刀可以兑换数百两白银。即使在现代,一把折叠锻打大马士革刀如果按克重计算,价格也超过白银。而它的原材料只是我们平时司空见惯的钢铁、最基本的铁碳合金,不需要添加任何贵金属,堪称现实版“点钢成金”。
大家好,我是匠人工坊三只熊,专注折叠锻打大马士革刀文化,和我有共同爱好的朋友请点个关注,您也可以搜索“匠人工坊三只熊”发现我的更多作品。

▷大马士革钢的重现与乌兹钢
说起大马士革刀,我们脑海中会浮现出表面带有木纹或者水波纹的刀剑。它非常锋利,足够坚固,即使遇到极大的撞击、弯曲成非常大的角度也不会断裂,而且它还耐腐蚀,甚至可以在表面斑驳的花纹上喂毒。它在刀剑界是如同神一样的存在,把人们对绝世宝刀宝剑的幻想集于一身。更为魔幻的是,原始大马士革刀的制作工艺已经在数百年之前失传,虽然现代有许多人企图复刻它,但是最初的大马士革刀究竟如何制造,在世界范围内都没有确凿的记载。

现在人们提起大马士革刀的时候,通常指所有表面带有花纹图案的刀。这是一个广义上的称呼,我们必须把它和原产于波斯的原始大马士革刀区分开来。现代大马士革刀上的花纹图案是由不同成分的钢铁层叠而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用百炼钢打造的龙泉宝剑以及用玉钢锻造的日本刀,都可以称为大马士革刀。

▷什么是原始的大马士革刀?
原始的大马士革刀是用一种叫做乌兹钢的钢锭制作而成。这种乌兹钢本身就已经有不规则花纹,再经过锻造,花纹就会呈现出来。可以说,原始大马士革刀之所以难以复制,就是因为这种乌兹钢很难复制。
乌兹钢产于印度南部和斯里兰卡地区,是一种坩埚冶炼的土钢。“乌兹”这个词据说是英国人对ukku(意思是钢、铁)的改写,以便于发音。

据说冶炼乌兹钢需要使用木炭、大型熔炉和小型坩埚,具体的制作过程已经无从查考,只有后世的一些猜测性还原。
在古代,波斯地区拥有庞大的刀剑制造业,而印度南部是乌兹钢的制造基地。大量的乌兹钢通过水路到达以大马士革为中心的波斯刀剑制造基地。波斯和印度,一个是大马士革刀的制造中心,一个是唯一的原料基地,它们究竟谁先建立和发展起来,这是个有待探究的问题。

冶炼钢材需要使用木炭,而制作木炭需要消耗大量的森林资源,这大概是波斯地区的刀匠无法就地炼钢的主要制约之一。总之,波斯和印度这一对好搭档合作了上千年之久,期间应当是受到了当时统治者的保护,鼓励钢铁贸易、并从中获利。
作为乌兹钢原料的铁矿石,主要是从河边收集的褐铁矿或湖铁。印度南部很可能有相当的人口从事采矿业,那里分布着大量沼泽地,收集的铁矿石先被冶炼还原成接近纯铁,尽量去除杂质,然后经过冷却做成棒状或盘状,放入坩埚中,同时加入木炭、鲜叶等辅料,盖上盖子,在炉火中加热。最终,铁在坩埚中经过渗碳,凝固成为乌兹钢。

坩埚是密封的,碳不会从坩埚中析出。当温度加热到超过1600°C时,坩埚里的各种物质完全熔化,再把坩埚从炉中取出并自然冷却。碳含量高达 1%的乌兹钢锭,就诞生了。
这种原始的乌兹钢花纹原理,与我们现代被称为大马士革钢的其他类型花纹钢有所不同。
以保定匠人工坊为代表的元代镔铁局官造花纹钢刀,日本平面碎段复体暗光花纹钢刀,龙泉百炼钢刀剑,都是通过“折叠锻造法”制造而成。

折叠锻造法是把钢一遍又一遍地折叠和锻造,形成层层叠叠的钢。或者将不同类型的钢锻造为一体,再加以折叠和扭转。
波斯原始大马士革刀使用的乌兹钢,是在钢熔化和硬化时产生的花纹,各种成分在坩埚中混合在一起,然后硬化。好吧,形象地说,就是将牛奶倒进咖啡里并稍微搅拌一下那种感觉。有一种理论认为原始大马士革钢就是在这种没有完全混合的状态下凝固形成的。

▷现代如何制造大马士革刀
目前来看,折叠锻打法是制造现代大马士革刀的主要技术(当然并不是全部)。
把不同硬度的几种钢材层叠在一起,厚度约为50-80厘米。之后对钢材进行锻造,把成品锻造成2-5毫米的厚度,然后再折叠,继续锻造。虽然听起来似乎没那么难,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将不同硬度的金属叠加在一起后再将它们均匀地铺展开,需要很高的锻造技巧。

▷现代大马士革钢的优缺点
即使是坚硬且容易生锈的钢材,在经过折叠锻造以后,复合钢表面的抗锈性也会显著增强。此外,硬度很高的钢容易折断,把它和硬度相对低一些的钢层叠锻造,软硬钢相互纠缠,最终的钢材可以具备相当高的抗折断能力。

经过合理锻造的大马士革刀既锋利,同时又具备很好的耐用性,经过良好的热处理和精细的打磨后,能够达到非常好的实用性和艺术观赏性。至于缺点,由于需要高超的锻造技巧和大量人力劳动,它的价格有点小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