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京怎么租到好房子:独立思考和果断决策
回顾2022年我做的决定中,对生活影响最大的是搬到了现在的公寓。通过换房,我得以每个月节约4万的支出,住进了更符合我生活方式的空间。同时,选房的过程对我来说也是一个学习知识和锻炼思考能力的机会。
从选房到入住我花了1个月时间,浏览了上百个listing,做了37套房的笔记,看了9套房,最终选到了我现在的房子。入住大半年后,我依然很喜欢这个新环境。

因此,我想分享当时选到这个公寓的思考方法,希望可以给正在选房子的小伙伴们一个参考。
1.搬家前后具体的情况
搬家前
我住在麻布十番,当时的月租加管理费15万左右。面积27平,房龄33年左右,铁筋铁骨混凝土结构。当时选择这个地方是因为离公司近,但是开始远程办公以后,这个因素的影响变小了,公寓其他的缺点开始浮现出来。
经济面
- 房租太贵(这也是直接导致我做换房决策的原因)
硬件设施的问题
- 房子隔音隔热都很差,冬天开着空调室内依然需要穿毛衣,半夜可以听到楼下醉汉的声音,非常影响生活质量
- 房子结构有问题,有4根大柱子,导致很多家具都放不下,减少了可以储物的空间
- 垃圾室缺乏管理,蟑螂肆虐
位置问题
- 周边没有平价超市,自己做饭不方便
- 麻布十番看似在很中心的位置,实则南北线去哪里都要转车
邻居问题
- 隔壁领居喜欢把他们家的婴儿车放我门口,提醒过几次,当时收回去后面过一段时间又回放回来,不影响生活但是很膈应
- 同层还有一间是餐厅的后厨,因为储存生鲜食物,会引来蟑螂
搬家后
新房子在两国和森下之间,月租加管理费11万左右,面积30平方,房龄16年,铁筋铁骨混凝土结构。房子很罕见的带了个roof top balcony,不算在出租面积内,因此文件上没有写具体的面积,但根据图面估算在10平米左右。
现在的公寓房龄更新,面积更大,去超市更方便,租金支出少了4万多日元。除此之外,还带一个10平米左右的阳台,我在上面放了个吊床,没事就躺着听音乐,看天空发呆。
居住大半年以后,我依然非常喜欢现在的房子,甚至于发现了一些新优点:
- 公寓滨江,有专用散步道,我现在每天早上都去散步道跑步。一路上还有很多水鸟,花草和狗子可以看。
- 半小时内可以骑车去银座
- 公寓配了一个带烘干功能的滚筒洗衣机,再也不用晾衣服了
2. 找房区位诉求
都说房地产看的就是location, location, location,所以先从区位开始筛选。
我主要考虑去公司(三田線、日比谷線)和涉谷方便。
要求:
- 去这两个地方不需要换乘(后面找的过程中发现房源太少,去掉了这个要求)
- 家到站步行时间在10分钟内
- 总路程在30分钟内(后面找房过程中发现房源太少,扩展到50分钟)
先声明一下,我做调研是因为我对港区以外的东京地区并不了解,也不排斥其中的任何一个地方。如果你已经有一个很喜欢且负担得起的地区,可以优先考虑那个地区的方言。
第一梯队:找到涉谷和公司所在电车路线的交叉站,找这个站以及前后一站5分钟内的房源
已知标黑车站比较贵,不看,只看橙色的。

第二梯队:找10分钟可以徒步到交叉站的车站,找这个车站徒步5分钟内的房源
找这些车站徒步10分钟以内的房子,可以保证到交叉站的步行时间在15分钟以内。
✳︎考虑到有些房子可能在第一梯队和第二梯队站之间,后面看的时候这个标准放宽了一些,找到房子后再倒推到交叉站(目标站)的距离。
涉谷和公司所在轨道路线交叉站:
- 目黒
- 巣鴨
- 虎ノ門ヒルズ
- 銀座
- 仲御徒町
- 水天宮前
- 上野広小路
第三梯队: 中介推荐的地区,到涉谷/公司点对点不超过30分钟。
第一梯队,第二梯队都在交通枢纽旁,预算有限的情况下,很难在这些地区租到符合需求的房子的房子,再加上suumo的listing不是实时的,不一定能看,所以最终租下来的房子很有可能是第三梯队里的。
那么找第一,第二梯队的房子有没有必要呢?
我觉得有必要。
找房子的这个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推到出自己需求的并收集信息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帮助你发现适合居住的地区,盘点出自己对理想公寓的需求,这些线索可以帮助你判断中介推的房子究竟合不合适。
第四梯队:第一第二梯队辐射的商圈
后记,决定要租的房子在两国和森下之间,虽然不在上面推导出来的站,但是在这些车站所在的商圈的辐射范围内:上野商圈(上野广小路)和日本桥商圈(水天宫前)。
因此,另一个思路是,找到第一第二梯队房源所在商圈,看3km(步行30分,电车2-3站,10分钟左右)的辐射圈内有哪些站。
3.设施条件
列出具体筛选条件这个工作,我是放在浏览listing的过程中去做的。看着看着逐渐会发现自己对哪些条件敏感,哪些条件可有可无。
在和中介交流过程中我直接把这些条件分享给了他,省了很多来回沟通的时间。看房时也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去观察,而不是走过场。
看房前(与中介共享)
必須条件
- 駅徒歩10分:基础条件
- 10万円以内:基础条件,没有含管理费
- 30平米以上:基础条件
- 1R または1K:房型选1 Room或1K是因为我的面积要求在30平,如果上了1LDK,每个房间都会很小,主空间不太可能有15平。日本很多房子看着大,其实空间都被走廊浴室厕所什么的占了,一眼望去的空间会非常狭窄。
- 2階以上:噪音会比较小
- 5階建て以上:公寓户数多一点,管理费更多,管理也会更到位
- 24時間ゴミ出し:基础条件
- 自动冲水便座:就是比较方便
- 四角い部屋:因为见了太多奇形怪状的房间,梯形的、三角形的、扇形的...这些房间的空间利用率很低,所以排除。
- バストイレ別:减少霉菌风险
- 洗濯機置き場:我住过室内没有洗衣机的房子,每次洗衣服要拿去coin laundy,不仅不方便,有时候还需要等位
- システムキッチン:我做饭比较多,希望能有个设施完备动线合理的厨房
- 洋室8畳/15m以上:主空间在15平以上,日常生活才不会觉得局促。
- 鉄筋鉄骨:噪音和抗震方面的考量
Nice to have
- 築10年以内
- オートロック:现在看来是必须条件
- ネット無料:现在看来没什么必要,我现在每个月的网费也就2980,而且公寓免费网络有时速度不太稳定,不适合我这种长期在家办公的人。
- 礼金無料:现在看来是必须条件(除非你真的很喜欢这个房子 & 加了礼金依然划算)
- コンロ2台以上:现在看来对我来说是必须条件
看房时
周边环境
- 步行5分钟内有平价超市(看白菜价格)
- 步行5分钟内有平价餐厅
- 步行10分钟内有中华物产店
- 步行10分钟内有Seijo ishii
- 步行10分钟内有适合远程办公的cafe
- 步行10分钟内有liquor shop
房内条件
- 采光如何
- 隔热如何
- 墙纸能粘东西吗:出租公寓里墙纸开洞需要赔偿(图钉不用),如果想要做墙面装饰需要依靠粘胶,但在麻布十番的那间墙纸材质特殊,任何粘胶都挂不住。
4.果断决策,相信自己的判断
好房子永远出租得很快。所以发现合适的就不要贪心,赶紧定下来。
做了那么多前期调研后,我对自己喜好和底线都非常清楚,因此我在看到我现在的公寓的那一刻,就告诉我的中介不用看剩下的房源了,就定这一间。但我的中介不理解我的选择,劝说我去看了他认为更好的一个房源后再决定。
等2小时后,看完后一个房源,再去申请我喜欢的公寓时,才发现这个房间当时已经被别人定下来了。
我当时非常懊恼,但冷静下来后,觉得自己还是有机会——申请租房后,通常有2周左右的租客信息审核时间,租客在这个期间可以取消申请。当天预约去看房的人只有我,证明目前的申请者在看房到申请之间犹豫了一段时间,那对方也有可能因为同样的原因反悔。如果我能在对方取消申请后第一时间申请,我还是能住进我喜欢的那间房子。
于是退而求其次定了和这个房间在同一层楼的另一个房间。那个房间没有大阳台但是其他硬件设施都不错。然后我嘱咐中介帮我拖一下审核的过程,同时帮我关注之前那个房间的情况。如果申请者解约,我会马上申请。
此后我还发现公寓管理公司网站上会实时更新房源情况,因此之后的几天里我一有空就会刷新那个页面。
结果在3天后,我喜欢的房间真的空出来了!!当时虽然已经是晚上,但这家管理公司允许租客在网上申请审核,于是我联系中介给我发来了申请的链接,完成了申请。
狩江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AI怎么帮助我们学习? (1人喜欢)
- 日本选举制度中1票的格差
- 人机共治时代的7个预言:从「执行监督者」到「规则策展人」(Deepseek生成) (1人喜欢)
- Deepseek猜星座猜得挺准 (1人喜欢)
- AI作为学习工具带来的机遇与危机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