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人-哲学与人生-教育与自我-与个人关系最密切的章节
关于人的一些指导法则
「人不過是一根蘆葦,是自然界最柔弱的東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蘆葦。」-布莱兹‧帕斯卡
这次谈教育与自我的思考,是要对人这个生命,进行完整的思考,完整的反省。
人:(三个层次) 身-必要的 (如工作为生存,与身体有关的,五子登科车子房子妻子儿子银子)
心-需要 知 活到来,学到老。 情 来往,需要感情的不断更新。 意 选择,需要越来越有自主性。(意志) 你越能具有自主性,才能有真正的自由。
灵-重要 身体健康是必要的,这样才能实现重要的。 四个作用: 1.整合身心的活动。 身心的活动,容易发散,灵让你收敛。 : 教育,让小孩子不要变坏,就算成功了。 : 大一好学,大四了还好学,那这教育就成功了。没让其发散出去。 2.可以化解潜意识的盲点 很多人都不快乐,经过心理学分析之后呢,就发现 5岁以前有个结没解开。 潜意识,是向下挖掘你心里面黑暗的秘密。 灵,是让你提升,让你超越。 <地下室手记>存在主义的一部小说, 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 3.把命运化为使命 命运,我生下来在什么地方,遇到什么事情,这些遭遇就是命运。 使命,主动积极的,自己选的,我愿意为它奋斗的,愿意为它牺牲的。 4.发展零的层次的话,才可能有正确的宗教信仰 人生有什么意义? 人只有身跟心的话,人生完全不能被理解,因为一死白了,都将消散。 生命教育: 佛教 道教 基督教 天主教,这些讲的都是生命教育的知识 跟常识。不是生命教育的智慧。 生命教育的智慧有个特色,需要一套完整而根本的思考。 :不要太贪心,比如儒道互补,儒家不够,道家来补,补你你个头(TT)!你和孔子说,你儒家不够,要跟老子补?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有一即可。 :学任何东西,在精不在多。其他的,仅供你欣赏,了解。你如果对自己的学问,没有彻底了解的话,广泛去了解很多东西,到最后失去混乱,人生茫然不知如何选择。(这里指的是思想,但亦可推广。) :强大、势力大,不是伟大。
一、教育的目的與範圍
1 教育(Education) 使人適應社會,發展自我,實現人性潛能,追求人生幸福。 適應社會: 幼稚园开始,就开始适应社会,过团体生活,要守规矩。 发展自我: 过自我选择的生活。 实现人性潜能: 每个人都有人性,人性的特色就是,它一直有发展的可能。只要你愿意,他就可以朝你的方向改变。 追求人生幸福: 受教育,是要让你过的快乐嘛。
全人教育,人才(身) 人格(心) 人文(灵) (加粗)
2 人才教育,成其可「用 」 培养对社会有用人才,社会才能发展,一棒接一棒的。
3 人格教育,求其心「安」 向内求,人格教育一定是我真诚,由内而发,我做事我负责。 我过去说的话,我今天实践,我今天答应的事,我将来要实现。我做任何事,后果我负责。
4 人文教育,當下自「化」 一般讲人文教育的时候。很喜欢讲艺术,讲音乐,但它不只是一种艺术和音乐的情感教育哦,人文教育最主要是让你提升。任何情况都可以化。
二、人生四大領域
1 自我:(心) 主體意識、潛能開發(知、情、意) 知三个层次; 资讯,各种信息。。(information) 知识,大学里各种专业的系;各行如隔山,失落的部分(knowledge) 智慧,在知识里丢失的那部分(wisdom) 智慧,完整与根本。 完整,生老病死; 根本,三个问题 痛苦 罪恶 死亡。你如果不了解这三,人生就浮在表面上,不够根本。
情: 从利己,走向利他。我利他是为了利己,做利他让己高兴。(报应在当下)
意: 选择,自主性 克己复礼: 化被动为主动
2 群體: 家庭、社會、成就、責任、文化資源。 各种文化资源: 王夫之-<读通鉴论>,内容到处是人性的弱点。(个人备注:有<明朝那些事>那味儿) 满口仁义道德,背地里男盗女娼
3 自然界: 競爭、利用、保護、欣賞。
4 超越界: 終極關懷、信仰、宗教。
三、孔子的示範
1.對人性的洞識: 人性向善 (真诚而发,做你该做的事;善: 我跟别人关系的适当实现) : 做任何事情前,分清什么是目的,什么是结果。如 傅教授,赚钱不是他的目的,而是他活动的结果。演讲是传达心得,讲费是一个结果。 西方:赚钱的最大的途径,就是降低欲望。
擇善固執 天人合德
2. 價值觀的主軸: 1)自我中心:生存與發展(不用教,本能,发展: 富贵) 2)人我互動:禮法與情義 守法重礼 3)超越自我:無私與至善 一个人要成为孔 子口中的君子,一定要做到无私。 君子和而不同 - 《论语·子路》 泰而不骄 (態度安詳舒泰卻不驕傲) -《論語.子路》 君子坦荡荡《论语•述而》
周而不比(4声) -《論語.為政》 三國魏.何晏〈集解〉:「忠信為周,阿黨為比。」 矜而不争 (与人相处要庄重谦和,处处忍让,不要争强好胜。)《論語·衛靈公》 群而不党《論語·衛靈公》
以上六点,尽显无私。但一般人做不到无私,而是喜朋友,厌敌人。(虽做不到,但尽量去做。)
四、結論:從教育學省思教育
1 不離人生:自我教育、終身教育、生命教育(建一价值观)。
2 把握重點:影響價值觀的因素有時代、社會、個人、人性。
3. 珍惜傳統:儒家的人性理論,開放的人文主義。
4. 新世紀四字訣:
1).自己要約 人活在世界上,当然是从自我出发去思考问题,以自我我中心。一定要约束自己。 若不能约束自己,这一生不能谈修养,所有修养,都从自我约束开始。 话到口边留半句,做事给人留余地。
2).別人要恕 (群体) 如心为恕,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同理心)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物質要儉 所有物质,包括自然界。都要节俭,珍惜啊。
4).對神明要敬 小人闲居不为善,无所不至。 :没有立志的人
自我教育、終身教育、生命教育,儒家 是你最好的参考(完整而根本),其他的各种学派,要讲生命教育,几乎很难避免都会涉及某种宗教信仰。 : 注意,不是朱熹的儒家,是孔孟真正的儒家。 个人标注: 这句很认可,从我有限的对其他哲学系统了解来看,是的。而且最关键的是,其他系统的那个超越界,实在让我难以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