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月度总结憋了太久,修改了好几个版本,都被ban了,以至于我也搞不清楚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索性就不说了。反正该知道的大家都知道,不该知道的也不会被知道了,人不就是这么糊糊涂涂被糊弄过去的吗。
外甥女和小外甥送的礼物,虽然不知道画的什么(鸡?恐龙?),小姨爱你们~
跟好久不见的小伙伴,上次聚会是轰趴,这一次是睡眠趴,岁月不饶人。
本月的体育活动是攀岩挑战,克服了恐高,十分有成就感
知识青年的线上分享会也不能落下,本期是共读《局外人》
以下是十一月推荐的书影音。
《局外人》是法国作家加缪的成名作,也是存在主义文学的杰出作品之一。该书的主人公默尔索从参加母亲的葬礼到偶然成了killer,再到被判处死刑,他似乎对一切都无动于衷的荒诞故事。这是一本非常有趣且值得探讨的作品,我将它推荐到共享会和小伙伴一起阅读。
存在先于本质,我的意志决定我的行为,而我只展现最真实的样子。你的难过是真实的你,而我因为母亲去世的不难过也是真实的我。我的冷漠为什么成为你判决我的理由?默尓索自始至终表现出坦诚,而这种诚实却让他走向死亡。
默尔索的内心,并不是他表现出来的冷漠和无情,他会帮助倾听邻居的抱怨,在夜里想起母亲,会保护受威胁的朋友,在狱中思念玛丽,只是他选择了平静地接受所发生的一切,然后继续生活。
我想我是能理解他的,我不愿刻意地脱离主流来显示自己的独特,也不想迎合主流的观点来融入集体。如果一种情感是我真实感受到的,我只想诚实地表现出来,仅此而已。 文豪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之一。小说描写一心想成为拿破仑式的人物、认定自己是个超人的穷大学生拉斯柯尔尼科夫,为生活所迫杀死放高利贷的房东老太婆和她的无辜的妹妹,制造了一起震惊全俄的凶杀案。
在我们的社会道德标准中,他绝对不是一个标准意义上的好人。但联想到当时的俄国底层人民的活不下去的处境,我又觉得他是一个让人同情的悲剧人物,残酷又善良,他能够在错误的标准里逻辑自洽却又不能放弃证明自己。
拉斯柯尔尼科夫最终在索尼娅的影响(我用影响这个词是因为并不认为他们俩之间存在爱情)下自首,但他真的忏悔了吗?我以为并没有,反而是自首接受惩罚这个行为本身让他认为是洗清了罪孽,完成了自我非道德的重塑,然而这种脱离普世道德的新生,就一定是错误的吗?
某些时刻在他身上,我看到一些当代人的影子。借用豆瓣上我非常喜欢的一个短评,“为什么你会原谅一个拿斧头杀人的人。明明是凶手,却希望他不要去自首。”
罗英石PD的自传,熟悉韩国综艺的人一定知道,不看韩综的人也没必要看他的书。
这本自传讲述了罗PD在结束5年的《两天一夜》节目执导之后,把自己送到遥远的冰岛,展开了一趟计划外的极光探寻之旅。全书有两条故事线,一条是罗PD毫无计划的冰岛追极光之旅,另一条是5年制作《两天一夜》这个现象级户外实况节目的各种幕后花絮。
果然是综艺人写的书,想要制作出有趣的节目,PD一定是个有趣的人。很佩服他怎会有那么多奇思妙想,旅行后制作的《花样》系列,《三时三餐》系列,《尹食堂》系列和新西游记系列,更是成为内娱节目的风向标。
若要下什么决定,旅行后再做也不迟,反正竞赛还很长!
白先勇的散文自选集,主要收录他回忆个人经历、亲友交往的文章。
最令我触动的是读到他纪念同性lover王国祥的文章《树犹如此》,他形容那种失去“那是一道女娲炼石也无法弥补的天裂。”相知数十载,彼此守望相助,患难与共,人生道上的风风雨雨,两人同心协力,总能抵御过去,可是与病魔死神一搏,却一败涂地。
“你走后,我看万物是你,你是万物。”
读书会的小伙伴阿白推荐的音乐剧,第一次听音乐剧版本的聂小倩与宁采臣,十分有趣,推荐给所有人!
《聂小倩与宁采臣》取材自《聊斋志异》。该音乐剧由黄凯执导,关山、三宝联合创作,徐瑶、刘岩、景岗山、孙博、杨柳等主演。采用音乐剧的方式演绎那一段我们熟悉的的人鬼爱情故事。
故事内容就不做赘述,看剧过程中最享受的是台词,音乐和表演的完美结合,诡异又浪漫,我最喜欢夜叉向宁采臣介绍玲珑宝塔十三层的世间百态的唱段,小倩在《身世》里泣诉述了自己是如何被十二个男人所害,从人走向野鬼的心路历程令人感伤,“你的心里是否有个鬼” 更是在看完剧后又反复回味。
这部音乐剧最伟大的设计在于结尾,聂小倩为了与宁采臣成一夜夫妻愿下十八层地狱,而宁采臣在追随她下地狱的半路上反悔。于宁采臣,这只是一次偶遇,不忍见可怜的女鬼受罪而伸出援手,了解了小倩的生平后更是怜惜,决定帮她收敛尸骨,因此放弃了科举已经是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了。为了小倩放弃生命在他的天平里已经远超出他所愿了,即使一时冲动随她而去,以后也一定会后悔,他不是小倩,这段感情不是唯一的救命稻草。
正如阿白所评论,小倩的“勇”来自“孤”,人间已足够可怖,她没有什么能失去的了;宁采臣的“惧”来自“有”,他拥有太多,所以留恋。
聂小倩一生太苦了,以至于即使成为野鬼,只要一丁点甜就满足了。女性视角的痛与悲,就是来自于铺天盖地、密不透风的,自知和不自知的苦,以至于一点甜就不由自主地感激涕零。 这是一部纪录片电影,导演崔胜浩,曾经是MBC的一位journalist。片子讲述了李mingboZF时期,与前放送文化振兴会理事长金寓龙、前MBC电视台社长金在哲、前MBC电视台电视剧部门部长张根洙等人GS勾结,并CZYL的行为。
影片中有几处令我印象特别深刻的片段,放送局的女PD,为了报道realnews坚守岗位,却在婚礼前夕被ju走;金岷植PD在脸书直播呼吁让社长下台后,他的妻子说,“如果你在MBC做到这个地步了,还只有你一个人fight而别人没有任何反应,那你就真的是个疯子。”;影片最后,崔胜浩导演终于堵到李mingbo,他当面问道,“有人说是你毁掉了韩国的媒体,你怎么想。”
在fight过程中,放送人为了坚守“追问是journalist的天职”的信念而努力。在经历了疯牛肉事件,SY号事件,崔SS门之后,所有人顶着被调职解雇的压力,争取报导real news的权利。即使在upper class面前,这种做法犹如螳臂当车,但他们从未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