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写作】乡下的童年是什么样子

乡下的童年是什么样子
小时候,冬至前后的天总是那么寒冷,现在回想起来却是倍感温暖。
大冷天还在外面疯野的我,一回到家就成了一只饥渴难耐的小猫,首先闯入厨房间的水缸边舀上一茶罐的水,脖子一仰,“咕咚、咕咚”几声算是享受人间无限的美好,因为我们老家早年四季用的是井水,井水冬暖夏凉。接下来便是打开架橱用手抓菜吃,一般是虾皮、咸鱼干、腌菜之类。艰辛的生活就是简单,少了一种排场和讲究。
灶台上的木锅盖仿佛是父亲那条闯荡在大海里的渔船,发出的声音,飘出的饭菜香,一直是我放学回来最愉快的作业,总是给我以无尽的想象。这时候母亲总是喊我跟她一起坐在灶膛口,她一手拉风箱,一手拿火钳。此时灶膛里的柴火在风箱的鼓动下欢快地跳跃着,把我们娘俩的脸照得酒红。冬日里的斜阳就挂在了我们的家门。
冬至是冬季中最神往的日子。白天把糯米在水里浸下,晚上就开始在石磨上磨开来了。这个石磨不是家家都具备,但农家人的石磨从来不放屋内,以方便大家的使用,不管新的还是旧的,大的还是小的。上磨的大都是家庭主妇,因为这个毕竟是家务活,也需要有耐性,转磨盘的动作用力要均匀,这样磨出来的东西才地道。
母亲通常自己坐在石磨的上方,一手握住磨盘的木把不停地在转动,一手不时地往磨盘的洞口边舀放用水浸过的糯米。不一会儿上下两扇磨盘间就会溢出白色的液体来,顺着磨壁的四周流到底座的凹槽里。糯米液体如同母亲的乳汁,余温中又夹杂着特有的清香在寒夜中弥漫开来。这个节日就显得特别的温馨。最后集中到位置略显低下的出口处汩汩而下。这时坐在石磨下方的我们早已用水桶接上了。
方言说:“要睏冬至夜,要吃三十夜。”可是只要到了冬至日,我们这些孩子还没到天亮就起床嚷嚷了,整个晚上梦见的饺子正在灶台的铁锅里热闹着呢。
饺子在当时这可是奢侈品一般的人家不常有,我们家在过年或者冬至晚上的饭桌上才出现这个美味。
这天学校下午最后一堂课就感觉特别的漫长,老师在黑板上叽叽喳喳写的粉笔字在我眼里都成了大大小小的饺子,放学回家也经常是忘了书包。
母亲总劝我多吃几个,农村里有“冬至要吃饺子防冻耳朵”的说法,又说农家孩子应该多吃几个,身体会更结实。灶膛里的柴火,铁锅上的饺子,在我的记忆里还是那么旺盛,滚烫。农家孩子就这样走过一个个温暖的冬至天,正扬帆起航,搏击风浪。
八九十年代的农村,家家户户过得都不太宽裕。吃,成了人们生活中最大的问题。路上碰面,打招呼第一句话,一定是“你吃了没?”
那时候,家庭大,人口多,每家就那几亩大田地,土地贫瘠,生产落后,产量不高,交完公粮,所剩无几。因此,人们为了填饱肚皮,除了种植小麦,秋庄稼都会想方设法多种高产挡饱的红薯、玉米。红薯,玉米就成了当时的第二大补充食物。为什么现在那么多中年人怀念红薯稀饭、玉米面饼子,就是因为在那个饥饿的时代,它们与人们的肚皮息息相关,给那时的人们留下了不欢乐的记忆。
现在生活物质极端丰富,甚至可以说是极大剩余了,但一提到“吃”,总会重现儿时母亲喊我回家吃饭的情景,现在想来,时间虽间隔久远,但母亲喊声犹如在耳。
小时候,家庭作业少,每家孩子都是放养,放学后,书包一扔,就像野孩子一样,到处疯玩野跑不回家,爸妈也不知道跑哪里去了。
娘每当做好饭后,就会先站在门口喊上一嗓子,“回家吃饭啦”,听不到回应,就在村里的胡同穿梭,边找边喊。那时候感觉村子好静,娘的喊声拉的老长,传的很远。
尤其怕娘站在村中心的水坑边喊,因为坑大空旷,声音通过水面传向四面八方。
娘喊我回家吃饭的事,搞的全村的小伙伴都知道了,调皮的小伙伴也像模像样的学着娘的声音喊,搞的我和小伙伴因为此事打架,因为不想他们学娘,只有娘一个人可以这样喊我。
那时候,电视在农村是个十足的稀罕物,只有“万元户”才会咬咬牙,花个几百买一台,一个村也没几台电视,谁家有个黑白电视机那是很牛的。那时候,《新白娘子传奇》、《射雕英雄传》、《渴望》、《西游记》、《封神榜》等电视连续剧特别热播。
一到晚饭后,劳累一天的人们,终于得闲有了娱乐时间,全村男女老少抱着孩子,拎着凳子,端着饭碗,拿着针线活都往有电视的邻居家里跑,主家会早早在院里摆上一张大方桌,放上电视,人们或坐、或站、或抱、或笑、或哭,那场面热闹,亲切、自然,至今难忘。哪像现在的电视剧热一段就过去了,这些电视剧从七八十年代热播到现在,那才叫经典,影响了几代人,大人都是如此疯狂,对于小孩子的诱惑力更是不用说。
听见远处传来娘的喊声,有时候正在看的过瘾,唯恐错过精彩,不抬屁股回家,也不回应娘的呼喊。
邻居听到娘一直在喊,就打趣说,“那谁谁,你妈叫你回家吃饭啦,再不回就该打屁股了”,回头看看邻居,还是不应声。娘看不到人回来吃饭,也不见应声就继续喊,有时候听的不耐烦了,就回应一句,“弄啥嘞,我看电视哩”。
娘循着声音找到了我,要么就是看见娘端着饭碗来的,直接把饭递给我,我边吃边看电视,吃完饭,娘又把饭碗拿走回家,我坐在那里继续看电视,娘也能理解我,因为家里没有电视可看。有时候运气就没那么好了,比如遇到娘干活累,心情不好,找到我后便是一顿好吵,然后揪着耳朵往家拎。
最好的结果就是娘喊上几句,我就往家走了,一路上,邻居见了都说,“那谁谁,你妈喊你回家吃饭哩”,搞的好不尴尬,我会不耐烦的说,“知道了,知道了”。
小时候,每当中午或晚上吃饭时,就成了妈妈们的主战场,就会奏起“妈妈喊孩子回家吃饭”交响乐,或尖锐或沉闷,或高亢或低沉,高低不一,此起彼伏,好不热闹。
几十年过后,回头一看,小时候让你厌烦的喊声,满满都是爱,这爱穿越时空,延续了娘对子女的一生。
现在,步入中年,成家立业,远离了妈妈,脱离了乡村,走进了城市。
城市只有无穷无尽的车马喧闹,再也不曾听不到娘喊孩子回家吃饭的声音了。
每当闲暇,我都会回家小住几日,到亲戚邻居串门饭点未归时,娘总会习站在门前喊上几嗓子,习惯未变,但声音变弱,我明白娘已经老了,我们已经长大了。
我骨子里是恋家的人,回家让我很踏实,娘煮的红薯稀饭小米粥,我都能吃得开心幸福,因为它带着儿时的味道和煮进了记忆的童年。
现在妈妈还在老家守望着故乡,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在萦绕的炊烟中,娘的唤声又起:“回家吃饭了。”
时光荏苒,炊烟依旧,喊声在耳,有娘真好。

苹果
1
“怎么有这么多的人申请旅游证件?”人民入境事务处的一名官员说。
“忽然竟出现了上千上万的人,真是怪事。”处理证件的官员不停地盖章。
“如果是银行,那就像挤兑了。”手都酸了的一名官员继续在持证人的相片上签名签名签名……
“我们的国家要举行最庞大的啤酒节吗?”领事馆的官员在“签证及批注栏”上填上编号数目字。
“也许,大家都想过一个白色的圣诞节。”一幅振翼飞鹰的标志降落在一本硬皮本子第十五页的左下角。
“欧陆好几个国家的领事馆都挤满了人,西班牙的奥运会不是已经结束了吗?”绘着国王侧面的印花一枚糊叠在另一枚上。
“旅游事业正如日中天哩!”旅行社票务部的职员一面手握电话听筒一面说:对不起,这个月的机票都已经满座了。
“可是为什么一般的旅行团却组不成团呢?所有的人都是独自出发的,如今是单枪匹马走天涯的时代吗?”年轻的一名导游已经有半个月没有带团出外了。
“独自旅行的竟然还不是青年人居多,而是中年人;既没有老年人,也没有小孩,这是很特别的。”机场餐厅的侍应生这一阵倒很清闲,空气调节的大餐厅里嗡嗡地出现了一只苍蝇。
“我的生意很好,没想到会这么好。那么多的人都来购买毛绒的厚袜子和手套,还有烟囱也似的绒帽子,就是只露出两只眼睛的那种。是怎么一回事,人们都要去攀登珠穆朗玛峰吗?”专卖攀山用品的小店铺老板说,他连忙拍电报去补购更多的货品来填充空缺。
“我的生意也同样好,人们可真的喜欢冬季旅游呀,他们都来买防雨防风的坚固轻便帐幕、买羽绒的睡袋、露营的军刀、营灯、炊具、指南针和地图,现代人,真是精力充沛。”
体育用品公司的经理把最新产品的机器脚踏爬山车推出窗橱内展览,店门口已经停泊了一辆可以涉水登萍的吉普车。
“那么,我的生意好却又是什么缘故呢?人们都来订购最舒适的睡褥和睡床。”家具店的代理商说。
2
今年的夏天,肥土镇真是再热闹也没有了。今年的肥土镇,也像往年一般,到了夏天,循例要举行一个大规模的文化节,在节日期间,除了各类的戏剧、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展览或演出外,还要办一次特别的竞选大会。早几年一直举行的“肥土镇小姐竞选大会”,因为遭到妇女会的抵制和抗议,所以决定不要再办了,代之而起的,是选举“肥土镇足球先生”、“肥土镇模范青年”等等,都是异常热闹的盛事。今年,比较别开生面,是响应“竞选国际化”的一次壮举,主题是“苹果竞选”,方法是由不同的团体推荐世界上有史以来最出色、最受欢迎、最获欣赏赞美的苹果出来,然后,在大会堂前的广场上立一尊铜像,以资纪念。
还没到夏天,全镇的人就已经十分兴奋了,水果店都摆出了苹果作主要的推销目标,餐室推出了苹果餐,咖啡室兼售苹果派,意大利商店也特别制造了苹果薄饼,至于苹果酒、苹果雪糕、苹果糖、苹果摇摇、苹果牌衣裤帽子围巾泳衣等等,满街满巷都是,每个人都唱起了苹果歌,所有的医务所对前往诊症的病人均赠送一个苹果作为酬谢。
还没到夏天,竞选的提名表格已经纷纷呈递肥土镇的文化部了,由文化部初选评审,选出了五份表格作最后的竞赛,其中一份表格,是由“肥土镇妇女会”呈交的,提名的是希腊神话中的金苹果。这个苹果,大家都知道,本来是要来送给希腊众神中最公平的一位女神的,所有的女神都想得到金苹果,可是评判帕里斯把金苹果给了阿芙罗狄忒,因为阿芙罗狄忒答应把海伦嫁给他。但海伦已经许配给墨涅拉奥斯了,帕里斯不管,把海伦掳劫了,于是,发生了长达十年的特洛伊城的战事,这件事,古希腊诗人荷马就有名诗吟唱过。海伦是历史上著名的美人,妇女会的提名,是有一番深意的。
警务处、民安队、三军军部及国术界联合提名的是威廉·退尔的苹果,因为他的箭法如神,可以比美汉代的大将军李广,把一个苹果放在儿子的头上,也能不偏不倚射中,充分表现了精湛的武艺和过人的胆色,威廉·退尔当然是人们崇拜敬仰的英雄人物。
学术界提名的则是牛顿的苹果。对于什么什么的竞选,学术界一向很少参与,他们都是一些埋头实干的人物,很少表露浪漫的情怀,不过,今年他们破例也提了名,因为牛顿是他们敬仰的科学家。是一个小小的苹果,使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
宗教团体提名的就是伊甸园的果子了,这个果子,使夏娃吃了之后,被逐出了乐园,从此之后,世人就有了原罪,永远地失去了乐园了。初选的时候,评选团对伊甸园的禁果颇觉踌躇,因为谁也不能证明夏娃吃的禁果是不是苹果。画家们翻了很多画册,认为那大概是苹果,因为许多著名的画幅明明画的是苹果,可是学者们多方研究、追溯、寻找,并没有结果,因为圣经里只称那是禁果,没有“苹果”的字证。也许是因为这样,禁果结果没有当选为苹果奖的大奖得主。
教育界所提名的则是童话里的苹果,那就是白雪公主所吃的苹果,由女巫的皇后亲自制成,吃了之后,白雪公主就沉睡了,一直到英俊的王子来救她才醒来,从此过着快快乐乐的日子。
苹果奖是由全镇的人民投票选出的,五百万人,不论老年人、小孩子、游客、绿卡持有人,都可以投票,结果,得奖的是白雪公主童话里的苹果。人们对苹果竞选发表了许多意见,报章上每天都刊登大家的批评,有的说,金苹果虽然好,可是引来了战争,战争就不好了,肥土镇的人是没有一个欢迎战争的。有的人说,威廉·退尔的苹果可真令人担心呀,做母亲的真是吓得魂不附体呀,太危险了,也太幸运了。有的人说,牛顿的苹果也不错,不过,万有引力本来就有的了,牛顿只是发现,而不是发明,对人类的贡献似乎不大;不像电灯、电饭锅、电视、电子游戏机,比较实用些。
人们对白雪公主童话里的苹果一致给与好评。大家都说:真是一个奇异的苹果,吃了,就可以避过一切的灾难了,一觉醒来,遇见了英俊的王子,从此过着快快乐乐的日子。快快乐乐的日子,那是肥土镇的每一个人都向往的生活。
不久,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和女巫皇后和英俊王子和神奇苹果的雕像就在大会堂前的广场上揭幕了。大家欢呼呀,喝采呀,放烟花呀、喝酒呀、吃苹果呀,整整热闹了一个夏天。书店里的童话书,尤其是白雪公主,在一个星期之内,销了一百万册,超级市场的苹果酱卖得绝了市,年轻人的衣襟上都别着苹果饰针,老年人则持着苹果拐杖,妇女梳着喷上红绿两色的苹果发型上街,成年人都填上表格申请参加新落成的苹果俱乐部做会员,他们的衣袋里都带着苹果通财证。
只有一个人,坐在苹果树下一动也不动,他要等终于看见一个苹果飞向天空,好证实地球已经失去吸引的能力。
3
“对不起,所有关于白雪公主童话的故事书一本也没有了。”儿童图书馆的管理员对排着队的一群成年人说。
“关于女巫的书本,我们这里真的一本也已售清了呀。”站在钢梯最上层的书店售货员说。
“苹果的种子?苹果并不是室内植物哩,种些别的蔬果好不好?我们有蕃茄、辣椒、丝瓜、木瓜、豌豆的种子,还有刀豆、红豆、绿豆、玉蜀黍……”花店的女主人说。
“大家要求我们继续播放有关苹果的节目,所以,今天我们就再教几种苹果食谱给大家吧。现在我们要介绍的是苹果鱼块、苹果虾盒和苹果沙律。苹果不含脂肪、含天然糖份,每个苹果平均只有八十个卡路里……”电视节目的特约节目主持人说。
“这些人永远不知道该清清楚楚地写好他们的信封。”邮政局拣信部一名年轻的戴眼镜职员对着一封信又咕噜起来。
“仍是没有街道名字、没有门牌号码的死信吗?”也戴眼镜的职员把信件移到鼻尖前面。
“把肥土镇又写成了浮土镇。老是写:非土镇、浮土镇、飞土镇、否土镇,就是不肯安安分分地写:肥——土——镇。”
从伊利诺伊州寄过来的一张圣诞卡里有一行打字机写的字:怎么,浮土镇要陆沉了吗?
所以他们都去寻找苹果去了。他们能找到白雪公主的母后吗?她仍生存吗、她还有奇异的苹果吗、快乐的国度仍在睡眠的另一边吗?我总是怀疑,但大家都去寻找了。他们说,除了寻找苹果,还有什么办法可想呢,我们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做的了。所以,他们都去寻找苹果了。那么我呢,我该做些什么呢?祝圣诞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