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兹中国——周榕老师对《十宅论》寄语

收到周老师回复之后,我还不知道什么叫“宅兹中国",赶快百度了下。
“宅兹中国"出自中国西周早期一个名叫何的西周宗室贵族所作的祭器,尊内底部发现了一篇12行共122字的铭文。

铭文内容:
唯王初堙(迁)宅于成周,复禀武王礼福自天。在四月丙戌,王诰宗小子于京室曰:“昔在尔考公氏,克逑(仇)文王,肆文王受兹大命。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或(国),自兹乂民。’呜呼,尔有唯小子亡识,视于公氏,有庸于天,彻命敬享哉!助王恭德欲天,临我不敏。”王咸诰,何赐贝卅朋,用作□公宝尊彝。唯王五祀。
铭文大意:
周成王五年四月,周王开始在成周营建都城,对武王进行丰福之祭。周王于丙戌日在京宫大室中对宗族小子何进行训诰,内容讲到何的先父公氏追随文王,文王受上天大命统治天下。武王灭商后则告祭于天,以此地作为天下的中心,统治民众。周王赏赐何贝30朋,何因此作尊,以作纪念。
在华夏民族形成的初期,由于受天文地理知识的限制,总是把自己的居域视为“天下之中”,即“中国”,而称它族的居域为东、南、西、北四方。公元前21世纪,第一个朝代夏朝的建立,就标志着中国统一国家政权形式的诞生。应当说,这时“中国”的概念便有了确切的政治涵义。
——摘自百度百科

另外有一本书的书名:
在葛兆光看来,中国这个概念是中国与外部世界的互动过程当中逐渐成型的,这和我们每个人在人群当中生活塑造自己,让别人认知自己没有本质区别,唯一不同的是它有着漫长的历史过程。这个历史过程又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中国怎么看待周边和外部世界,你去和别人比一比,哪些相同哪些不同,也就从中界定了自己。第二个方面是中国周边的民族和政权如何看待中国别人对你不同的看法,也是你了解自己的一个手段啊,可以说这两个方面都影响着人们对于中国的认知。
——解读 《宅兹中国》 精华版来自:知乎用户YNhVrc
宅兹中国四个字居然有这么多的背景和含义,那么宅兹中国作为对《十宅论》的寄语,我理解为以下几个意思:
1,表面解读,宅在中国,宅是中国的宅,这有宅的地域属性。居住在中国,而非其他地方。
2,中字本意是“天下的中央”,存在一种位置属性。我想意在使得这个建筑物意义上的“宅”有其文化意义的属性。
3,《宅兹中国》这本书如上面知乎引文所提示,中国这个概念是与外部世界互动当中逐渐形成的,存在一个我们怎么看别人,别人怎么看我们的互动过程。
我目前为止理解到这些含义,使得我对对“宅”和“中国”在文化层面认知被极大地扩展。
(完)
-
杨扬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9-17 16:0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