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阅读「推理+类型小说+评论TOP榜单」&影视推荐&2023年创作flag
很有可能是豆瓣最后一次的年度榜单,2023年应该没什么多余时间看闲书,如果看到我标记书目,或许便是工作需要。
推理阅读榜单top20
20 《死亡躯壳》「暂译名」

评语:感谢Q与Beck的翻译,作者那充满高雅诗意文学的笔法,采用大量引经据典、旁征博引的手法使得文学气质逼格爆满,整本书夹杂着悲伤与浪漫,真相让人非常意外,非常厉害超前的whoduit,建立在whoduit根基上的误导自然更不用说,后世日系作品或者国推作品亦然借鉴,逻辑可圈可点,不管怎么说,本作毋庸置疑可以进入到古典本格最高峰的作品。可惜的是,我不太喜欢作者大段大段文字挤在一起不分段的做法,有悖于现代的阅读习惯,同时与我的创作理念背道而驰——简单点说就是看得太累了。 飞行员邀请几位朋友来家里聚餐,特意还请了侦探过来,因为在不久之前,飞行员受到了几封威胁信,飞行员怀疑嫌疑人就在几位朋友当中。飞行员最后被射杀在一间小屋中,除了死者的脚印,并没有其他人的脚印。另外,飞行员的遗嘱也不翼而飞...
期待故事会的2023年引进中文版。
19 《时间森林:寻找金苗》

评语:心证推理——侦探依靠作者精心设计的伏线展开,基于人物往常的行为举止与性格特点为逻辑的切入点,分析出与现实的矛盾谬误之处,从而编出一个能够串起全部谜团疑点的最佳解释推理。心证推理水平高,完全不虚物证推理,但水平高的心证推理很难写,不要以为心证就是靠猜,极其考验作者布置伏线以及塑造人物角色的能力。《时间森林:寻找金苗》本书应该是华文推理小说中除了水天一色的作品之外,水平较高的一本心证推理流,最后的解答效果惊人,但可惜的是缺乏大量的伏线支撑,金鹏老师的fair-play意识还需加强。即便如此,本作还是值得推荐,紫金陈《谋杀官员》系列式的谜面,接近阿婆马普尔系列的心证推理,极少出场人数下的多重反转,完全吊打某本有着“逻辑的极北”美誉的日系作品,炽热的情感与理性的逻辑碰撞,挺期待金鹏老师的下一部作品。
18 《狐狸的死亡惨剧》「暂译名」

评语:良心本格作,颇为有趣的阅读体验,可能是创作生涯第二本的缘故,故事节奏凌乱,人物的行为动机都比较奇怪,幸好私货还是我比较熟悉的电影行业那点事,对一些怪谈电影的看法与解读挺有意思,相较起来,《侦探电影》像是狂热电影迷的自嗨作,还有一些关于电影的趣事,读下来还是蛮带感的,很多冷笑话没get到也显得无伤大雅。霞流一可能是除了天树征丸之外,最喜欢用比拟杀人(模仿杀人)的推理作者,简直是作者本人的招牌卖点,fang大的霞流一综评倒是没有提到这点,实属遗憾。关于「连续三起分尸案的解读」狂气十足,脑洞惊人,之前还没见过这样解读分尸。人头与密室消失之谜、已故导演的墓碑移动到屋顶之谜的解答也颇有趣,很有推理漫画的感觉。「人体浮游的解释」是霞流一的八嘎流与岛田流的完美演绎。
17 《歌唱的房间》「暂译名」

豆瓣友邻Ronaldo诚不欺我,个人认为比《撒旦的足迹》和《三重谜案》完成许多。虽然还是并不好读,但至少从故事性来看就强出一大截。退役军人迈克尔与妻子弗勒尔去到朋友金妮·谢帕德家茉莉花屋做客,虽然名字叫做茉莉花屋,但屋子与茉莉花并没很大关系,却是以建造房子人的名字杰斯敏另一层意思命名,据说杰斯敏临死前听到一阵奇怪的歌声,他怀疑是客人或者佣人搞的鬼。最近,金妮的叔叔乔也听到“招魂钟”,几天之后,就在一次睡眠的时候,迈克尔被一种短促、刺耳、高音的歌声唤醒,这一小段神秘的歌声甚至让迈克尔怀疑起自己的精神状态。之后的晚会上,一个小女孩失踪了,一具尸体躺在帐篷内,尸体下方有一把枪,周遭的人没发现枪声。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附带小谜题。核心谜团解答其实是某种新本格诡计的变种,线索的设置不是很合理。冷门推荐。
16 《月灯馆杀人事件》「暂译名」

评语:北山水准作,城系列精神续作,四起密室,其中第二起案件中的多米诺骨牌密室致敬城系列,水平可以与暖炉烤鸭《密室黄金時代の殺人》相提并论,呈现形式对标知念的《硝子の塔の殺人》。致敬城系列,被誉为“本格推理之神”的天神人,邀请六位推理作家做客月灯馆,没想到的是馆内一盒磁带揭晓七位推理作家分别犯下本格推理的“七宗罪”,分别是傲慢之堕落天使——天神人,懒惰的堕落天使——弧木雨论,无知的堕落天使——堂堂巡,滥造的堕落天使——日向寺深侦,抄袭的堕落天使——梦川兰,强欲的堕落天使——金友玛利亚和妒忌的堕落天使——黑卷古龙。以月灯馆作为杀人舞台的杀人案随着七宗罪的揭晓拉开帷幕。 本人更喜欢第一起的十字架门锁密室,很有北山那味的物理诡计,至于其他的密室则中规中矩,其中一个诡计与柯南《秘汤雪夜长袖和服》区别不大。
15《孤岛之谜》

评语:没想到爱丽丝老师的第二本就是法月一辈子都写不出来的水平(又拉踩我大法月?没错,我就是要踩),难怪爱丽丝老师书末指出【每人都写得出一部作品,但第二部开始就是实力】,逻辑流佳作,解谜元素众多,包含密室,死前留言,不在场证明,寻宝。比起盛名在外的江神系列最高作《双头恶魔》,本人更喜欢《孤岛之谜》这一挂,原因很简单,连篇累牍的篇幅很容易冲淡思考与解谜的节奏。《孤岛之谜》即使某些片段冗长啰嗦,总体看下来也不过两三百页,不会断我节奏,自行车的逻辑链看上去比较斧凿匠气,又是“凶手很累系列”,个人认为还是比《双头恶魔》的香水推理技高一筹。 很喜欢麻丽亚和有栖川在码头那一段描写,很有画面感。虽然爱丽丝老师并非说故事的好手,你会不经意间感受到作者通过波澜不惊的文字传达出的温柔和浪漫,这一点是我喜欢的点。
14 《五只小猪》
评语:仅次于《死亡约会》的TOP2心证推理,开场就是卡拉委托波洛侦办一起多年前的冤案——十六年前卡拉的父亲画家被毒杀,母亲被指认为第一嫌疑人死在牢狱中。她收到了母亲的临死前的来信,坚称自己并非凶手。卡拉小姐认为其母亲是率直坦荡的人,绝无可能临死戏言一番,愚弄女儿。卡拉寻求波洛的帮忙,希望找出那起冤案的真正凶手,波洛连续走访当年在场的五位证人以及律师警察,揪出了一段不为人知的真相...... 罗生门的叙事方式,让我想起西村京太郎的《七个证人》,心证推理稍逊于《死亡约会》,远远强于《底牌》,有几处伏线设计得很巧妙,美中不足的是真相比较好猜,感觉阿婆还可以设计多一重反转。至于故事层面上,阿婆能把这种碎片式还原真相的没什么波折的故事,讲得生动有趣,人物鲜活,可见叙事能力的高超。
13 《染血蛋帽事件》

评语:四星半,布局流佳作,故事发生在二战期间,纳粹德国意图攻打卢森堡大公国,大公国派遣外交官马丁阿德勒与大英签订保护协议,伯爵弟弟理查德桑德斯接到了大英的任务,与外交部的人爱德华桑顿负责接待阿德勒,会面的地点选择在伯爵的城堡。纳粹德国也派出间谍来到这里刺探敌情,与此同时,对交易的内容感兴趣,富翁皮波迪亦闻讯而来,伯爵女儿的朋友也来凑个热闹,男爵夫人中途也加入行列当中。随着故事的推进,谈判多次发生僵局。谜团一个接一个发生,皮波迪的珠宝不翼而飞,阿德勒被抛尸到城堡外的湖中,男爵夫人消失不见...... 将近1/4的解谜过程如剥洋葱般揭开真相,布局功力相当了得,确实让我想起卡尔,但仍然未达到卡尔《阿拉伯之夜谋杀案》水准,解答一连串的小逻辑也颇有趣味,还有岛田流诡计,可惜的是,存在些许不公平的瑕疵问题。
2023年,请大家期待@种西葫芦的熊猫的翻译。
12 《法国粉末之谜》

评语:The French Powder Mystery(1930),逻辑流的教科书,在百货公司的橱窗中,百货公司的老板娘弗伦奇太太遭遇离奇枪杀,警员封锁百货公司现场。尸体上有着诸多的疑点——1.钥匙不知去向 2.口红上的字样为”C“并非“W.M.F“ 3.口红没有完全抹开 4.尸体出血量比较少,现场没有血迹喷洒的痕迹。之后奎因前往弗伦奇寓所深入调查,发现,可能是吸毒的缘故,伯尼斯曾经与死者发生过冲突,更多的疑点和线索浮出水面,在凶杀的背后似乎隐藏着交织着毒品交易的关系链。 在我看来,完全可以对标《z的悲剧》排除法推理教科书,尤其“搬运尸体的理由”和“五本书”两段推理最为精彩,但中后段的节奏着实较为平缓,情节处理上既没荒诞离奇的展开,没有跌宕起伏的转折,只有一板一眼的直叙,很容易看乏。
11 《暗黑馆事件》

评语:有一说一,个人是不太欣赏滥用第一人称与主角过多心理描写的写法,这种写法某种程度上很取巧,架构反转也太过便利。作为馆系列的前传,以视点写法,本作跨越了时间的界限,构成宏大的推理篇章,更进一步阐述馆系列属于完整的系列作品,氛围营造和伏线的回收都证明了零食作为新本格旗手的实力,哥特推理其实不如我老二的人狼城和恶灵公馆,诡计严重撞车某部知名galgame的诡计,确实游戏机制方面能把这诡计发挥到极致,这样看来,暗黑馆其实更适合做成耽美向的galgame。即便挑了那么多毛病,这本还是挺喜欢的,《馆》系列中仅次于《钟表馆》的作品。
10 《永劫回归》

评语:“永劫回归”来源于尼采——如果你设想你的人生将无限次地重演,你现在做的种种决定会不会有所不同?换句话来讲,如果你知道,你的人生将永恒地重复下去,你会不会改变生活方式? 西之园离家出走遇上笹木,后者只好把前者带进桥爪的别墅,凌晨时分,三楼有异动。姐妹花分别死在相邻的放映室和观影室内,内部上锁。 SM系列除了《全部成为F》最好的一本,案情出现过后,情节停滞在原地打转,别墅里的人都在推密室,刷了好几种解答,逻辑与密诡无甚亮点。如果将这种小说归类为言情小说我是不同意的。不过森博嗣想到这样一个跨系列的诡计,也是让人意想不到,虽然诡计本身是不难猜的,但是结合系列将此诡计用出了一个新高度。 “换句话说根本就没有道理这么回事喔,不,或许道理是隐藏的,或者道理的定义是隐遁的。”
9 《虚拟阴谋》「暂译名」

评语:被低估的本格推理作家——山泽晴雄,媲美《黑色皮箱》不在场证明的类型作品,相比之下作者两本短篇集《離れた家》《死の黙劇》像是两本味如嚼蜡的习作谜题。非叙诡胜于叙诡的强大误导,思路炸裂的挑战替身,作者开头便开门见山地使用了替身诡计,三组不在场证明犯罪手法详尽细致。作者将替身诡计的用法、不在场证明的制造方法、制造分尸的理由和制造无面尸的理由等多重本格元素完美地嵌合成一个整体,在此之上加上“多方布局”“红鲱鱼”等布局手段,使到整个故事异常复杂,让读者千头万绪理不清的状态。解答简单而巧妙,直接将陷入死局的多个案件逐个击破,令人拍手称快,细节处理不亚于《黑色皮箱》,除了动机解释方面是后置之外,还有一些将棋的细节不太清楚之外,我认为本作并无弱点,短篇中一向枯燥无味的行文在本作也变得流畅好读,强烈推荐。
期待2023年的引进。
8 《帷幕》

评语:跻身于阿婆作品前五,甚至前三也不为过的杰作,作为世界最伟大之一的神探波洛的谢幕演出,悬念迭起,堪称完美,字里行间中无时无刻涌入一种淡淡的哀伤,随着波洛那封信揭晓真相之后,那股哀伤好像融进了血液当中,通往了五脏六腑,奇经八脉。再见了,波洛! 缘起自《斯泰尔斯庄园奇案》,终结于《帷幕》。这部《帷幕》,虽然有一个明显的槽点,但是在阿婆强大的写作能力之下,将这个问题的矛头转移了角色的命运身上,相当厉害的操作。即使招牌式的心证推理削减到很少的情况下,后面的伏笔逐一回收,配合阿婆设置真凶的那路数一出来,效果相当惊人。
7 《希望你是人类》

评语:如果你翻到最后一页,仍然参不透最后的逆转。那么恭喜你了,其实我也猜不出。 获知真相那一刻,我脑海中的世界顿时瓦解成一块块碎片,之后这些碎片重新搭建了一个新的世界。 属于华文推理中难得一见的“一击必杀”作品,但我的建议是等到作者在豆瓣留下长评再去阅读。不然十有八九你们会是这样的反应——“啊这,这什么鬼啊?” “好像是这么一回事,但总感觉哪里不对劲。” “又是开放式结局,怎么又给我整这一出?” 当然如果不冲着点子来阅读的话,本书的可读性属于比较强的类型,雷钧老师居然能把“中世纪剑与魔法“”奇幻冒险”“僵尸灾难”“设定系推理”各种各样元素完美地契合在一起,可见雷钧老师的笔力较之以往还要提升许多。或许里面的凶杀案件比较容易识破真相,但请相信我,把书给看完,这仅仅只是作者精心编排的一步棋而已。
6 《谋杀的暗示》(暂译名)

评语:谋杀的暗示,创作于1942年,一名不速之客闯进了磨刀店,除了打开了鸟笼之外,没有偷走任何东西。这个奇怪的举动引起了拜佐尔•威灵医生的注意。就在第二天之后,威灵医生受邀前往百老汇剧院观看一场舞台剧,就在第一幕落幕的时候,在场众人却发现扮演尸体的演员已经遭到凶手的毒手,在胸口的位置上插着一把手术刀,一只🪰附在刀的边缘。一共只有三名嫌疑人靠近过死者,这题简单,不就是柯南最爱的三选一吗?然而案情没有如此简单,侦探一筹莫展,后来威灵医生重回案发现场,打算让剧作家扮演尸体,没想到金丝雀又被放出来,剧作家又死在舞台上...... 线索公平、伏线众多的心证推理杰作,虽然不如阿婆的《死亡约会》,但作者实力还是顶的,有着华丽的文笔,流畅的情节,兼顾人物塑造,心证链、物证链与动机链环环紧扣锤死凶手,相当漂亮。
2023年,期待@Will Ospreay 的翻译。
5《密室黄金时代的杀人事件》

评语:量大管饱的密室诚意作,本来以为日本已经没有新人去直面强攻密室,用逻辑用故事用设定去包装似乎是主流了,想不到拥有怪咖名字的作者有这样的实力,我真的很TM感动。 一开始利用中二的故事设定(解不开密室,等于无罪)去避免密室成因的问题,没想到歪打正着成为一步妙旗。有一说一,设定还挺像《杀人密室侦探杰诺》。 放开掣肘的作者,犹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施展对密室浓厚的热情,分别挑战——瓶子密室、监视密室、子弹密室、多米诺密室等等,其中以多米诺密室最为巧妙,最为出彩,相当新奇有趣的脑洞。 本书致敬黄金时代的效果——诺克斯十诫,致敬《十日惊奇》,致敬《三口棺材》,我觉得在接受范围当中。并没有像《玻璃塔》过度泛滥的致敬,而沦为了作者的自嗨。
已岀引进条目:(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6184449/)
4 《名侦探的牺牲:人民公社杀人事件》「暂译名」
评语:思想想好,还是给个白井前五推荐位吧,虽然某个点不是很喜欢,但是列榜单的时候却释怀了。果然你白井还是你白井,你永远可以相信白井智之.jpg,即便没有鬼畜的设定,没有重口的描写,仍然可以利用深厚的本格功底,重新演绎黄金时代解谜的风采,凿开一条属于自己的路,令我不得不佩服的是,作者之前深受诟病的叙事能力在本作提升不少,他居然会说故事,他要成为完全体吗?我真的哭死。真的是比你优秀的人比你还要努力。本书亦并非人见人爱,对于看梗型读者或者猎奇向读者,本书或许会劝退。以人民圣殿教作为背景故事,接连发生几起密室、分尸与毒杀,伏线如麻,基于信仰的内部者与没有信仰的外来者的双重推理各有亮点,几乎所有的推理都是实打实的物证推理,但其实这两部分的推理用心证或者以动机作为切入点会更容易推理出来。终盘推理非常精彩,惊现细小的切入与怒涛式的逆转。
目前版权已卖,期待2023年的引进。
3《建筑尸材》「暂译名」
评语:如果评选古今中外那么多推理小说中最强死亡留言的话,我相信我的唯一选择便是「建筑尸材」,不知从何时开始,死亡留言Dying Message已经成为了各大推理创作者魔怔玩弄的对象,例如凶手根据死亡留言设局却偷鸡不成蚀把米或者让读者去解开毫不关心的字谜等等,似乎是越来越脱离死亡留言的初衷,仿佛成为一种鸡肋的象征,但门前典之这次在出道作中将死亡留言作为压箱底的解答,毫无疑问的是绽放出一朵最绚烂的烟火。 其实无论是水泥密室的脚印解答,还是密室中的人与尸体消失,抑或是分尸21块的理由,甚至是作案动机均有可圈可点之处。不得不说的是,虽然作者设计了不少伏线,但以上都存在专业人士才能构思出来的问题,相对观感欠佳。除此之外,作者的叙事功底比较干燥。最后难怪这本书迟迟没有电子版,只有读实体书才是参透它的箇中奧妙。
2《妈探:妈的多重问题》 「暂译名」
评语:感谢民翻&整理,不太喜欢《妈妈,侦探》《名侦探是我妈》这些译名,建议起中文译名为《妈探:妈的多重问题》,没想到詹姆斯亚飞短篇功力如此强劲。当你见识过大山的新瓶装旧酒般诡计与天外飞仙的切入点,他的名字背后是“本格良心”。当你身同感受连城笔下的男女扭曲情感,你会代入书中角色辗转反侧,难以入睡。当你遇上霍克,他带你去酒吧,吹着牛皮,娓娓道来关于冒险关于推理那点小事,你会为他的故事拍手称快。当你碰到迪佛取经反转技巧,他就带你去游乐园玩了一趟过山车,一次起伏不够,那就来多几次吧。至于詹姆斯亚飞,与以上提及的体验截然不同,每篇短篇给我的体验好像是去养老院做义工,照顾的老人明明跟你扯着稀松平常的平生,扯着扯着突然一语点醒梦中人。妈探思路诡异的怪问题与剧情伏笔和美国生活细节紧密结合,可能国人读起来稍微有点膈应。但毫无疑问是水准极高的安乐椅神探短篇集。
期待浙江文艺出版社的引进版本。
1《死亡约会》
评语:毫无疑问是心证推理的天花板,通过羊佬推荐才想起来补看这本书,起初这部作品受到英剧的影响,在我这里留下很一般的印象。读了本书之后,原来这书跟剧完全就是两码事,无论是心理诡计的用法,还是抽丝剥茧的心证推理,毫无疑问原著要比影视版本强几个档次。或许锁凶那一段推理,公平性或许有些许不足,但已经足矣。其实本书的剧情和人设在阿婆的书内算不上有多么新鲜,尤其死者这种拥有强大的控制欲的病态角色在阿婆书里甚至都能成为最典型的死者性格,故事方面不够精彩,我是能够理解剧情控反转控的读者对本书评价不高,但排除法那段两大段的心证真得看了个爽,既有美感,也有爽感。 切记,一定不要把影视版本当作原作来看待,影视版本为了更好的影视效果,必须做出取舍修改,我是可以理解。如果波洛像书中大段大段地念台词,出来的效果也不一定好。
类型小说榜单
5《鸳鸯六七四》
评语:扑街,点解可以咁撚死好睇!纯正港风的黑帮时代小说,粤语区读者的福音,很难得在内地出版作品可以见到这么多粤语粗口,而且不会因为粤语篇幅过多影响了阅读,想跟编辑说一下,你真系好撚死叼。时代的巨轮滚滚向前,个体的命运在车轮下瞬间化为齑粉,宏大的时代叙事与个人渺小的无力挣扎,哨牙炳与阿冰的感情线让人难以忘怀。其实马老师的叙事功力,并没有什么花架子,定位本身也不是冲着畅销而去的,冲突、悬念与节奏没什么特别亮眼的地方,但小说确实足够好看,情节大多数立足于人物之上,这与大多数的港产片差不多,以人为本,反而有种返璞归真的诚意感。从后记得知,杜sir与马老师有更进一步的合作,《龙头凤尾》三部曲第三部会有影视改编的计划,《鸳鸯六七四》是第二部,不由得让人翘首以待。
4《两京十五日》
评语:完成度尤在《长安十二时辰》之上,除却尴尬的男女互动和感情戏之外,绝对称得上是教科书级别的类型小说,文字画面感强,一股浓重的影视剧即视感,考据细致认真,一些历史事件的边角料都可以拿来做文章,伏笔与历史事实紧密结合,惊险的情节配合恰如其分的文风,照顾读者的方方面面,马亲王不愧古风悬疑第一人。感觉很多人对亲王这些开脑洞爽文模式有所误解,脑洞固然是重要的,哪怕是纪实文学也是需要的,但亲王讲故事的诀窍不仅限于开脑洞而已,节奏紧凑、充满故事张力的短时间密集应激事件,明明也是他的拿手绝活。马亲王原作的框架已经搭建好,看到网剧阵容是孙怡饰演女主角,个人预测孙怡的演技发挥将会是剧集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
3《白色巨塔》
评语:本以为日剧足以封神,意外的是小说同样封神,医疗行业类型小说的天花板,没有之一。山崎丰子不愧讲故事的王中王,《大地之子》直指感人肺腑、震撼人心的遗华日孤题材,《白色巨塔》讲叙的是权欲纷争之下白色医者追名逐利的浮世绘。上部主要围绕着外科教授的内部选举,中部主要环绕着医患纠纷展开,下部法庭的针锋相对和造化弄人的戏剧收尾,或许山崎丰子不一定是最擅长写人物,但是她一定是最会写人物之间的戏剧冲突,利用冲突不断勾起读者往下读的欲望。譬如功利主义者财前与理想主义者里见的理念冲突,比如财前与东教授的师徒隔阂冲突,诸如财前因自负误诊产生的医患纠纷冲突等等,通过复杂角色矛盾的激化,蕴含着作者对日本医疗体制的反思与针砭,反映出日本医学界世俗现实与崇高理想的碰撞。当然,如果没有耐心看书的话,日剧版也是不容错过的选择。
2《环界》1-4
评语:1-4本全系列评,商业混搭类型小说的天花板之一,杂糅恐怖、冒险、科幻、悬疑与推理于一体,与影像中从电视机爬出来的形象不同,电影中的xx个人更偏向类似《十三号星期五》的xx,类似《猛鬼街》的xxx,影像视觉冲击比起文字具像化的细思极恐来得更直接,文字中的xx更为神秘莫测,更贴切因科幻设定而存在的xxxx。无论是字里行间中的悬念设计,抑或是渲染气氛的环境、心理描写,彰显出作者炉火纯青的写作功力。故事节奏如牛奶巧克力般入口即溶,全程悬念丛生,高潮迭起,前期微妙的氛围与不断涌现的小谜团牢牢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分阶段的解谜过程让我想起鲇川哲也的《黑色皮箱》,不过谜团的解答大多数是通过上帝视角的揭露,而非角色通过线索推导导向的结果。如果不强调本格推理趣味性的话,完全可以视本作为科幻推理杰作。
1《大地之子》1-3
评语:全系列评,战争遗孤类型小说的巅峰,山崎丰子永远滴神。她笔下有一种魔力,诸如《大地之子》,譬如《白色巨塔》,如此这般简洁的遣词造句,却牢牢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一气呵成,毫无赘余之感,戏剧冲突和人物塑造拿捏得恰如其分,这便是我所追求创作类型小说的正道。小人物在大时代背景下夹缝中求生存,总是让我产生唏嘘不已的情绪。 陆一心7岁的时候就成为日本留华遗孤,经历了难民饥荒,受尽了中国人的歧视,一步一步奋发图强往上爬,加入了共产党,好不容易成为钢铁厂的一名积极分子,却因时代的关系,成为革命的牺牲品,惨遭批斗沦为劳改犯。在养父到处走访之下,终于平反的莫须有的罪名。之后陆一心就中日关系代表钢铁厂与日方谈判,却重遇了亲生的父亲,就在此时,一封举报信递呈至上级领导的手里,陆一心被认为是日奸向亲生父亲通风报信,出卖国家机密,欲知后事如何,还请各位看官细细品味。
影视推荐
电视剧看的不多,以下是五星推荐的
电影
2023年的创作Flag(能写出来的flag都是有把握完成的,没把握的就没敢写,毕竟满嘴跑火车,谁不会呢?)
推理小说创作
《噩梦轮回》暂定名,短篇小说 重返黄金时代群活动的练笔创作——同时挑战「逆向坠楼」和「共时性事件」,目前创作进度50%,鸽了好一段时间,有点对不起群友,希望近段时间可以肝出来。
《未命名作品》 电影剧本项目 电影公司张总邀请笔者本人参与创作古装本格推理网络大电影剧本,由于涉及到商业机密,不便透露更多,计划在2023年3月完成终稿。
《岭南往事》暂定名长篇小说 完成电影剧本后,考虑写一本承载着广州人时代历史的本格推理,时代跨度从上世纪70年代三下乡那段时期到2022年疫情解封,取材范围是家人亲戚与自己的亲身经历,今年最起码要把大纲捋出来,进度1%。
日系推理渣译
《巨大幽灵猛犸象事件》 目前已经翻译好,进度90%,校对一遍后上线豆瓣和b站。
推理评论
《什么是布局?如何在推理故事中实施布局?》 评论工程量比较大,写好了大纲,待我读完目标书目,完善细节,进度30%。
《浅析倒叙推理起源与传承》 对于文章的大致思路已经想好,还没落笔成文而已,进度10%。
《北山猛邦作品全评》 其实属于2022年的flag,进度80%,由于时间的关系,还有少许作品没读,只能挪到2023年。完成之后,北山同人志大概也时候面世了。
解说&对谈讲座、拜年祭视频
《qed》2-20卷,《cmb》1-5卷解说视频 b站解说柯南金田一的很多,解说《qed》的少之又少,重铸加藤元浩的荣光,我辈义不容辞(笑),希望能吸引多一个,就多一个人来看《qed》《cmb》吧。
对谈悬疑推理导演之《希区柯克全作品盘点》 我与本格推理之喵的flag,希望2023年能完成。
对谈悬疑斗智漫画《噬谎者》 我与本格推理之喵、种西葫芦的熊猫的flag,希望2023年能完成。
《关于JJ隔离的杀人事件》暂定名 拜年祭桌面推理微电影 有天心血来潮,突然想到一个挑战意外真凶的点子,一个只能视频实现的诡计,打算与小伙伴演绎出来,计划时长大概20-30分钟左右,本来打算投稿到今年的拜年祭,但考虑到时间比较紧迫,应该是来不及完成,只能寄望明年的拜年祭。
辛苦看到最后的朋友,最后给点赞的小伙伴送点福利,我将会从点赞里抽出两位幸运的朋友,奖品是钱晓波教授的《日本推理史》。
© 本文版权归 Ninja Gaiden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