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信念和判断 学习笔记
启发式判断
代表性启发式判断:对某个事物进行判断时,直觉性的与某类心理特征进行比较。
比如我们观察到一个人物的一些行为和心理活动后就要对其职业和性格做出判断,无视其他奇数。
易得性启发式判断:对事件发生概率进行快速判断(提取记忆)。某些事物的记忆会影响判断。比如新冠来临后个别死亡例子会被认为具有普遍性,从而人们对新冠的恐惧加深,但实际这类死亡事件概率极低,只是在公众关注中被传播出来了而已。
思维生物性目的,首先是要求我们存活下去,其次才要求正确性。
反事实思维
当一件事情发生后的结果不满意时,我们更容易向事实相反的方向进行假设想象,去想象可能会发生却没有发生的结果。事件越重要我们进行反事实思维的强度就会越大。在成年人的调查中,最常见的悔恨是没有认真对待学业。
比如在一次比赛中以非常微弱的差距输掉比赛,考试差一分及格,等等这些差一点就成功的事件会激发我们的反事实思维。
过度自信现象
过度自信常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对过去的进行判断的时候很可能出现智力自负。并且这种现象在能力缺乏者中更容易出现。
通常来说他人对自我的评价,会比自己对自我的评价来得客观。
验证性偏差:人们往往会去寻找能验证证明自身观念的信息。
如果我们出现过度自信该如何矫正?
1、及时反馈
对自己判断额事情快速收集结果,进行判断纠正。
2、分解任务
针对许多时候我们乐观估计一项任务的完成时间,出现规划谬误现象。我们可以在得到任务之后对任务进行分解,再逐一进行预估,这样完成时间和实际使用时间更加接近。
3、设想判断出错的原因
一个事物规划必须去设想可能出错的原因,这样才能避免自己沉浸在乐观的一方面,忽略掉可能导致规划失败的诱因。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