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观影记录
查看话题 >嵩山碧水的2022年度观影总结
2022年我看了80部电影和11部各类影视剧,今年是我的大学第二年,也是个人命运重大转折的一年。

在校园的六个月,主线是沉浮,在家中的六个月,主线是思考、沉闷。我很难用一个词汇概括我这一整年,但我多少可以用“失望”来概括我今年的观影状态。其一是数量上,尽管是历史新高,但这个基数还是远低于我对自己的要求;其二是观影状态上,出现了四五次半途而废的经历,还有过不认真看、应付差事的状态(这几乎是拿自己的娱乐当网课了)。还好这些经历都过去了,一个时代已经随着这个冬天过去了,可以预见的是,2023年会是一个春天。
在春天,我们会用燃烧的热情消弭那些苦闷,不是吗?
一、年度五佳电影
年度最佳不是本年度看的最好的片子。
论品质,那李安、朴赞郁的精良大作哪一个不可称英雄呢?论评分,那么多年传颂的高分佳剧哪个不能入榜呢?
因而这个榜单的选取纯粹是我的情感所至,常常是一边看电影,一边不再只是见证影像,而是回味我难以捉摸透的饱满情感。
这几部电影可以很显著地反映我的偏好:他们都是具有明确的、真实的历史参考;背靠着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背景;主角往往有着笃定的生活态度。虽然我的口味在逐渐多元,但偏要去论一个“最爱”,我还是会回归到相似的作品当中。

看完《兹山鱼谱》,我好几天都没平静下来,疯狂地和别人发消息感慨这个电影。后来秋天学生组织纳新面试,我还出了一道以他为背景的题。
我不大知道中国人传播传统文化的媒介如今进化到哪一步了,但是通过此片我可以知道,韩国所掌握的宣传方式已经发展到了我们难以料想的程度。
诚然这质感纯粹的黑白影像和大篇幅看似沉闷的海边渔猎情节会劝退很多观众。但这一次广大公众号媒体的标题和db的评分没有欺骗大家,这就是一部好电影。(db上韩国电影的评分确有虚高现象)

电影梳理了两条脉络,归隐山海与梦想破碎。它宏大的主题是儒家伦理秩序之下的悲剧,一种上千年不断重复在东亚的悲剧。本片编剧具有透彻的批判思维,逻辑清晰,节奏适宜,将看似沉闷的题材处理的相当引人入胜;而导演团队显然足以承接创作者的所有浪漫与抒怀,在讲好故事的同时拍好影像,他们用一幅幅画面告诉我,他们具有这个能力。
之前和哥哥笑谈日韩文化比较,我俩都偏见而一致地认同韩国文化更“可爱”这一观点,因为在某种程度上中韩文化是高度相似的。相比之下我对“天照大神”、“枯风水”、“武士道”的感知力就很差,认为他们完全可以归类于其它文明。但同时令人不安的是,百年前日本侵略者是用枪炮掠夺走了我们的文化,而今天韩国的文艺工作者可以很自然地将我们熟悉的内核搬上银幕。我要说的是,这并非“盗取”,这就是朝鲜半岛文化自然而然的状态,倘若我们引以为傲的相同文化越来越多,事实上两国人民必将受益于此。

既然我们要把传统文化置于民族尊严的一类指标里,那么就要用作品表达。把属于中国人乐山乐水的浪漫付诸于影像,本不是一件难事。
在此之前,我还是要说,《兹山鱼谱》是我“理想中的中国电影”。

我很喜欢《倒数时刻》,与《爱乐之城》难以脱开干系。但喜欢lala land的时间点早已过去,我想每一部电影的浪漫都需要恰当的时机才能与我们相遇。
这是一部音乐没有夺主的歌舞片,本质还是剧情片,且用音乐过渡剧情的段落少之又少,并不存在一段舞蹈、一首歌就改换主人公心绪命运的情况。因而片子是十分现实的。
我看到了被辜负的才华。看过up中队长同志的影评,他很能理解这种压上了自己生活的全部寻梦的苦楚,这种心态上的高处不胜寒,身体上的躬身拾穗者是万千从业者的现状。他富有才华,但我们跃迁于社会各阶层的方式从不是才华。在社会的流动之中,才华只是最普通的一个因素。前不久还看到一句话:“一个人若是相信运气,那么他一定参透了人生。”想必用在这里是极为合适的。
我看到了价值低廉的爱情。在窘迫的生活现实面前,爱情永远写在弃置清单的第一列。因为爱情是缺乏道理的,难以捉摸的。它甚至可以只是你创作灵感的源泉。剧情中,就连Jonathan 对于作践爱情这件事本身的忏悔,也只是他灵感的一部分哦……他的确借此写了一首好歌。

我看到了社会应许的捷径。最终片子落到了一个引得无数创作者共鸣的结论:尝试去写你知道的事。Jonathan所呕心沥血的科幻大剧除了“一阵精彩”什么都没得到,业内人士推心置腹地劝慰着他,大致意思是这个业界从来不缺乏天才,但缺乏认识自己的人,从你熟知的事情入手去创作吧。

果不其然,艺术就是一件重述自己故事的东西。最终我们知道,jon写出了《吉屋出租》,因为他最熟悉贫穷街区里性少数群体的生活现状。这部优秀的音乐剧让他获得了今天的声誉,却与他的生前事再无关系了——他早在该剧首演前就离开了这个世界。
戏外有戏,从好莱坞的追梦故事到百老汇的追梦故事,加菲和石头这对已了情缘乘着时光列车交相辉映。不一样的是石头姐如电影里的mia一样实现了自己的影后梦,而加菲没有借此片加冕任何头衔,我期待他的未来。
另外,我已经拿这部电影的海报做了我的微信头像。

知识的鄙陋已经显现在了我今年生活的每一刻,我每天都在无知的恐惧中徘徊。
切格瓦拉是一个符号,是一个精神,他的符号的存在意义已经超过了他本身的作为。可是单纯地讲述他的奋斗故事却是不讨喜的,一不讨保守者的喜,二不讨“历史学家”们的喜。

导演沃尔特·塞勒斯是一个享誉全球的导演,他的作品中有满得溢出的人文关怀。他的影像里有很多并非演绎,而是真实记录,集市的人群、印第安的小导游都不是演员,而是临场拍摄下的。场景也都是实拍,演员真刀实枪地从摩托上摔下来,也真的游过了亚马逊河。
对于青年来讲,消解迷茫的最好方式便是踏上旅途。走出象牙塔的过程往往出乎意料,格瓦拉出发前还心心念念着女友、期许旅途的惊艳邂逅,可翻了那些山,跃过了那些河流,见过了那些金字塔后,格瓦拉不再只是一个普通的医学生,一种信仰内化在他的心里。

今年暑假我的社会实践就仿佛是一次摩托日记的再现。在盐城七天,看遍了大海与农田后,我对着回程列车的祖国河山泪流不止,似乎有一种生活在召唤我……但我没来得及全部尝尽那滋味,可惜这旅途的短暂。
但从那起,我开始推崇起“我知我无知”的状态。
《刺杀肯尼迪》拍得不是一种悬疑,而是一种寻找真相的勇气。真相自已与诡异的弹道和无法解释的一连串事件掩盖在历史的粉墨之下。除了等待所谓真相水落石出,我们是否应该为历史负个人之责?
主人公告诉我们,为了他幼年即笃定的正义信念,他愿意与权力斗争,他愿意赌上自己的职业生涯。

看完电影我突然从一阵迷梦中惊醒:原来一个人的原则可以如此重要。
两个多小时的铺垫,让整个事件逐渐明晰,让主角的形象逐渐立体,他也会顾及家庭与前途,他也会有畏难的情绪,这些情节让他后面的选择更加弥足珍贵。四十分钟的庭审戏,节奏、技法高超的蒙太奇,深刻的剖析与演讲。我相信每一个人,包括那些做假证之人、各怀鬼胎的陪审团,都被他的理想主义所感化,哪怕只有一瞬。
因此我更会有一种解读,这不止于是一种追寻真相的勇气,更是一种为原则抗击世界的坚决,一种以卵击石的美感。

《香水》是一部让我眼前一黑的电影。我好多年前就看过短影评,粗略看过剧情,可是踏实地看完全片以后我却震撼得嘴都合不上。因为他真正做到了把你见到的美丽毁灭,层层铺垫地、近乎绝望地毁灭。
要知道,在劳拉被杀害的那一刻,屏幕一阵眩晕,“教授”在那里悲嚎,几近肝胆碎裂。我也几乎晕了过去,就像看到《正发生》里女主堕胎的桥段一样,眼冒金星,如有一股沙尘暴席卷,使我难以睁开双眼。在此之前,伴随着音乐的渐起,制作香水的谋杀犯一步又一步地登入城堡,我们绝望地随着他的脚步走入交响乐里渲染的血色高潮。尤其是他凝视劳拉的几秒钟,我的心脏几乎停跳。

无数种闻不到的气味在影片中飘荡,这是一种低维对高维的碾压。此片不需要凭借任何456D的技术,就可以让所有人身临其境,让你窒息,让你感受一切最恶的臭与最神圣的香。而在这近乎癫狂的主旨之外,创作者们保持着工匠一般的叙事结构,让所有桥段具有闭环,不断地增添着宿命感、宗教式的神圣,譬如每一个离开男主的人必将死亡,譬如男主是世界上唯一没有气味的存在等等。
本片最高级的隐喻被db网友一语道破。制作这瓶香水的过程就是一部西方世界的历史,他们用最恶的手段巧取豪夺,创造了人类从未见证过的无上之美,尽管这种美的信徒可能是它的受害者,他们也不顾一切地为它而疯狂。

这样一部超越了技术桎梏,挑战着人类脆弱良知的作品,我曾犹豫过是否把它选为年度最佳,最终我心一横,把他放到了这里。

二、本年度经典补全系列
这个系列将会列举一些过于经典且优秀的电影,并标注我选择它们的原因(私心)。
入选理由:曾经看了“大聪看电影”的全盘解析近四五个小时。在将其设定、隐喻、镜头全部浅浅领略过后,我真的对这部作品五体投地。
入选理由:李安真的还用多说明什么吗?近几年这部片子的评分一直在猛涨,可见一斑。我这么完才标记这部电影,我都觉得羞愧。
入选理由:在盗火线之前,很多经典动作片都只是他的简易版;在盗火线之后,很多经典动作片都是他拙劣的模仿者!
入选理由:侯麦大师把我这类二十多岁的男孩子“活体解剖”。老头子太知道,直男这种生物在感情世界里永远最愚笨。
三、年度院线观影
今年有六个月的时间在学校,其他的自由时间也有很多时候在瞎忙。忙考试、忙项目、忙着对城市的霓虹灯发呆,忙着和电子屏幕每天共叙长情。
这真的是每每思之,不免悔恨全然错付的一年。我主动地浪费了太多时间,也被动地错过了太多机会。我不愿对今年的院线片写影评,因为这样一轮的春夏秋冬,几乎都是由失意写就的,我们依然等待着真正的春天到来。
春节档是疫情时代电影业的最后狂欢,我踩着春节档的小尾巴看了两部电影,当时的天津电影业已经萧条到了悲凉的程度;随后到了暑假,我手握着商场批发的好几张电影券,与我的朋友包场去看“大恐龙”,况且除了大恐龙以外,整个院线几乎不存在任何使我萌发观看欲望的影片;来到前几日,我全程戴着N95,一路消毒洗手,上气不接下气地看完了阿凡达2,但此时的电影院却人潮汹涌,不失为另一种“沁人心脾”。

写在最后:
又回到了
和夜间路灯作伴
和晨间氤氲相处
那些平淡的过往
没有点燃热情的火种
无妨
我愿意与这些平静的分秒
如火柴一样摩擦
竭力生出炽热。
让我们等待那个春天!
-
羽臻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8-01 15:10:28
-
大宝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9-23 11:53:03
-
月神蓝的未知数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2-04 15:31:39
-
新房客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2-01 03:03:49
-
山南首音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1-30 14:44:22
-
流星街的苏打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1-27 09:05:55
-
Kaiaa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1-27 00:09:44
-
嵩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1-25 02:06:49
-
possible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1-23 19:55:37
-
Dale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1-22 23:53:57
-
阿SO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1-18 18:00:08
-
我自衣海棠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1-03 10:38:00
-
Liz_耶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1-03 09:57:18
-
四维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1-03 08:1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