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22年总结
查看话题 >2022年正视真实的自己:承认懒惰,放弃幻想
2022年转眼即逝。这一年的人生好像温水煮青蛙,又好像出现了很大的变化,但一切都在情理之中。仔细想来,真正在思想上出现分水岭,是在暑假办婚礼时发生的。多少女孩子梦寐以求站在人生也许唯一一次聚光灯下闪闪发光,我在站上去的那一刻,脑海里居然是一片空白。当离开纯白的舞台时,我如释重负:终于要结束了。
我想,我不排斥结婚,但我排斥婚礼。结婚是两个人的故事,但婚礼是一群人的世故。我以为经历了大学、读研、工作中的社会化训练、打磨,我可以游刃有余地把握好两个人的平衡,却最终在一群人的鸡飞狗跳里陷入崩溃。我常常有种错觉:结婚才是属于自己的,而婚礼是属于别人的,那是一场极致的表演,我竭尽勇气才未曾退缩。
我对老公苦笑:原来这么多年过去,我还是小时候的那个社恐。
小时候的我很内向,只会和自己熟悉的人说话,上课从来不会举手,更难以在众人面前上台发言。我记得自己以前被要求回答问题时,大腿会无法抑制地抖动。我觉得很丢人,但却无法控制,它会抖得更厉害,于是我只能尽力用手按着腿,希望没有人发现端倪。所以逐渐长大的我,不断劝说鼓励自己,要敢于表达沟通,通过旅行、学习来扩大见闻、增加谈资,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心,对生活的仪式感,不断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然后成长为别人眼中散发耀眼光芒的那类人。
我一直认为,那是正确的方向,那是我应该成为的样子。我一直为此而不懈努力。
但结婚以后,就好像是一念之间入定一般,我突然意识到,那似乎是我所处的社会、是我所在的这个世界想要我变成的样子。我努力追求做每件事背后的意义,记录、不断地记录,似乎就可以见证自己的成长。那然后呢?我真的成长了吗?
大学时拼命读书写书评,扩大阅读的广度,对于别人说的好书视若金科玉律,再难看的书也要努力啃完。现在想想,还残留在脑海里的,甚至不如初高中时读四大名著来得印象深刻。读研时不断地搜集各种有效或无效信息,做关于一切生活的田野调查,报各种班,疯狂地赚钱又如流水般的花掉,美其名曰“千金散尽还复来”,投资自己、提升能力,但是最终好像什么都没留下。
就好像我一直在试错,试错。通过排除错误答案来告诉自己什么是对的。
就好像我一直在马不停蹄地向前,向前。但是没有方向。
就好像我一直在写年终总结、年初计划,却从来没有真正实现过。
我对自己似乎一直都有误解。这种误解就好像洗完澡模糊不清的洗手池镜子,哪怕拼命用干净的手擦拭,也看不清镜子里的自己。但结婚以后,所有的雾气似乎都散去了。我不需要奋力擦拭,只要站在镜子前,就能清清楚楚地看到自己的样子。
我知道,属于我的青春正在缓慢地,一点点地流逝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但即便如此,我依然不想动弹。
我不想去看现在大热的书籍,更不想去看被安利了无数次的经典名著。
我不想再关注别人的生活或者大热的话题,更不想再刷抖音、直播。
我不想再主动学习,背诵英语单词或者学习专业知识。
我不想再被好友叫去尝试我并不擅长甚至只是为了拍照的各种活动项目。
我甚至不想再去徒步。
我好像变得负能量满满,好像变得格外懒惰、不求上进。
但是我好像终于有了说不的权利。
放弃一切幻想,一切可以立刻结束,一切又可以重新开始。只要我想。
结婚以后,我和老公去了云南度蜜月。
与其说是蜜月,不如说就是一场平静而稀少的旅行。我们工作以后很难有共同时间一起出远门,两个人其实也很难玩出花来。在读书的时候已经走过了高山大海、沙漠森林,对于相似的景致甚至都提不劲儿来。倒是路程中吃过的一些苦让人记得格外牢固。我记得环洱海时吹风吹到得了风寒,我记得到丽江时忽晴忽雨忽然病倒,我记得在玉龙雪山上无法停止的喘息。我记得玉龙第三国的传说,那是要经历死亡才能步入的世界。这种感觉,就好像不是为了让脑子去记住这一切,而是要用身心去印刻。
我对老公说:我们有好多难忘的记忆,但好像总是在苦难中度过啊。
老公说:所以剩下的时间,就要努力躺平哈哈。
蜜月结束上班后,以前总是喜欢带婚戒并且总是嚷嚷对象也要带的我,却开始指尖空空。
于是老公开始数落我,数落着数落着自己也不带了。
我说:咦!你咋不带戒指了呢?
老公说:嘿!你咋也不带了呢?
我轻松地笑了,老公也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