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如何践行极简消费主义的?
查看话题 >12月生活日记|既来之则安之
我的12月大概是2022年最魔幻的月份,整个月在计划赶不上变化的匆忙中度过。
第一个周末原本要跟豆友约坪山美术馆,因为一个招聘临时要加视频审核,没有约成;
学校终于举办了运动会,有了突破性的成绩;

而后就是期末冲刺,原本是紧张又紧凑的复习,我18号开始发烧,接着同事和学生都续成了各种羊,于是20号下午开始全面进入网课时代,末考由原来的1月提前到12月底又推迟到下学期,这个学期又在网课中开始在网课中结束,没有线下散学典礼的又一学期。
27号生日同事朋友们都陆续阳了就一个人去看电影吃火锅,回来一整晚都在报名长沙市直的考试,临时决定月底还是去长沙一趟;

28号在大众点评中奖的洗牙体验,发现自己居然有蛀牙需要补牙了;

30号去了长沙,见到3年前一起考研的学妹从晚8点聊到凌晨3点,31号见了两大学同学,还去了大学附近的商场,一路又在聊天中度过。
接下来还是从几个方面对12月生活进行总结。
一、 身体健康——病从口入
饮食——大胃王只会越来越胖

我完全就是在宿舍楼道没戴口罩跟一个同事打招呼而后阳了,庆幸的是阳了之后在宿舍隔离期间学校工作日早中餐准时送餐上门,虽然身体难受但阳了之后能够平躺真的感恩。

阳了之后确实食欲大减,食堂送的餐也没怎么吃,但是好了之后每天都在胡吃海喝,去长沙更是对了胃口的吃,感觉几天就把前几天没吃的补回来了。

当然,个人感觉在长沙吃的椰子鸡完全不如深圳的好吃,煲仔饭换成炒饭就让我很无奈。

运动——需要的其实是独处
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运动了,但渐渐发现自己原本用来运动的时间段(19:00-20:00)也并没有产生其他成果,大部分时候是自己磨蹭、拖延、找不到学习状态刷小红书或者短视频去了。

才意识到其实之前的运动习惯带给我的不仅是运动本身,还有那一小时独处的思考和排除外界干扰的怡然自得,或许后来自己越来越焦虑也是因为自己刷动态的时间越来越多,对比的时刻越长焦虑程度越高。新的一年还是要持续减少对外界过度的关注,把更多时间花在自己身上。
睡眠——打工人要想睡好可真是不容易
每年年底都有一种冲刺的感觉,很多事都在赶进度,于是乎也就睡得越来越晚,加上阳了之后经常咳嗽到晚上3 4点,去长沙后跟朋友聊天到很晚,整个月都是夜猫子。清晰地知道一旦晚睡就会晚起,晚起基本一天都是废的,于是在手账上尝试记录睡觉和起床时间,频繁记录让自己调整吧。

情绪——被大数据时刻监控和提醒的日常
小红书的算法真的有点可怕,每次都能及时反馈我正在关注的内容,虽然对于信息获取确实有一定帮助,但也无形中放大了很多情绪,当我意识到这些的时候其实已经被它带了很远了。
二、 理财——规律生活造就预算的支出

全年基本花销2.4w,最后一个月剩余2829.95,虽然临时决定去长沙,好在吃住行的花销都没有超出月预算,实现了全年基本花销在预算氛围内,这一年的开支完全取决于自己的工作生活相对稳定,没有特别大的波动。
三、 人际关系——“今天选择和谁见面,下次或许已经匆匆数年”
生日的时候原本想约两个之前通过豆瓣认识的朋友,结果一个阳康恢复期,一个还没阳,也就不太好约,同事也因为阳了全部各回各家了。

但去长沙,意外见到了3年前一起考研的学妹,拼房住了酒店。仿佛背333还在昨天,我们却都已经在各自的人生路上走了很远。聊了很多关于工作的细节,意识到环境对人的巨大影响和同类人的职场焦虑,脱离熟悉的工作环境找到了另一颗相似的灵魂。

联系一个经常联系的同学,又意外见到了两年前见到的同学。虽然经常在朋友圈互动,微信上经常聊天,但是见面的感觉还是完全不同的。就像网购和去实体店买衣服一般,人与人如果一直停留在网络,很容易陷入幻觉。
正是面对面的真实感让感情升华,未来要在与朋友见面上规划更多的时间。吃饭、考试、试衣服、吃小吃、喝奶茶、抓娃娃、吐槽、闲聊、憧憬、计划,四天时光就这样匆匆而过。

我说想看一下《快乐再出发》,刚好朋友有芒果TV会员,于是就在她的安利下听到了这首词曲都让我一直单曲循环的《人与人》。

原本俞灏明和姚政到场的这一期就很让人感动,再想到毕业几年能够从四处各地相聚在一起,非常开心,也很珍惜每一次的相见。口罩原因后应该多走动,让感情流动起来。
四、 工作事业——教育是终生职业,但生活是终生事业
在职——减少抱怨,储蓄能量
面对自己,接受自己——阳后对学生的担忧
18号发烧的时候我一直不想确定自己真的要阳了,过了很久才跟领导们请假,19后发现自己烧退了还上了3节课,下午午睡后又开始发烧,但是我跟隔壁班班主任都不在,所以很担心班级有事没法解决,一直通过班长的电话手表安排各项事宜。20号原本也是计划上课,但早上醒来一直吐,吃也吃不下,嗓子还开始有吞刀片的感觉,强忍着各种疼痛在群里安排了任务。

来学校的学生陆续也都开始有症状,19号晚上我主动跟学校申请是否可以让学生回家上网课,学校担心家长不同意就没同意,结果第二天级长看到我们班还剩下10个学生又说21号开始上网课,我才发完通知没一个小时又通知吃完饭就回家上网课,真心心疼在班级上网课的孩子们。

也是这个时候我深刻意识到我对教育事业其实很是热爱,只有当自己投入其中的时候才是劲头十足的,在宿舍平躺的时间虽然快乐但远没有工作时解决问题带来的成就感,甚至很多时候刷手机有人生的无意义感。
看见你我,记录彼此——听深圳市年度教师分享
听了深圳市年度教师龙华区红山学校学生成长中心刘米竹老师的分享,她以“看见”为关键词分享了自己14年的成长故事,不同于钟杰老师擅长写著作颇多的风格,刘老师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记录留痕。高中日记的图片、刚工作时的合照、十年前学生的留言、七年前参加比赛的视频等等居然都保存下来了,现在看是黑历史,但其实就是成长的痕迹,岁月的礼物。

刘老师提到:“要看见学生,学生也要能看见老师,才会幸福”,我非常认同。但其实现实中中小学学生如果不加以引导,看不到老师的付出,所以其实需要教会他们看见他人的付出,这才能是双向奔赴的成长,彼此的幸福感才能得到保障。
心存希冀,目有繁星——第二次组织运动会感悟
我一直觉得自己的组织能力不差,但去年的运动会我们班的成绩真的惨淡到让我怀疑人生,而今年的成绩又让我重新认识了学生,真的是一年多了我才感觉自己能够充分运用专业知识来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

以前很多时候我都是感性认识,知道学生的表现与教育学心理学某些研究有关,也会用一些知识去解释现象,但这一次我感觉自己真的没有停留在解释,而是开始真正使用它们,当知识为我所用,才觉得自己未来可期,否则就感觉自己一直在一个频发问题的旋涡中。

当时写这篇文章其实只花了一个半小时,但加上排版总共花了3个多小时,其实最开始写就是记流水账,但渐渐就发现其实学生的言语是有问题的,自己的每一句回应真的很重要,必须自己有强大的积极心理暗示才能抵挡住全班大部分学生被动消极的“死能量”。今天惊喜地发现居然有1000+的阅读量,算是2022年写公众号的奖励。

考编——编制是成为更好的自己后的一部分
12月陆续参加了佛山顺德、广州增城和长沙市直的考试,每个地方的考法都不一样,也是不同层次对自己进行了一次全面评估,意识到自己离上岸真的还有很大距离。

哪怕是顺德9进3的比例,也不是说纯粹的三进一,而是要让自己有成为top 1-3的实力,而更多的时候就是要碾压其余所有参与者,成为top1才能拿到入场券,而这些不只是那一场考试本身,都藏在日常一点点多方面的积累。
五、 家庭生活

穿——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面试和工作需要买了一件呢子西装外套,买优衣库真的太挑战人的运气了,偶尔去捡漏还是不错的。

在长沙的时候去国金街发现自己在一群潮男潮女中格格不入,又有了土狗进城的感觉,好在五一广场人太多也没在那吃上饭,否则真的感觉自己太不适合进城了。逛了两天居然木有买到合适的衣服,索性就一直穿着大棉衣待了几天。
用——消费是为了用它创造更多快乐
豆瓣有个小组叫做“我们可以不通过消费获得快乐”,我确实很认同,没必要在自己不开心的时候通过买买买来让自己开心,毕竟买的前提是:“那我需要,我适合”而不是我不开心。
《打开心智》里把获取快乐的方式分为消费和创造,前者指使用一个东西的过程获得的快乐,后者指动手从一件事情的过程里获得的快乐,这两种快乐其实是有层次之分的,后者必须先付诸行动,经历困难才有收获,而前者大部分时候不费吹灰之力,有一种不劳而获的感觉。
所以买东西一定要看重它的价值,但如果一个物品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创造,我也感觉非常值当,比如电热毯,回家后睡觉真的不会冷到睡不着,去年买的电暖扇也让我随时可以开始工作,都是有助于生产力的。

人情——无形感情的传递需要借助有形物质
家长大概从学生那里得知我阳了,于是跟她熟悉的家长一起给我送了药、宝矿力和水果,我一开始以为只有药,拿到的时候还是很震惊。

但我确实啥都没有于是全都接了。过后想了很久不知如何感谢,于是买了些家乡特产给孩子们吃,每人大概200块钱。他们的帮助肯定无法用金钱衡量,但还是希望他们知道我对他们的感激。

给爸妈他们买了电热毯,家里买了零食过年摆盘用。

六、 学业成长——保持敬畏之心,努力尽善尽美
读研——谦虚谨慎,踽踽独行

口语——决定从audio diary开始重拾练习
成长——买了微信读书会员

土豆推荐的手账本和贴纸。


七、体验突破
跟心理老师合作了一次班会课,体验到了第一个吃螃蟹🦀️的意义

考了两场学校的男子气排球赛,感受到运动的极致快乐
12月过得很揪心,论文预答辩两次推迟,考编屡试屡败,但总有内心或朋友的声音告诉我“既来之则安之”,这不是摆烂式的放弃改变,而是坦然接受现实后继续前行。
放开政策是新的开始也会带来各种变化,日子那么长,是否能像支出预算一样在计划内呢?谁都无法回答,但可以坚信的是稳住基本盘,大多数时候可以。2023年,需要继续抱持这种不断面对现实又砥砺前行的态度积极生活,保持生活重心不偏移,就能像不倒翁一样即使历经左右摇晃,仍能回到原点,但经过动荡的我们又将是有别于初见的模样,那就是更好的我们。
君子求诸己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2503生活日记|生活明朗,万物可期 (13人喜欢)
- 2503半月日记|我要稳稳的幸福 (18人喜欢)
- 2502生活日记 | 我想要,我得到 (13人喜欢)
- 24寒假总结|打开自己,疯狂输出 (7人喜欢)
- 永远没有座位的聚餐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