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梦与自我的思考
人并不能真正理性的、客观的看待自己所处的境地。
我近年常常思考,为什么以前的我充满激情,对自己的专业、自己的能力充满自信,对困难和挑战充满向往。而现在的我,畏难情绪极其严重。没有冲劲,没有勇气,也没有自信。愿意做一只缩在壳里的乌龟,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稍微出现一点自己预料之外、或者需要费一点劲才能完成的事情,就觉得非常焦虑、甚至会有畏惧。
我是真的迷茫吗?其实也不一定。只是知道自己想要的东西遥不可及,或者说在我的脑子里遥不可及。像是把自己锁在思维的牢笼里,觉得只要稍微动一动天就会塌下来。
可是我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今天看到圆桌派关于梦的讨论,得到一点点启发。
1、关于安全感和攻击性对睡觉、对梦的影响。
难以安然入睡,可能是因为自身安全感不足。安全感来源于对周围环境的信任,对自身当前处境的信任。一个内心具有安全感的人,可以很快的入睡,可以在睡眠中获得满足。做梦的不安稳,有可能是自身的攻击性没有被释放。攻击性,我的理解是一种能量的输出和表达。这种能量的输出不一定是指真正的攻击,也不是指你运动消耗精力,而是指你做了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或者是做了可以带来价值感的事情。做的事情可以给自己带来满足感,即使是很辛苦很艰难的事也会觉得身心舒畅。在做了这样的事情之后,自身的攻击性可以被抒发出去,在做梦的时候就不会出现。
近几个月,我出现了一个问题。但凡多睡了一些,或者没有运动总是坐着。心里会极度焦虑、惶恐,觉得哪哪都不对劲浑身难受。这个时候我会出去散步,出去吹吹风,但是用处不大。还有就是做梦,总是被追杀,在奔跑、在逃亡、在受伤。可能是因为没有安全感吧,目前的职业不能让我获得进步不能给我价值感。攻击性没有得到释放,没有做一些让自己有能量输出的事情。对于职业的不认可,和对未来规划的不确定。导致每天都过的不太好。
2、人的认知和状态,其实与自身的情绪、身体是否健康、是否睡了好觉有关。
比如,当你睡了一个好觉,精神充沛的时候,内心是充满力量的,这个时候就会有攻坚克难的冲劲和勇气,会跃跃欲试。但如果精神状态不佳,在同样的外界条件下,人会做出完全不一样的反应。这个时候可能会觉得烦躁,觉得焦虑,出现畏难情绪。逃避问题、回避困难会成为选择。
可能是因为1的原因,导致我长期状态不佳,把自己困在牢笼里,呆呆的望着窗外。任何小小的困难都能让我放弃、退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