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
面试。
面试官听到我过年不回家,很惊讶的样子。
回来在地铁上迷迷糊糊,坐过站坐回来,又坐一会儿忽然在想刚刚是不是忘记换乘了。
地铁哼哧哼哧,加速减速间呲呲地响,恍惚间觉得自己在回家的火车上。
似乎习惯于赋予火车和飞机不同的含义:离家往往是飞机,三四个小时伴着强烈不适的旅程、飞机上小小一盒聊胜于无的飞机餐、一小瓶寡淡无味的水、kindle里一本同样难受的书——说来奇怪,飞机上看的书似乎没有哪本看完是很开心的。窗外的云海总伴随剧烈的颠簸、反射的日光加剧了眩晕、放下遮光板目光投向室内,大家要么在睡觉,要么在做一些比睡觉更无聊的事情:等飞机餐、吃餐盒内的东西、收起小桌板,睡觉。
三个小时的飞机,爬升、眩晕、稳定、气流、眩晕、吃饭、气流、眩晕、收餐盒、下降、眩晕、接驳车、核酸、地铁。旅途是和高空同样的沉默、匹配飞行速度的行色匆匆。
回家常常是火车硬座,乘以十的眩晕之旅,匆匆路过窗外的城市、乡村、田野,见不到多少原野,是民居接着民居、隧道连着隧道。短暂的白昼后是长得看不见边际的夜,伴着火车前进的吵吵嚷嚷、厕所抽水时的噪声,还有气味——火车的气味混着烟味、脚臭、厕所的味道和泡面的味道;坚硬的床铺、半薄的棉被惨淡的白,坐在上铺直不起腰,艰难地把看书的姿势躺着换成趴着;车上的热水味道怪怪的,温度刚刚能泡开泡面,还总需要和别人抢;洗手时水龙头里的水总是放不大,到处有着不干净的感觉;无法可望好好睡一觉,口罩一戴就是一整天。
所以为什么会喜欢火车呢?
大概十倍延伸的漫漫旅途会给人一种无需赶路的感觉吧。家里不会规定回去的时间、不会要求在哪几天报到,路上的食物总也带不够,饥肠辘辘地翻着一本厚许多的纸质书,一路不断查看地图和天气,看看窗外向后滑去的是哪座山、哪个湖泊、哪条河,刚刚路过的那个让人耳朵发疼的隧道又是哪里、窗外的温度降到了多少,有没有南国见不到的雪。父母会一路追踪我的进度,那一条路往往有值得好奇的东西、那条路上的我时常是被父母期待着的。下车常常是深夜,不过是无需慌张的,因为知道下车时谁在等我,如果下午哀嚎过饿了,那下车时常常会迅速拐进一家冒着热气的店铺。
高铁上的人们往往平平无奇、也聊天,但主要精力用于照管各自身旁的儿女们,飞机上的人们常常一语不发,硬卧车厢里高谈阔论的男人们却身份煊赫,各自经营着自己的事业、每天几十万以至百万的金额从手上流过,吃着手里的大桶装泡面。如果吹牛太过,餐车送来菜单时会豪气干云地接过来,然后再把菜单送回去,说几句这里不值得花这个钱,彼此间就了然了。乘务员送来盒饭的时候倒可以买一份,不过你们急什么呢?起先25一份的盒饭,过一会儿总会降到10块的;起先33一袋的火车特产,也总会降到15或12的。上次坐车,特产的起价就是20,着实替他们捏了一把汗——你们明天要怎么降?简直太不会做生意了。
路上常常可以认识一个人,在火车上认识、讲车下的事、把故事留在车上,偶尔也带到车下。就这样,一段旅程路过一些风景、一个人、慢慢翻完一本书、兴趣来了还可以加上一部电影。
上世纪的交通方式、上世纪的速度,慢慢回到仿佛还在上世纪的家乡。
夜里总是睡不好的。
慢速的火车并不顾及效率,一夜会停许多次,喇叭里劝导着大家停留时间较短不宜下车。一次有幸抢到了下铺(这里是能坐直身子的),行至深夜,在一个车站停靠了许久,火车起步时车站的灯光从窗口旋转着射进来,在狭小的隔间里转一圈,从另一面的墙上离开,仿佛昼夜轮转的另一种快速的方式。时间和运动在那一刻重合在一起,而窗外变换着的温度则是距离的一种直观方式,空气逐渐冰冷,家就慢慢近了——这么说似乎不太公平,因为南岭以北,大家都能见到冬天。
离开地铁站,忽然想起文涛之前说一个经济体心甘情愿地为一项传统停摆一个月,是一件神奇的事情。
回家去,回到习俗里去。
春运从某一天开始,于是发动全家提前抢票。后来逐渐学聪明了,从始发站开始买,总会轻松点的。
那时的车上,某一站上车、某一站下车、某一地打工,最终总是前往同样的方向、停止在同一终点。
前阵子背单词,nostalgia,希腊语的词源:-algia, 痛苦;nostos, 回家,对词根的解释是to return safely home,单词的解释是对过往的快乐时光充满柔情的怀念。
时间和空间在同一个单词里重叠,一个空间的、弥合两地距离的概念变成了一种承载着过去和记忆的温柔。一段回家的旅途因此变成了向梦想中的过往的回归,一种不需急切的缓缓治愈的旅程。
把眩晕的感觉用十倍的时间磨细,用一路的经历填平眩晕的间隙,火车上文火慢炖的难受反而比飞机上短暂的不适更令人怀念。
用语言谈论经历是用理智驯化情感的过程。
从现在开始预习孤独,慢慢把孤单分给未来的一段时间,把火车上的30个小时平摊给每一天地铁上的通勤,把本该属于那条路上的那本书切成碎片,在未来的时间里一点点翻过去——或许,到年下时就习惯了吧。
之前写过一个大城市里的小兔子,怀揣着不属于那个时代的习俗和梦想。 怀着一种复杂和纠结的情绪逃避着回家,又不断怀念着回家的感觉。
哥哥应该会懂吧——毕业的头一年里,同样的节日里,他同样逃避了回家,只需要一个脆弱的理由。
——累了就回家吧。
——等累了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