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挑选心理咨询师
两个判断维度,在国内目前缺少很有可信力的证照,所以维度一也需要提出来让来访者自行筛选😓
一、咨询师本人可信(专业能力)。这意味着即便你们不匹配,ta也不会给你带来进一步伤害。
二、咨询师与你匹配(技术取向、咨询风格、擅长领域)。这一步多试试也没问题的,不要神化心理咨询与心理咨询师。
一、一些快速筛选维度一的方法,可能会误伤,但判断成本低:
1.建立正式咨询关系之前,心理咨询师都需要提供自己的简历给来访者,可以注意以下几点
1.1咨询师教育背景
大陆心理咨询师最好是本科就读心理学。因为大陆很容易出现中途转行而来的人,简历里不提及教育背景的往往容易是转行来的,这不意味着咨询能力差,但我观察到的是他们很难训练到评估、鉴别诊断的能力,这可能出现的一种伤害来访者的情况是——来访者更需要就医,但心理咨询师没有意识到,两人一直停留在“无效的”会谈中,让来访者遭遇更多来自疾病与自我怀疑的痛苦。
海外咨询师毕业于专门的咨询硕士项目更好,这一类的平均受训扎实程度会高于很多人,不要迷信心理学博士,即便是临床心理学博士,在心理咨询的实践上也不一定。其他各种类型的心理学硕士项目更不一定靠谱了。
1.2咨询师继续教育情况
去掉教育背景,所有咨询师还在毕业后接受专门的培训,这一点对大陆咨询师来说格外重要,因为学校里很难学习与实践心理咨询。
简历里列出来的长程系统培训(大陆好像是在命名里有中美、中德等会更高级?)会更靠谱,如果全是短期工作坊(半天到三天),那么谨慎。
1.3从业执照
大陆的二级、三级心理咨询师没有含金量;注册咨询师比前二者稍有保障一些些,主要是保障下限不会太低。
海外的则以当地情况为准。咨询开始前,来访者都有权利让咨询师出示自己的执照。
2.简历里或许不会写,但你最好问咨询师
2.1咨询师有个人督导吗?有个体督导的咨询师更靠谱。如果没有,起码也要有团体督导、同侪督导等,确保咨询师不是无监管、无指导情况下执业。
2.2咨询师有上过伦理课or接受伦理培训吗?这个是必须要的。
二、接着是维度二,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如何选合适自己的咨询师?(看ta的技术取向、咨询风格、擅长领域后,依照自己的具体情况去选)
1. 先说总原则,如果咨询师本身资质可信,那么就不用太担心。挑一个你有眼缘的,即你愿意和ta讲话、能信任、放松的。😬 如果初次或多次会谈后,觉得咨询师很难理解你,或者让你觉得不舒服,可以先表达给咨询师,如果ta的反馈继续让你不舒服,那就换咨询师,最最礼貌的行为大概就是在咨询结束的时候说下次不来了。如果没有来得及说,或者是咨询结束后做的决定,直接不预约也行,给预约助理留言说之后不来了也行,这很正常,相信咨询师都能耐受这种事情,千万不要勉强自己。
2. 咨询师有流派的区别,一般也会在简历里注明,或者你可以从他的受训经历里看出来。如果一个咨询师的受训经历里,你完全看不出以下主流大类的痕迹,那也很可疑,因为这是工作基础。
大致三类:
精神分析(心理动力/psychodynamic,拉康派、荣格派、克莱因、自体客体等等):长程的、解释比较多,主要工作重心在探索、解读过去经历如何影响现在的你,“将 潜意识 意识化”。大陆咨询师这个流派很多。我个人认为适合想法漫无边际,喜欢哲学,喜欢有引路长者的人——纯粹我个人想法,欢迎交流。
认知行为(CBT,ACT,DBT等):框架感明显一些,短程更多(8-12次就可以完成一些目标),因为可以聚焦于只解决当下生活中最困扰你的事情。适合唯物主义者、刻板印象中的理工类、社会功能部分受损亟待解决的人,以及我觉得该流派的主要工作方法,很适合有“我无能、我无价值、我不值得被爱”这类想法的人。咨询关系接近工作联盟,会强调来访者在咨询之外仍要自主完成一些训练。
人本主义:这类很难单独拿出来工作,我觉得好像更多在于关系体验。如果有咨询师真的介绍自己为这个流派,意味着ta会以来访者为中心,应该很擅长倾听,工作重心应该是在发现你身上本来就有的能力?我也不太清楚他们的实际工作方法与重心嘞。应该适合比较敏感、害怕批评的人吧。
其他小类:基本为专精某类问题而发展出来的方法。如果确认自己问题属于某类,可以直接尝试,比如死亡焦虑,去找存在主义咨询师;创伤后应激障碍,找擅长EMDR、somatic therapy的咨询师;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找擅长DBT(辩证行为疗法)的咨询师。
3.咨询师一般还会标出ta所擅长的领域,我觉得咨询师的写法也可以体现一些事情,但这个很微妙,容易有偏见😬。
一般来讲,不同流派的咨询师,所擅长面对的来访者年龄、类型会有区别。如果咨询师擅长领域多而杂,我会觉得不那么可靠;如果有咨询师标注ta只接待成人、我会倾向认为他更可靠。
来访者可以依照自己的表征来挑选咨询师,如抑郁、焦虑、强迫、创伤、亲密关系困难、人际交往问题等——我会觉得这种写法的更靠谱。也可以依照自觉的原因挑,比如近些年常出现的原生家庭、同辈压力等,我会武断觉得在个人简介里写很多流行现象的咨询师不那么可靠。
4.只要咨询师资质可信,如果你的核心困扰与ta擅长领域不匹配,遵守职业伦理的咨询师可以帮你转介给ta判断更合适你的咨询师。甚至来访者自己也可以提,希望咨询师帮助转介——来访者是花钱买服务,不用担心咨询师的感受,那是咨询师自己要解决的事情,而且我觉得真的不会有伤害。
5.一个特别小区分:咨询一般都是一对一,但是有一类家庭咨询,是家庭成员一起来到咨询室,往往是青少年咨询中常见一些,这种一般是家庭模式、沟通方式大有问题,小孩出问题后,为了小孩得到更好的干预结果,而建议采取的。主角是成人当然也可以,只是这时候的父母一般很难同意一起来到咨询室的。这种形式上的家庭咨询同样需要专门受训过此类治疗方式的咨询师操作,是区别于谈论家庭问题的个体咨询的。正如一个人来到咨询室谈论ta婚姻中的困扰、伴侣两人一起来咨询室,这是两种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