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树生花》之:吕岱哭徐原
吕岱哭徐原
《魏纪九》
魏高贵乡公曹髦甘露元年(公元256年)
己丑,吴大司马吕岱卒,年九十六①。始,岱亲近吴郡徐原②,慷慨有才志,岱知其可成,赐巾褠③,与共言论,后遂荐拔,官至侍御史。原性忠壮,好直言,岱时有得失,原辄谏争,又公论之④;人或以告岱,岱叹曰:“是我所以贵德渊者也⑤!”及原死,岱哭之甚哀,曰:“徐德渊,吕岱之益友⑥,今不幸,岱复于何闻过!”谈者美之。
【注释】①吕岱,见“孙权信任潘浚”条注。《三国志》:太平元年,年九十六卒。遗令殡以素棺,疏巾布褠(读如沟),葬送之制,务从约俭。②徐原,字德渊,扬州吴郡(江苏苏州)人。三国时期吴国侍御史,为人慷慨有才志,性忠诚耿直。③胡三省注:巾,谨也。二十成人,士冠、庶人巾,言当自谨修于四教。褠,单衣,汉、魏以来,士庶以为礼服。④公论:在公开场合谈论。⑤北魏临淮王元彧亦有此德,《北齐书·祖鸿勋传》:仆射临淮王彧表荐鸿勋有文学,宜试以一官,敕除奉朝请。人谓之曰:“临淮举卿,便以得调,竟不相谢,恐非其宜。”鸿勋曰:“为国举才,临淮之务,祖鸿勋何事从而谢之?”彧闻而喜曰:“吾得其人矣!”⑥《论语》:孔子曰: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