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心理学》读书笔记
《习惯心理学》读书笔记
作者:温迪·伍德(Wendy Wood)
推荐指数:5星
推荐理由:作者是习惯研究领域的大牛,研究了三十余年。本书是科普类的,写得简单易懂例子也多,可操作性很强。如时间不够,读中间的第6-10章(重点章节)即可。
读写过程:2022年6月初上海解封后收到,趁着当时有想建立的习惯立马读了大半,2023年1月2日读完剩余五章,1月7日整理读书笔记。
作者在致谢中提到,她研究人类习惯快30年了,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过100多篇文章。以普通读者为目标群体的书中,关于习惯科学的突破性研究经常被忽略,更糟的是,它还经常被误解。畅销书和博客还停留在几十年前的旧理论,所以她写了这样一本关于习惯的畅销书。(划重点:本书理论够新且靠谱)
全书分为三个部分,重新认识习惯、习惯形成的基础、其他(标题太长)。
在重新认识习惯部分,可了解到习惯具有隐蔽性、连续性、独立性、不费劲,坚持需要的并非意志力,用习惯来代替自控力,打破原有的惯性思维。以致现在我都不会跟别人说“坚持”,不给ta增加认知负担。习惯藏在意识之下,这点对我很有启发,以前没有认真去审视过有哪些习惯,过的是一种无意识的生活,多数时候有想建立的“好”习惯,最终被无意识的“坏”习惯打败。
在习惯形成的三个基础部分,作者重点阐述了环境、重复、奖励,并说明需要让环境信号保持稳定,做好全面的准备来促进习惯的形成。养成习惯很简单,建立一个环境,之后重复多次(平均约66次,书中有详解),再给自己一些奖励。看起来特别简单,做起来时多数达不到习惯养成所需重复的量。广为人知的21天习惯养成法并不总奏效,实践中短期看不到效果很容易产生挫败感,然后让原有的习惯恢复。此时在了解习惯之外,还需了解自己,了解促进持续重复的方法。
最后一部分,了解习惯中断学习应对中断的方式,知晓习惯有助于让我们降低心理压力,重复的体验构成一种仪式能带给人掌控感。
对于书中的一些理论,自己有过简单的体会,比如习惯的隐蔽性:习惯有时是意识不到的,等发现不对劲时已是很久之后。曾经因为生活环境的改变,不知觉中形成了一些新习惯,正因想要改掉无意识中形成的新(坏)习惯,才更关注如何让自己能成为一个“坚持”的人,有“自控力”的人。已不记得从哪个渠道知晓的这本书,下单时上海全面封刚开始,到货已是两个月后刚解封。6月初刚拿到迫不及待看了大半,领会了重点精神,那会还没完全实践,但有了理论的武装,对搬到新家恢复早起运动有不少帮助。对于早起运动这件事,在居家足不出户的两个月已开始养成习惯,6月解封习惯几乎完全中断,7月励志继续恢复,先自己实践了一段时间。察觉到有点懈怠之后,意识到自己一个人是做不到的,看到冲叔早起群的招募就加入了,希望借此让习惯养成的时间延续久一些,重复次数更多一些,彻底养成早起的习惯,变成生物钟。
花了几个月养成好习惯之后,坏习惯就逐渐被替代了。虽然年初有朋友建议过用替代法,但那时的关注重点在坏习惯上,同一环境下替换效果不好,常常被旧习惯带着跑。持续早起能倒逼早睡,让晚上的可自由支配时间缩短,不至于如之前一般常常落入看剧看小说的循环。到现在半年过去了,虽没有完全杜绝,但频率已经下降很多,从一周最多只有一天不熬夜看剧看小说,到一周最多只有一天熬夜看剧看小说。养成每天早起的习惯后,在早上的时间块把一天中最重要的事情完成,这样内心也更平静,更不容易因为情绪的波动(心理不爽)而去剧和小说中寻找“快乐”,沉迷其中无法自拔。
习惯的养成视不同的习惯略有区别,知晓平均周期长达九周后会更有耐心重复足够的次数,也会主动改变环境以减少习惯养成的摩擦力。有意识的去看待习惯,会发现更多可改进的空间,如果“看不到”它,就不用后知后觉的惊讶于它在无形中影响了你的生活。
这本书阅读总用时不到一天,可以收获很多新知,重点是开始行动,去养成想要的一个习惯。如果担心自己不够有“自控力”,可以加入冲叔的早起群,让科学的早起方法和社群的力量助推习惯重复。
该条纯属友情推荐(截止发文冲叔不知),你可以加入任何一个习惯养成群,随君喜。
《早起一周搞定》活动介绍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_Y2h-6ynFGfZP12u9hqL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