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笠翁对韵》人物典故(九)》陈再明
《《笠翁对韵》人物典故(九)》陈再明23.11.12
″马援南征载薏苡,张骞西使进葡萄″ (马援) 新莽末为新成大尹,后依附隗嚣,复归刘秀(汉光武帝)。隗嚣叛据陇西,马援因以破嚣。建武十一年任陇西太守,十七年任伏波将军,南征,立銅柱以表功。马援尝谓宾客曰:″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又言:″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草裹尸还。″ 马援南征交趾时,以薏苡能治瘴疠,载数车随行。及马援卒后,有人上书谮之者,以为马援所载还的皆为明珠、文犀。后指因涉嫌而被诬谤者,谓之“薏苡之嫌″。 (张骞) 公元前139、前119年两次奉汉武帝命出使大月氏和乌孙(西域)。他越过葱岭,亲历大月氏、大宛、康居、乌孙等地,在外共十余年。这两次出使,进一步沟通并加強了中原与中亚各地人民的友好关系,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他将中原的铁器、丝织品传入西域,将西域的音乐、葡萄等传入我国的内地。
″湘灵能鼓瑟,赢女解吹簫″ (湘灵) 湘水之神。传说尧的女儿蛾皇、女英为舜的两个妃子,哭舜于苍梧之野。死后为湘江之神,称″湘灵″。《楚辞-远游》:″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 (嬴女) 善于吹箫。秦为嬴姓,故称秦穆公的女儿弄玉为嬴女。杜甫诗:″遂有冯夷来击鼓,始知嬴女善吹箫。″ 后人以嬴女泛指美女。
″断蛇埋地称孙叔,渡蚁作桥识宋郊″ (孙叔) 即孙叔敖,春秋时楚国人。官令尹。邲之战,辅助楚庄王指挥楚军,大胜晋兵。沈尹荃荐孙叔敖以自代。相传曾在芍陂(今安徽寿县)蓄水灌田,兴修水利工程。相传孙叔敖三任令尹而不喜,三次去职而不悔。(断蛇埋地) 儿时的孙叔敖,有胆有主见,曾在路上遇到一条两头蛇,他将蛇杀死后,又恐蛇身、蛇的毒液会危及路人,即将蛇埋于地下。 (渡蚁) 明朝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五卷:″毛宝放龟悬大印,宋郊渡蚁占高魁。″ 传说,宋代的宋郊路遇水潦里淹了许多蚂蚁。他見而怜之,给蚂蚁搭了桥,使它们话了下来。后来宋郊中了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