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私藏小众景点
查看话题 >在北京的秋天进山去
我从十月黄金周开始,连续四周进山,看了好一季北京的秋天。

第一周野山中的绿树在初秋的凉风中沙沙低语,第二周辽代塔林两旁的树叶渐黄,第三周大黄岩口漫山层林尽染,到第四周八达岭残长城段的萧瑟秋雨。
不管你说这是一首四节秋的交响乐还是四章秋的诗篇。反正如果你想去京郊赏秋,可切记要计划在十月前。
第一周,无人山中,且听风吟
偶然想拍摄山中的火车,偶然沿路进入了一座深山。黄金周期间拥挤的北京,这里一个人都没有,感觉多少有些不可思议。沿着山路走了不久,手机信号都没了,只有树林沙沙声和自己的呼吸声。不知有多久没有身处这样安静的环境中,所以贪婪的独享这份大自然赐予,感觉尽头就会进入一个神隐的世界。




看了眼离线地图,应该身处十三陵蟒山山脉,也就是皇家风水所提及的左龙右虎的龙。
随缘而来,一路上看到松鼠快速的跳跃着穿过道路,和一条条千足虫慢慢的悠闲地横穿道路。以及无意惊起的各种飞鸟,以及听到寂静中它们悦耳的鸣叫。
因为惊叹与大自然造物的力量,多说一句千足虫,也叫马陆,我看到的这一种圆头圆脑,黑色身体上的体节形成了机器操作过一般均匀地纹着黄色圆圈,就像弹簧那么整齐。叫浙山蛩。我遍寻了Google和Wiki都没有找到为什么马陆的体节会如此均匀分布的原因。那就用童话来解释吧:这根弹簧只是被细小的多足们搬动到目的地,一根一根的来回搬运,然后这座山丘或许就越来越高。


野山楂树正在落下满地的果实,拾起一颗干净的,咬一口,小小的酸。不远盘山路的拐弯处,就有一颗高大的树,绿色的树叶被山风吹的沙沙作响,你能做的就是且听风吟。

第二周,银山塔林的神秘黄昏
落日时分,随着人流的减少,古代遗迹所弥散出时间的能量以及大自然季节交替的能量交汇在一起,塔林的神秘感,看着人们远走的背影悄悄四溢出来,开始随着黄昏和夜色活跃。背后的山似乎就是银山,不高但是挺拔,古籍中所描述的银山铁壁四个字,让如今的人类用这么凝练的字眼描述一幅自然的画面,已是不可能,所以到底人类是进化了还是退化了?


远远看过去,在绿色的包裹下,黄色的秋刚刚一簇一簇跃上枝头。天气好时在塔林旁边搭起帐篷,悠闲的喝一杯咖啡倒是也惬意。如果有宠物,就可以看见它绕塔飞奔。


其实说在北京山中踏秋,某种意义上就是赏玩一段北京长城或周边,这个说法我想无人异议。银山塔林,距离最近的长城段应该是黄花城。开车约35分钟。
第三周,秋的五彩,从司马台到大黄岩口长城
时间仅仅过去一周,北京山中的秋天登上了舞台。怀黄路、沙太路、京北任意一条山路都让你沿路不禁赞叹。不然呢,北方的山多伟岸,路两旁层林尽染成五彩,那就是男儿披上了绚丽的战甲,得胜后站在高爽的天气中把酒欢歌,就这样一路飒爽。

司马台长城自不必说,大黄岩口段长城其实只是一段关隘,只有修缮过的两座敌楼。爬上去,就看断壁残垣掩映在绿、黄、橙、红各色树木的渐变中,这便是近距离触摸到了男儿的战甲。
远眺可见司马台和金山岭,秋风处,大好河山也让人心情大好。





大黄岩口长城脚下,有一段无人的山路,可以徒步,特别是有一段两旁都是绝壁的峡谷可以穿越。只是十月第三周下午的秋风和景象都比黄金周都萧条了许多。同样走在无人的山路,老感觉此时两边的峭壁相当狰狞,随时可能幻化成西游记中的鬼怪。






大黄岩口沿路有个露营地,阳光照耀下的金秋的树林和斑斓的溪流格外动人。此处重点,十月第三周,北京赏秋最佳时机,没有其它。



第四周,八达岭的秋雨和浓雾
十月的最后一周,美到得瑟的北京也终于露出了疲态,山中五颜六色的叶子哗哗下落,卸下秋的妆容准备素颜猫冬。




当然,冬天一袭银装素裹的北京城,也格外如大家闺秀般的美丽,可不是世界上随意一座妖艳贱货的城市能比较。
此时北京山中气温已难说是秋还是冬,所以不久就下起了深秋的冷雨。秋的尾巴已让人想窝在家中的沙发。连停在门口的MINI们,都能舒适的享受厚厚的落叶地毯。

这样的氛围,还是进山去,前几周的好天气过后,也一定要有一段秋雨绵绵中的体验,这样就难得地体会了完整的一季北京秋天。

雨势略小,山中雾气升腾。是雾,不是霾。抹去了秋黄,涂的一世界灰白。
长城的烽火台之间已不可见,却仍倔强的体现着轮廓,人力与大自然角力至此,不愧奇迹。遥想几百年前,它绵延不绝,戍边人也要跟着连绵起伏,那时的长城气势更足,从八达岭到司马台到黄岩口,到处都站着人。迷雾中他们耳边呼呼的风声,我今天也听到了。此时突然迷雾中战鼓声四起,他们一瞬间握紧枪杆,我也看到了。



今天的长城只是裹在大自然中随着万物生长和秋风萧瑟这样来回轮回,也变成了姑娘们婀娜身姿的背景板,也不知道巡守长城的古人突然看见这些动人的姑娘们,会作何感想。

就写到这儿吧,总之,北京的秋就是这么短短一个月,但是就这一个月就是这么有样儿。北京的秋天,进山去,那是最好的去处。
(文中摄影均来自个人公众号,为本人版权所有。摄影器材:Leica M-P type240, summilux 35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