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诗人十四个》
在书店偶遇的一本书。当时被它的装帧和体量所吸引,米白的封面做出纸张的褶皱感,拿在手里轻盈又不失存在感。随手翻了一下目录,除了朱彝尊和俞樾,其他都是古代耳熟能详的诗人、词人。在书店里是随手翻一翻,就翻到陶渊明的《停云》。以前没有读过这首诗,那天读到就决定把它背下来。“良朋悠邈,搔首延伫”“愿言怀人,舟车靡从”“安得促席,说彼平生”,仅从字面理解,这些句子使我想起那些寥落四方的朋友们。
其实中学时的朋友我都记得很清楚,也曾有过令人难忘的友谊。但随着日月奔流,辗转各地,终是被时空冲散了。偶尔想起曾经的彼此也为之动容,但翻到微信通讯录,却找不到一句合适的问候,又如此不了了之了。
大学时的朋友有两类,一类是同寝同班的同学,一类是在文学社结交的。现在还常联系的也只是同班的那一两个。文学社的朋友们当初是因为爱好文学而结交的。其实我那时候在文学方面的见识很浅薄,在师友们的影响下接受过很多新鲜的知识和观念。我们一起度过了很多美好的时光。不用说晴朗的秋日午后,大家聚在草坪上读诗,也不用说在文学院的会议室里和老师一起共读小说,还有那些无数个晚饭后三五成群地绕着校园散步、闲聊……可是后来呢?
后来还是被时空隔断开来,被现实生活的蝇营狗苟隔断开来。毕业以后,我越发地觉得自己真的是一个很平凡很普通的人,既没有朋友们那些文学上的才华,也没有一颗磐石般热爱文学的心。以前会沉浸在图书馆里看很多书,读研时也还是会常常看Kindle,会去找很多电子书的资源保存下来留待之后阅读。以前也会写读书笔记,会做摘抄,会写自己的思考。后来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在工作上,闲暇的时间会被投入到多肉种植、插花、泡茶、瓷器、穿搭等各种各样的事情上。读书也就慢慢荒废了。由读书而结交的朋友们,当然也慢慢疏离了。
可是并不是说疏离了也就算了,所以会生出很多遗憾,很多孤独。因此读到《停云》的那些诗句,真是让我百转千回。